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黄精加工的蒸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82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黄精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黄精加工的蒸煮机,包括蒸煮箱,蒸煮箱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蒸煮箱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蒸煮仓组件,蒸煮仓组件包括有料篮,料篮的内壁一侧开设有一号孔洞,其一号孔洞内壁活动套接有第一旋轴,第一旋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杆,第一旋轴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通过设有翻杆可对料篮内部的黄精进行翻动,从而使黄精在蒸煮过程中可不断对累积的黄精翻转,从而使底层黄精与顶层黄精进行不断置换,有利于避免传统设备加工中,在料篮内累积蒸煮的黄精出现上下层黄精温度不一的状况,导致底层黄精蒸煮过渡的情况。导致底层黄精蒸煮过渡的情况。导致底层黄精蒸煮过渡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黄精加工的蒸煮机


[0001]本技术涉及黄精加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黄精加工的蒸煮机。

技术介绍

[0002]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根状茎为常用中药“黄精”,黄精食之性味甘甜、爽口,又是很多中药配方的主要材料,秦岭林区具有悠久的采用传统,在黄精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蒸煮机,蒸煮机是通过连续蒸煮,熟化黄精原料的机械,蒸煮的过程可起到杀菌效果。
[0003]现有的蒸煮机在使用时具有一些缺陷:
[0004]其一,在蒸煮机使用时,黄精存入料篮内进行蒸煮,在这过程中黄精处于堆积状态,底层黄精温度高于顶层温度,这导致黄精在蒸煮过程中,底层黄精容易出现蒸煮过度的状况;
[0005]其二,黄精在通过蒸煮后需要人工进行卸料,而黄精通过蒸煮后温度较高,通过人工卸料不仅费力效率低,还存在烫伤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黄精加工的蒸煮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蒸煮机在使用时,黄精在料篮内堆积进行蒸煮,过程中底层黄精与顶层黄精存在受热不均的状况、在卸料时需要人工逐一将料篮内的黄精舀出,效率低费力,且具有烫伤风险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黄精加工的蒸煮机,包括蒸煮箱,所述蒸煮箱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蒸煮箱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蒸煮仓组件,所述蒸煮仓组件包括有料篮,所述料篮的内壁一侧开设有一号孔洞,其一号孔洞内壁活动套接有第一旋轴,所述第一旋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杆,所述第一旋轴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蒸煮箱的另一侧开设有二号孔洞,其二号孔洞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旋轴,所述蒸煮箱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旋轴连接,所述第二旋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块,所述卡块卡入U型块内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料篮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正面与背部均固定连接有旋柱,两个所述旋柱的外端均活动套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在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槽洞,其槽洞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蒸煮箱的背部开设有开口,所述U型板的侧壁背部与开口内壁固定连接,所述U型板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多个辊轴,多个所述辊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辊轴的侧壁活动套接有传输带,所述蒸煮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蒸煮箱与辊轴连接,所述料篮的内壁一端活动套接有翻板组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蒸煮箱的背部与开口重叠处固定连接有封套,所述封套的底部设有滑盖。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料篮的顶部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蒸煮箱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拉杆卡入凹槽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翻板组件包括有主翻板,所述主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插销,所述料篮的内壁开设有卡孔,所述插销与卡孔相适配。
[0012]进一步的,所述插销在套板内部过渡配合。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通过设有翻杆可对料篮内部的黄精进行翻动,从而使黄精在蒸煮过程中可不断对累积的黄精翻转,从而使底层黄精与顶层黄精进行不断置换,有利于避免传统设备加工中,在料篮内累积蒸煮的黄精出现上下层黄精温度不一的状况,导致底层黄精蒸煮过渡的情况。
[0015]2.本技术通过设有旋柱与支撑块配合可使料篮在第一支撑板的顶部翻动,当料篮翻起时翻板组件打开,蒸煮后的黄精滑落至U型板的内部,通过传输带可将U型板内部黄精传输至蒸煮箱的外部排出,有利于通过这种方式可替代人工卸料的方法,从而使其效率更高更省力,同时减少了人与蒸煮后黄精的接触,避免出现烫伤的状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蒸煮仓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翻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为:1、蒸煮箱;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一电机;5、封套;6、蒸煮仓组件;7、U型板;8、辊轴;9、传输带;61、料篮;62、第一旋轴;63、翻杆;64、卡块;65、U型块;66、第二旋轴;67、第二电机;68、拉杆;69、翻板组件;610、底座;611、旋柱;612、支撑块;691、主翻板;692、套板;693、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2]参照图1和图2、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黄精加工的蒸煮机,包括蒸煮箱1,蒸煮箱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蒸煮箱1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蒸煮仓组件6,蒸煮仓组件6包括有料篮61,料篮61的内壁一侧开设有一号孔洞,其一号孔洞内壁活动套接有第一旋轴62,第一旋轴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杆63,第一旋轴6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64,蒸煮箱1的另一侧开设有二号孔洞,其二号孔洞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旋轴66,蒸煮箱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7,第二电机67的输出轴与第二旋轴66连接,第二旋轴6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块65,卡块64卡入U型块65内部。
[0023]参照图3,料篮61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610,底座610的正面与背部均固定连接有旋柱611,两个旋柱611的外端均活动套接有支撑块612,支撑块612在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开设有槽洞,其槽洞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板7,蒸煮箱1的背部开设有开口,U型板7的侧壁背部与开口内壁固定连接,U型板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多个辊
轴8,多个辊轴8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辊轴8的侧壁活动套接有传输带9,蒸煮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蒸煮箱1与辊轴8连接,料篮61的内壁一端活动套接有翻板组件69。
[0024]参照图2、图3,蒸煮箱1的背部与开口重叠处固定连接有封套5,封套5的底部设有滑盖,在未进行卸料时,通过封套5可将开口处进行密封,避免蒸煮箱1内部蒸汽泄漏。
[0025]参照图3,料篮61的顶部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有拉杆68,蒸煮箱1的顶部设有凹槽,拉杆68卡入凹槽内部,通过拉动拉杆68将料篮61抬起,从而避免直接与料篮61接触出现烫伤风险。
[0026]参照图3,翻板组件69包括有主翻板691,主翻板69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板692,套板69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插销693,料篮61的内壁开设有卡孔,插销693与卡孔相适配,黄精在料篮61内部装入后,可通过按压插销693在套板692内部滑动使其卡入卡孔内,避免料篮61内部黄精对翻板组件69出现挤动效果,将翻板组件69打开,在料篮61翻转后,通过拉动插销693与卡孔取消连接,这时翻板组件69可进行打开。
[0027]参照图4,插销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黄精加工的蒸煮机,包括蒸煮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箱(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蒸煮箱(1)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蒸煮仓组件(6),所述蒸煮仓组件(6)包括有料篮(61),所述料篮(61)的内壁一侧开设有一号孔洞,其一号孔洞内壁活动套接有第一旋轴(62),所述第一旋轴(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杆(63),所述第一旋轴(6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64),所述蒸煮箱(1)的另一侧开设有二号孔洞,其二号孔洞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旋轴(66),所述蒸煮箱(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7),所述第二电机(67)的输出轴与第二旋轴(66)连接,所述第二旋轴(6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块(65),所述卡块(64)卡入U型块(65)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精加工的蒸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篮(61)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610),所述底座(610)的正面与背部均固定连接有旋柱(611),两个所述旋柱(611)的外端均活动套接有支撑块(612),所述支撑块(612)在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开设有槽洞,其槽洞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板(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大伟郑素兰李先进陈泽平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市九华府金莲智慧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