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932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包括:输送泵管,固定设在高层建筑上,其一端与地泵车连接,另一端设在混凝土浇筑作业面的布料杆上;排污管,固定设在高层建筑上,所述排污管一端设有位于所述输送泵管的出料口的下方的料斗;沉淀池,固定设在地面上,位于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的下方,在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集水井,固定设在地面下;引水管,一端固定设在所述排水口上,另一端设在所述集水井的上方。采用这种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通过排污管输送清洗水,避免对高层建筑立面造成二次污染,并通过沉淀池的沉淀,将沉淀水输送至集水井内,用于再次利用,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的辅助系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输送混凝土的泵管进行清洁,将泵管内混凝土冲洗干净,在清洗混凝土泵管时,如处理不当会造成混凝土的浪费,而且清洗过冲中的混凝土浆液会对已完施工楼层、脚手架等部位造成污染,给后期二次清理造成很大麻烦。
[0003]传统的对混凝土泵管的清理方法为:通过压缩机吹动设置在混凝土泵管内的海绵圆球,将海绵圆球吹至混凝土泵管的另一端,将混凝土泵管内的混凝土吹至泵车接料斗中,然后,用塔吊将吹出的混凝土余料吊至浇筑作业面。
[0004]但是,上述方法费工费时,同时对浇筑作业面的部分混凝土的方量估计不准,会造成混凝土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混凝土浪费,还可以有效避免清洗过冲中的混凝土浆液对已完施工楼层、脚手架等部位造成污染。
[0006]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包括:
[0007]输送泵管,固定设在高层建筑上,其一端与地泵车连接,另一端设在混凝土浇筑作业面的布料杆上;
[0008]排污管,固定设在高层建筑上,所述排污管一端设有位于所述输送泵管的出料口的下方的料斗;
[0009]沉淀池,固定设在地面上,位于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的下方,在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
[0010]集水井,固定设在地面下;
[0011]引水管,一端固定设在所述排水口上,另一端设在所述集水井的上方。
[0012]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排污管固定设在建筑的风井的内壁上。
[0013]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风井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管卡,所述排污管设在所述管卡内。
[0014]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排污管的侧边设有横跨所述风井的横向加固钢管和竖向加固钢管。
[0015]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排污管为PVC管。
[0016]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集水井的上方设有井盖,在井盖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引水管的另一端设在所述进水口上。
[0017]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排水口上设有排水开关。
[0018]从上面的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该系统通过地泵车将清洗水沿输送泵管输送至混凝土的浇筑作业面的布料杆处,从输送泵管的出料口输出清洗水,清洗水接着进入位于出料口下方的料斗内,经排污管输送至沉淀池内,引水管将沉淀后的位于沉淀池上层的沉淀水排放至位于地面下的集水井内,完成清洗水的固液分离,集水井内的沉淀水可二次利用。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冲洗后的混凝土液浆污染至已完施工楼层、脚手架等部位造成污染,给后期二次清理造成很大麻烦。
附图说明
[0019]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排污管固定在风井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输送泵管;2、排污管;3、沉淀池;4、集水井;5、引水管;6、地泵车;7、布料杆;8、料斗;9、排水口;10、风井;11、管卡;12、加固钢管;13、高层建筑。
[0024]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6]图1是本技术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排污管固定在风井的俯视图。
[0027]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包括竖直固定在高层建筑13上的输送泵管1和排污管2、位于排污管2下方的沉淀池3、以及用于将沉淀池3内的沉淀水排出的引水管5和收集沉淀水的集水井4。
[0028]在本技术的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中,输送泵管固定设在高层建筑13上,输送泵管的一端与地面上的地泵车6连接,另一端固定设在高层建筑13的待浇筑混凝土的浇筑作业面的布料杆7上,在使用该系统时启动地泵车6使清洗水沿输送泵管1对输送泵管1内的残余混凝土进行冲洗,清洗水最终由设在布料杆7上的输送泵管1的出料口排出。
[0029]在本技术的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中,排污管2固定设在高层建筑13上,排污管2的一端设有位于输送泵管1的出料口的下方的料斗8,在使用时从输送泵管1的输出口排出的清洗水直接进入料斗8内,接着进入排污管2,经排污管2输送至地面处。
[0030]在本技术的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中,沉淀池3固定设在地面上,沉淀池3位于排污管2的另一端的下方,用于容置排污管2输出的冲洗混凝土的清洗水,在沉淀池3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9,集水井4固定设在地面下,引水管5的一端固定设在排水口9上,另一端设在集水井4的上方。在使用时由排污管2输出的清洗水流入沉淀池3中,清洗水在沉淀池3中静置预设时间后出现分层现象,此时,位于沉淀池3上层的沉淀水由排水口9进入引水管5内,沉淀水流经引水管5后,从集水井4的上方流出进入集水井4,集水井4内的沉淀水可二次利用。
[0031]进一步的改进为,排污管2固定设在建筑的风井10的内壁上,风井10是高层建筑13中连接上下楼层的预留的通孔,将排污管2设在风井10内可以避免将排污管2设置在高层建
筑13的外墙上所产生的破坏,同时,将排污管2设置在外墙上的固定操作存在危险性,还浪费工时。故,将排污管2设置在风井10内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并且,对排污管2的固定更加便利。具体的,如附图2所示,在风井10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管卡11,管卡11通过螺栓固定,排污管2设在管卡11内,在排污管2的侧边设有横跨风井10的横向加固钢管12和竖向加固钢管12,对排污管2的四周进行固定,有效控制排污管2在清洗水的冲力作用下晃动的幅度,保证排污管2的牢固性。
[0032]进一步的改进为,排污管2为PVC管,PVC材质质地轻盈、价格低廉、且便于移动是作为排污管2的首选质地。
[0033]进一步的改进为,在排水口9上设有排水开关,排水开关用于控制沉淀池3内的沉淀水的排出。在沉淀池3内的清洗水浑浊时,排水开关关闭;在沉淀池3内的清洗水经沉淀分层后,排水开关打开,将沉淀后的沉淀水输送至集水井4内。在沉淀水排水完成后,将沉淀池3内剩余的固体残渣清理,以便于沉淀池3下次使用。
[0034]进一步的改进为,在集水井4的上方设有井盖,在井盖上设有进水口,引水管5的另一端设在进水口上。由于集水井4位于地面下,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故在集水井4的上方设置井盖,避免物体或者操作人员不慎跌落,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0035]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排污管2采用φ250的PVC管制成,排污管2固定安装在风井位置。
[0036]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0037](1)、安装准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泵管,固定设在高层建筑上,其一端与地泵车连接,另一端设在混凝土浇筑作业面的布料杆上;排污管,固定设在高层建筑上,所述排污管一端设有位于所述输送泵管的出料口的下方的料斗;沉淀池,固定设在地面上,位于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的下方,在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集水井,固定设在地面下;引水管,一端固定设在所述排水口上,另一端设在所述集水井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管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固定设在建筑的风井的内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冶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