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96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包括诱捕组件、灭杀盒和导液组件,诱捕组件包括诱虫箱,所述诱虫箱四周设置有多个引虫窗,所述诱虫箱内部居中部位设置有诱虫灯,所述诱虫箱内部上端设置有开启后向下吹动的风扇,所述诱虫箱内部下端具有导虫口;灭杀盒安装于所述诱虫箱底部且上端通过导虫口与诱虫箱内部相连通;在使用时,外部的害虫在诱虫灯的驱使下可通过引虫窗进入诱虫箱内部,在每隔一段时间或害虫聚集较多时,控制器会控制并启动风扇向下吹动,在强大风压下,害虫瞬间失去平衡力和飞升力,使得害虫通过导虫斜板直接进入导虫口下端的灭杀盒中,从而达到高效诱虫、捕虫的效果。捕虫的效果。捕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害虫防治
,具体为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

技术介绍

[0002]古树是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古树名木通常具有较高的生态、科学、历史和观赏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因此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关系到我国生物资源和历史遗产保护的双重意义;而自然灾害往往是最容易对古树造成伤害的,例如病虫害对古树造成的侵蚀。
[0003]目前,人们常用的应对病虫害诱捕的方法依然以农药的喷洒占主体,但是由于病虫害的存在周期长,若长期大量连续使用化学农药会造成害虫抗药性的不断增强,防效明显下降,同时对于古树本身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也有采用灯管(驱动灯)吸引害虫靠近,并通过电网对贴近的害虫进行灭杀的灭虫方式。
[0004]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害虫被电死后会附着在电网上,一些粘性的体液溢出后覆盖在电网的表面,集聚过多会导致电网释放的电性下降,杀虫效率明显降低,且粘附的虫尸较难清理;为此,现提出一种能够实现高效诱虫、捕虫和灭虫功能的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因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电网灭杀害虫方式存在害虫被电死后会附着在电网上,一些粘性的体液溢出后覆盖在电网的表面,集聚过多会导致电网释放的电性下降,杀虫效率明显降低,且粘附的虫尸较难清理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其包括:
[0008]诱捕组件,包括诱虫箱,所述诱虫箱四周设置有多个引虫窗,所述诱虫箱内部居中部位设置有诱虫灯,所述诱虫箱内部上端设置有开启后向下吹动的风扇,所述诱虫箱内部下端具有导虫口;
[0009]灭杀盒,安装于所述诱虫箱底部且上端通过导虫口与诱虫箱内部相连通,所述灭杀盒内部上端两侧设置有喷药管,且所述喷药管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
[0010]导液组件,开启后用于向所述喷药管中输送灭虫药剂。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诱捕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诱虫箱内部下端两侧的导虫斜板,且所述导虫斜板下倾斜端位于导虫口两侧,同时上倾斜端抵接于诱虫箱内壁两侧。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引虫窗内侧还设置有拦阻网。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灭杀盒顶部两侧还固定有与所述诱虫箱构成螺纹连接的安装耳。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液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诱虫箱顶部的液箱、一端连通于液箱且另一端连通于喷药管的导液管、以及设置于导液管上的水泵。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能够有效实现诱虫、捕虫和灭虫的良好效果,简单而易用;在使用时,外部的害虫在诱虫灯的驱使下可通过引虫窗进入诱虫箱内部,在每隔一段时间或害虫聚集较多时,启动风扇并向下吹动,在强大风压下,害虫瞬间失去平衡力和飞升力,使得害虫通过导虫斜板直接进入导虫口下端的灭杀盒中,从而达到高效诱虫、捕虫的效果;同时,在害虫集中进入灭杀盒中时,此时喷药管在泵组输出下可通过雾化喷头将灭虫剂以雾化的方式喷向盒内害虫,从而达到快速、集中灭杀的目的,相对于电网灭杀,该方式能够对害虫进行持续性的高效杀虫,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诱捕组件;110、诱虫箱;120、引虫窗;120a、拦阻网;130、诱虫灯;140、风扇;150、导虫口;160、导虫斜板;200、灭杀盒;210、喷药管;210a、雾化喷头;220、安装耳;300、导液组件;310、液箱;320、导液管;33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1]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3]图1

图3示出的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的全部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图3,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包括诱捕组件100、灭杀盒200和导液组件300。
[0024]诱捕组件100,包括诱虫箱110,诱虫箱110四周设置有多个引虫窗120,诱虫箱110内部居中部位设置有诱虫灯130,诱虫箱110内部上端设置有开启后向下吹动的风扇140,诱虫箱110内部下端具有导虫口150,在本实施方式中,诱捕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诱虫箱110
内部下端两侧的导虫斜板160,且导虫斜板160下倾斜端位于导虫口150两侧,同时上倾斜端抵接于诱虫箱110内壁两侧,在使用时,外部的害虫在诱虫灯130的驱使下可通过引虫窗120进入诱虫箱110内部,在每隔一段时间或害虫聚集较多时,控制器会控制并启动风扇140向下吹动,在强大风压下,害虫瞬间失去平衡力和飞升力,使得害虫通过导虫斜板160直接进入导虫口150下端的灭杀盒200中,从而达到高效诱虫、捕虫的效果。
[0025]进一步的,引虫窗120内侧还设置有拦阻网120a,通过拦阻网120a可防止鼠蛇及鸟类通过引虫窗120进入诱虫箱110,起到区分拦截的作用。
[0026]灭杀盒200,安装于诱虫箱110底部且上端通过导虫口150与诱虫箱110内部相连通,灭杀盒200内部上端两侧设置有喷药管210,且喷药管210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210a,在本实施方式中,灭杀盒200顶部两侧还固定有与诱虫箱110构成螺纹连接的安装耳220,当害虫集中进入灭杀盒200中时,此时喷药管210在泵组输出下可通过雾化喷头210a将灭虫剂以雾化的方式喷向盒内害虫,从而达到快速、集中灭杀的目的,相对于电网灭杀,该方式能够对害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组件(100),包括诱虫箱(110),所述诱虫箱(110)四周设置有多个引虫窗(120),所述诱虫箱(110)内部居中部位设置有诱虫灯(130),所述诱虫箱(110)内部上端设置有开启后向下吹动的风扇(140),所述诱虫箱(110)内部下端具有导虫口(150);灭杀盒(200),安装于所述诱虫箱(110)底部且上端通过导虫口(150)与诱虫箱(110)内部相连通,所述灭杀盒(200)内部上端两侧设置有喷药管(210),且所述喷药管(210)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210a);导液组件(300),开启后用于向所述喷药管(210)中输送灭虫药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树保护的病虫害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组件(100)还包括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冬梅罗承麟林晓娴石孟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啄木鸟植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