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流新风模块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19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流新风模块及空调器,涉及空调设备结构技术领域。本申请的双向流新风模块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从而使本申请中的双向流新风模块具有新风功能和排风功能。同时,本申请中的新风腔设置于壳体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排风腔设置于壳体长度方向的第二端,且所述新风腔和第二子风道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和/或,所述排风腔和所述第一子风道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从而降低新风模块的尺寸。风模块的尺寸。风模块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流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流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新风空调器作为目前市面上越来越火的空调机型,受到广大消费者青昧,也逐渐成为空调行业的标配。受空调器外形尺寸限制,以挂壁式空调器为例,挂壁式空调器新风系统只有吸新风功能,如要增加排污风功能,需要独立于空调器外,额外增加排污风系统,导致新风空调的体积增大。
[0003]目前虽然有一些新风模块集成了新风功能和排污功能,但其仍存在尺寸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流新风模块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模块不具有排污风功能或尺寸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向流新风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室内进风口、室外排风口、新风进风口以及新风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壳体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0006]所述新风风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风道和新风腔,所述第一子风道与所述新风进风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流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室内进风口、室外排风口、新风进风口以及新风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壳体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新风风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风道和新风腔,所述第一子风道与所述新风进风口连通;所述新风腔位于所述第一端,且与所述新风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风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子风道和排风腔,所述第二子风道与所述室内进风口连通,所述排风腔位于所述第二端,且与所述室外排风口连通;其中,所述新风腔和所述第二子风道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和/或,所述排风腔和所述第一子风道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风道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子风道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排风腔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正投影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位于所述排风腔内,所述排风风机包括排风叶片;所述第一子风道与所述排风腔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子风道与所述排风腔之间具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朝远离所述排风叶片的方向倾斜,且与所述排风叶片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排风叶片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
°
至15
°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具有背离所述新风进风口的第一延伸端,所述第一延伸端未延伸至所述排风叶片的转轴中心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所述新风腔具有窄端和宽端,所述第二子风道位于所述窄端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第二子风道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新风腔在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新成杜玉凤迟莽张勇陈伟强宾勇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