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91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属于基坑工程装置领域,包括前排桩和后排桩,前排桩与后排桩平行设置,且前排桩上端与后排桩的上端通过连系梁固定连接,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设置有桩间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前排桩和后排桩靠近桩间土的一侧设置注浆管和注浆器进行注浆加固桩间土体和防止渗漏,进而提高桩侧摩阻力,进而提高水平承载力及竖向承载力,有效减小双排桩桩身内力和变形;后注浆能够加固桩间土的同时起到止水帷幕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满足基坑变形控制及稳定性的工程需要,有效的提高基坑施工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桩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工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大型市政设施、大量地下空间工程的开发建设以及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的不断涌现,大量的基坑工程应运而生。基坑工程中支护结构的合理设计是最为核心的问题,该结构既要起到挡土作用,又要防止基坑外水土流失,使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控制在容许范围以内。通常情况下,在基坑支护的过程中,将两排桩按照平行分布的原则进行排列,这就是双排桩支护结构,但是双排桩支护结构也可以按照举行或者是梅花的形状进行分布排列,用刚性冠梁将两排桩的桩顶连接在一起,并与坑壁的方向相平行,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我国的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普通双排桩支护结构由前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前后排桩压顶冠梁和连系梁构成,该支护结构利用前后排桩和连系梁形成空间门架。然而随着在大型深基坑的涌现,基坑支护的变形及基坑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严格,难以满足当前深基坑变形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2111648212.7公开了一种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其包括第一排桩、第二排桩、牛腿托架、钢梁以及推动机构,第一排桩用于紧贴基坑内壁设置,并支护基坑;第二排桩设于第一排桩的内侧;牛腿托架水平设置在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之间,并用以抵持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钢梁在牛腿托架上,并与第一排桩相贴;推动机构设于牛腿托架上,并用于推动钢梁抵持第一排桩。该双排桩之间通过牛腿托架抵持,因此在推动机构推动钢梁抵持第一排桩时,可以限制外侧第一排桩向内侧倾倒,对基坑起到有效防护,而且此设计不受地形以及基坑范围的限制。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桩间土体的松散性和水分含量,现有技术中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存在变形和渗漏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桩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桩支护结构,解决现有双排桩支护结构存在变形和渗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能够提高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变形控制力,在加固桩间土的同时起到止水帷幕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基坑支护的稳定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桩和后排桩,前排桩与后排桩平行设置,且前排桩上端与后排桩的上端通过连系梁固定连接,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设置有桩间土,前排桩和后排桩均包括钢筋笼,钢筋笼靠近桩间土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根注浆管,每根注浆管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注浆器。
[0007]进一步地,钢筋笼与注浆管通过绑扎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相领两个注浆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m,每个注浆器上设置有三个出浆
口,每个出浆口上设置有橡胶塞。
[0009]进一步地,注浆管的一端连接有注浆泵,注浆泵包括油压泵、液压油转换器和浆液储存罐,油压泵和液压油转换器连接,液压油转换器和浆液储存罐连接,浆液储存罐与注浆管连接。
[0010]进一步地,油压泵与液压油转换器的一端通过进油管固定连接,油压泵与液压油转换器的另一端通过回油管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浆液储存罐与注浆管通过压浆管固定连接,压浆管上设置有压浆阀。
[0012]进一步地,前排桩与后排桩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桩。
[001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在前排桩和后排桩靠近桩间土的一侧设置注浆管和注浆器进行注浆加固桩间土体,进而提高桩侧摩阻力,进而提高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及竖向承载力,有效减小双排桩桩身内力和变形,提高整个双排桩支护的变形控制能力,从而更好的满足稳定性的工程需要,有效的提高基坑施工效率。
[0015]2、本技术通过在前排桩和后排桩的桩侧设置注浆管,注浆管与注浆泵相连,通过注浆泵将浆液注入到桩间土体中,能够在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桩侧形成有效的防水屏障,防止水和泥浆渗入基坑内部,起到止水帷幕的作用,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稳定,注浆管和注浆器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
[0016]3、本技术施工过程简单快捷,不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力和设备,降低了工程施工难度和成本;提供的双排桩支护结构适用于各种基坑支护工程,可在不同的土层和地质条件下发挥良好的加固和止水效果,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前后排桩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注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注浆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等效刚度计算简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弹性支点法计算简图。
[0023]附图中,1

前排桩,2

后排桩,3

连系梁,4

桩间土,5

钢筋笼,6

注浆管,7

注浆器,71

出浆口,72

橡胶塞,8

注浆泵,81

油压泵,82

液压油转换器,83

浆液储存罐,84

进油管,85

回油管,86

压浆管,87

压浆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桩1和后排桩2,前排桩1与后排桩2平行设置,且前排桩1上端与后排桩2的上端通过连系梁3固定连
接,前排桩1与后排桩2之间设置有桩间土4,前排桩1和后排桩2均包括钢筋笼5,钢筋笼5靠近桩间土4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根注浆管6,每根注浆管6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注浆器7。前排桩1与后排桩2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桩。本技术通过在前排桩1和后排桩2靠近桩间土4的一侧设置注浆管6和注浆器7进行注浆加固桩间土,进而提高桩侧摩阻力,进而提高水平承载力及竖向承载力,有效减小双排桩桩身内力和变形;后注浆能够加固桩间土4的同时起到止水帷幕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满足基坑变形控制及稳定性的工程需要,有效的提高基坑施工效率。
[0026]如图2

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排桩(1)和后排桩(2),前排桩(1)与后排桩(2)平行设置,且前排桩(1)上端与后排桩(2)的上端通过连系梁(3)固定连接,前排桩(1)与后排桩(2)之间设置有桩间土(4),前排桩(1)和后排桩(2)均包括钢筋笼(5),钢筋笼(5)靠近桩间土(4)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根注浆管(6),每根注浆管(6)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注浆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筋笼(5)与注浆管(6)通过绑扎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领两个注浆器(7)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m,每个注浆器(7)上设置有三个出浆口(71),每个出浆口(71)上设置有橡胶塞(7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侧后注浆加固桩间土的双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张学臣王智剧梦豪林堽江杰桑润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