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090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架本体,所述底板的内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固定架本体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底板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把,所述第一转把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底板的内部,且固定有齿轮。该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通过第一转把的配合,可以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移动,通过齿条的移动,可以带动连接块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铰接座移动,通过第一铰接座的移动,可以使得支撑杆的角度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铰接座移动,通过第二铰接座的移动,可以带动支撑板移动,从而调节支撑板的高度,对线缆进行支撑。行支撑。行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
[0003]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17215747U)中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高低压线缆固定架,该电力工程用高低压线缆固定架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位于第二底板的左侧,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均可左右移动地设置有衔接板,每个衔接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板,两个弧形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腔体,腔体内活动安装有推板,两个推板相互远离一侧的外壁上均水平设置有穿设矩形框架的第一螺杆,矩形框架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螺杆相适配的内螺纹孔,该实用解决了现有的线缆固定装置较为简易,通过螺栓和螺母对不同粗细的线缆进行固定,在对其进行拆卸和维护时,施工人员应尽可能携带少量的工具进行维修,需要一种可手动拆卸地装置,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的安全性,但是该专利中线缆在经过固定之后,两端容易下垂,导致线缆与框架之间产生摩擦,使得线缆的表面造成磨损,影响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具备对线缆进行支撑的优点,解决了该专利中线缆在经过固定之后,两端容易下垂,导致线缆与框架之间产生摩擦,使得线缆的表面造成磨损,影响实用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架本体,所述底板的内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固定架本体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
[0006]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底板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把,所述第一转把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底板的内部,且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侧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上表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内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
[0007]进一步,所述固定架本体的形状为内部中空,且正面和背面均缺失的长方体。
[0008]进一步,所述齿条的数量为两个,且以齿轮的中轴线中心对称分布。
[0009]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之间固定有两个第一滑杆,两个所述第一滑杆的外侧分别与两个齿条的内侧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转把的数量为两个,且以固定架本体的中轴线前后对称分布。
[0011]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固定架本体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把,所述第二转把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定架本体的内部,且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
另一端与固定架本体的左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架本体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侧与固定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固定有橡胶垫。
[0012]进一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分布有两个方向相反的螺纹,且以螺纹杆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通过第一转把的配合,可以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移动,通过齿条的移动,可以带动连接块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铰接座移动,通过第一铰接座的移动,可以使支撑杆的角度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铰接座移动,通过第二铰接座的移动,可以带动支撑板移动,从而调节支撑板的高度,对线缆进行支撑。
[0015]2、该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通过第二转把的配合,可以带动螺纹杆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移动,通过固定板的移动,可以带动卡槽和橡胶垫移动,从而根据线缆的外径对线缆进行固定,通过第二滑杆的配合,可以对固定板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固定板的角度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支撑机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固定架本体、3支撑机构、301第一转把、302齿轮、303齿条、304连接块、305第一铰接座、306支撑杆、307第二铰接座、308支撑板、4固定机构、401第二转把、402螺纹杆、403固定板、404第二滑杆、405卡槽、40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架本体2,底板1的内部设有支撑机构3,防止线缆弯折,导致线缆的表面造成磨损,固定架本体2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4,将线缆固定起来,避免线缆在工作时发生移动。
[0022]其中,固定架本体2的形状为内部中空,且正面和背面均缺失的长方体,以便线缆穿过固定架本体2。
[0023]请参阅图2,为了防止线缆弯折,导致线缆的表面造成磨损,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机构3包括与底板1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把301,第一转把301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底板1的内部,且固定有齿轮302,第一转把301带动齿轮302转动,齿轮302的外侧啮合有齿条303,齿轮302带动齿条303移动,齿条303的上表面固定有连接块304,齿条303带动连接块304移动,连接块304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铰接座305,连接块304带动第一铰接座305移动,第一铰接座305的内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支撑杆306,第一铰接座305在移动时,会使
支撑杆306的角度发生转动,支撑杆306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二铰接座307,支撑杆306转动带动第二铰接座307移动,第二铰接座307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308,第二铰接座307移动带动支撑板308移动,从而调节支撑板308的高度位置,支撑板308将固定好的线缆支撑起来,防止线缆弯折损坏。
[0024]本实例中的,齿条303的数量为两个,且以齿轮302的中轴线中心对称分布,底板1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之间固定有两个第一滑杆,两个第一滑杆的外侧分别与两个齿条303的内侧滑动连接,第一滑杆对齿条303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防止齿条303发生偏移,第一转把301的数量为两个,且以固定架本体2的中轴线前后对称分布,以便从固定架本体2的前后两侧对线缆进行支撑。
[0025]请参阅图3,为了将线缆固定起来,避免线缆在工作时发生移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4包括与固定架本体2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架本体(2),所述底板(1)的内部设有支撑机构(3),所述固定架本体(2)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与底板(1)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把(301),所述第一转把(301)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底板(1)的内部,且固定有齿轮(302),所述齿轮(302)的外侧啮合有齿条(303),所述齿条(303)的上表面固定有连接块(304),所述连接块(304)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铰接座(305),所述第一铰接座(305)的内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支撑杆(306),所述支撑杆(306)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二铰接座(307),所述第二铰接座(307)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3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本体(2)的形状为内部中空,且正面和背面均缺失的长方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03)的数量为两个,且以齿轮(302)的中轴线中心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雷李敏宋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