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底壳及热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127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底壳以及热泵热水器,用于蒸发器除霜,热泵底壳包括:底盘,底盘上设有通孔;接水盘,呈顶部开口且四周围合的槽状结构,接水盘设置在底盘内,用于承接从蒸发器落下的水,接水盘的底部设有冷凝接水孔与通孔连通;多个蒸发器底脚,多个蒸发器底脚间隔设置在接水盘的内部,用于支撑蒸发器;蒸发器底脚为底部开口且四周围合的槽状结构,蒸发器底脚的顶面设有排水孔。通过在蒸发器底部安装接水盘然后再安装到底盘上,可以避免蒸发器直接与底盘接触;在接水盘内设计若干蒸发器底脚且蒸发器底脚上设置有排水孔,能减少接触面积,可有效避免蒸发器与接水盘长期接触导致蒸发器结冰的现象。致蒸发器结冰的现象。致蒸发器结冰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泵底壳及热泵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热泵底壳及热泵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在风冷热泵系统中,由于热泵机组长期置于室外,其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当机组处于低温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翅片式蒸发器结霜已不可避免。随着机组持续工作,结霜随之加剧,机组将进入正常除霜,而在除霜过程中,霜被液化成水汇入底盘。目前底盘在防冻排水方面普遍的做法是:除霜后的冷凝水直接排入底盘,蒸发器直接置于底盘上并始终保持与底盘接触。采用该种结构由于底盘面积较大,化霜后的水在底盘上四处流动,形成积水,随着工作时间的持续,整个底盘及蒸发器底部均出现积水结冰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机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底壳及热泵热水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蒸发器直接置于底盘上并始终保持与底盘接触,导致化霜后的水在底盘上四处流动,形成积水的缺陷。
[0004]本技术第一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热泵底壳,用于蒸发器除霜,包括:
[0005]底盘,提供安装基础,所述底盘上设有通孔;...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底壳,用于蒸发器(60)除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0),提供安装基础,所述底盘(10)上设有通孔;接水盘(20),呈顶部开口且四周围合的槽状结构,所述接水盘(20)设置在所述底盘(10)内,用于承接从所述蒸发器(60)落下的水,所述接水盘(20)的底部设有冷凝接水孔(23),所述冷凝接水孔(23)与所述通孔连通;多个蒸发器底脚(30),多个所述蒸发器底脚(30)间隔设置在所述接水盘(20)的内部,用于支撑所述蒸发器(60);所述蒸发器底脚(30)为底部开口且四周围合的槽状结构,所述蒸发器底脚(30)的顶面设置有排水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带(40),布设于所述接水盘(20)内,所述加热带(40)被压紧于所述蒸发器底脚(30)和所述接水盘(2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夹(50),设置在所述接水盘(20)一端的侧壁上,所述加热带(40)能够从所述线夹(50)内部穿过且部分所述加热带(40)被限位于所述线夹(50)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50)包括两固定端(51)以及连接于两所述固定端(51)之间的过线端(52),所述过线端(52)形成有供所述加热带(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聪肖志雄付磊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