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28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拼装式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底座,包括并排拼接在一起的左座体、右座体以及N个中间座体,其中,所述N个中间座体设置于所述左座体与所述右座体之间,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零的自然数;以及导电板,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上,并包括第一接口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导电板上。一方面,采用拼装的方式,提高了产品在长度适应方面的灵活性,且降低了制作周期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无需内置零件将座体组装,使得结构简单且容易配装,另外,导电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口与多个第二接口,以满足一对多的电气接线需求。以满足一对多的电气接线需求。以满足一对多的电气接线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拼装式接线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电线线路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式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可采用将多片接线端子块联接成一体的方式,以便于安装至柜体或壳体的面板上,满足实现实际的接线需求。
[0003]一方面,该联接方式可为将多片接线端子块直接注塑成一个整体,但这个方式降低了产品在长度适应方面的灵活性,且需根据不同长度规格制作不同的模具,既延长了制作周期,又提高了制作成本。
[0004]另一方面,该联接方式可为通过内置零件的方式将多片接线端子块固定,但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与配装的困难程度;此外,一个接线端子只能接入一对导线,难于满足实际的接线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拼装式接线端子。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拼装式接线端子,包括:
[0008]绝缘底座,包括并排拼接在一起的左座体、右座体以及N个中间座体,其中,所述N个中间座体设置于所述左座体与所述右座体之间,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零的自然数;以及导电板,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上,并包括第一接口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导电板上。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口的数量为2N+2个。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包括贯通形成于所述导电板上的第一插孔以及与所述第一插孔对应设置的第一螺母;和/或所述第二接口包括贯通形成于所述导电板上的第二插孔以及与所述第二插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螺母。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板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第三板部以及第四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呈水平布置,并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板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另一端向下向外延伸;所述第三板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第四板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板部的所述另一端,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
[0012]所述第一接口形成于所述第二板部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中的一个形成于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中的另一个形成于所述第四板部上。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上的所述第二接口的数量均为N+1个。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座体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右座体包括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以及所述中间座体均呈板状,并均包括平行于厚度方向上的
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以及所述第四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第三板部以及所述第四板部相贴合。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座体的第一表面和/或第四表面上形成有一对限位半槽,所述一对限位半槽的开口相背,并与所述第二接口相对应;所述左座体的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表面和/或第四表面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右座体的限位半槽,所述右座体的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表面和/或第四表面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左座体的限位半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座体、所述右座体以及所述中间座体呈板状,所述左座体包括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右侧配合面,所述右座体包括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左侧配合面,所述中间座体包括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右侧配合面与左侧配合面;所述右侧配合面上形成有若干定位孔和/或定位柱,所述左侧配合面上形成有若干定位柱和/或定位孔,所述若干定位孔和/或定位柱的位置分别与所述若干定位柱和/或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若干定位柱和/或定位孔分别与所述若干定位孔和/或定位柱相适配。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座体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远离所述右座体的一侧的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右座体相对的一侧的根部形成有卡槽;所述右座体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远离所述左座体的一侧的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与所述左座体相对的一侧的根部形成有卡槽;所述导电板的两相对侧分别卡设于两个所述卡槽。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板允许通过的电流强度的范围为100

600A。
[0018]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方面,采用拼装的方式,提高了产品在长度适应方面的灵活性,且降低了制作周期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无需内置零件将座体组装,使得结构简单且容易配装,另外,导电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口与多个第二接口,以满足一对多的电气接线需求。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分解图;
[0023]图4为图3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0024]图5为图1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导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所示的导电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分解图;
[0028]图9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图9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分解图;
[0030]图11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图11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底座,包括并排拼接在一起的左座体(1)、右座体(2)以及N个中间座体(3),其中,所述N个中间座体(3)设置于所述左座体(1)与所述右座体(2)之间,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零的自然数;以及导电板(4),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上,并包括第一接口(4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接口(42),所述第一接口(41)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42)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导电板(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42)的数量为2N+2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41)包括贯通形成于所述导电板(4)上的第一插孔(411)以及与所述第一插孔(411)对应设置的第一螺母(412);和/或所述第二接口(42)包括贯通形成于所述导电板(4)上的第二插孔(421)以及与所述第二插孔(421)对应设置的第二螺母(4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4)包括第一板部(4a)、第二板部(4b)、第三板部(4c)以及第四板部(4d);所述第一板部(4a)呈水平布置,并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板部(4b)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另一端向下向外延伸;所述第三板部(4c)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第四板部(4d)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板部的所述另一端,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接口(41)形成于所述第二板部(4b)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42)中的一个形成于所述第一板部(4a)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42)中的另一个形成于所述第四板部(4d)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4a)与所述第四板部(4d)上的所述第二接口(42)的数量均为N+1个。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座体(1)包括第一主体部(11),所述右座体(2)包括第二主体部(21),所述第一主体部(11)、所述第二主体部(21)以及所述中间座体(3)均呈板状,并均包括平行于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传导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