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桐子压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874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桐子压榨装置,属于山桐子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压榨机都不具备对果实的切碎能力因此需要额外的切碎装置对山桐子进行切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桐子压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山桐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山桐子压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桐子又称山梧桐

半霜红

油葡萄等,其果实内含丰富的亚油酸

亚麻酸

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微量元素,能够有效改善人体血脂

血栓,是一种纯天然的木本食用油
,
被誉为“树上油库”。
对山桐子进行压榨时,一般需要先将山桐子切碎,随后对山桐子进行压榨

市面上大部分压榨机都不具备对果实的切碎能力,因此便需要额外的切碎装置对山桐子进行切碎,既增加了山桐子压榨的工序,也增加了山桐子压榨生产线对场地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山桐子压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榨机构不能同时对山桐子进行切碎和压榨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山桐子压榨装置,包括:
[0005]壳体,内具有第一腔体和绕设在第一腔体外的第二腔体,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滤孔和投料口,第一腔体的内壁上开设有贯穿第一腔体的内壁的入料口和第一滤孔;
[0006]切割组件,安装在第二腔体靠近第一腔体的内壁上;
[0007]转动件,安装在第二腔体远离第一腔体的内壁上,转动件上具有与切割组件对应的避让通道,转动件绕第二腔体的轴线转动以带动山桐子从投料口经过切割组件向靠近入料口方向运动,转动件与切割组件配合以切碎山桐子;
[0008]螺旋叶片,同轴转动安装在第一腔体内,螺旋叶片转动以带动山桐子向远离入料口的方向运动,以与第一腔体的内壁配合对山桐子进行压榨;
[0009]驱动组件,安装在壳体外,并用于带动转动件和螺旋叶片转动

[0010]可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壳体包括:
[0011]外壳,一端开设有与外壳内部相连通的开口,外壳的周侧上开设有与外壳内部相连通的投料口和第二滤孔;
[0012]筒体,内具有第一腔体,筒体的一端插设在外壳内,筒体的另一端穿过外壳远离开口的侧壁并位于外壳外,筒体的周侧上开设有入料口和第一滤孔,入料口和部分第一滤孔位于外壳内,入料口和第一滤孔分别位于筒体的相对两侧,切割组件安装在筒体的外周侧上并位于外壳内,螺旋叶片的一端同轴转动安装在筒体内,驱动组件安装在筒体靠近开口的外侧上,螺旋叶片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腔体的内壁并与驱动组件连接,螺旋叶片的周侧与第二腔体的内壁抵接;
[0013]环状板,套设在筒体外,并盖设在开口上,以闭合开口,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螺旋叶片和环状板绕第一腔体的轴线转动;
[0014]滤筒,一端同轴安装在环状板位于外壳内的侧面上,滤筒的另一端与外壳远离开
口的内壁抵接,滤筒

环状板

筒体的外壁围设形成第一腔体,转动件的安装在滤筒的内壁上,并绕滤筒的周侧均匀分布,滤筒的周侧上开设有第三滤孔

[0015]可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壳体还包括:
[0016]盖板,筒体上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外壳外,并与第一滤孔分别位于筒体的相对两侧,盖板转动安装在出料口的边沿上,盖板相对于出料口转动以开合出料口

[0017]可选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第二腔体横截面的尺寸沿远离开口的方向减小,螺旋叶片的外直径沿远离开口的方向减小,且螺旋叶片的之间螺距沿远离开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8]可选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切割组件包括:
[0019]第一刀组,由第一切割刀组成,第一切割刀安装在筒体的外周侧上,并沿筒体的径向向靠近滤筒的方向延伸,第一切割刀沿筒体的轴线均匀分布;
[0020]第二刀组,由第二切割刀组成,第二切割刀安装在筒体的外周侧上,并沿筒体的径向向靠近滤筒的方向延伸,第二切割刀沿筒体的轴线均匀分布,第一刀组和第二刀组绕筒体的周侧依次均匀分布,并位于入料口和投料口之间,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沿筒体的轴线交替分布在筒体上

[0021]可选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转动件包括:
[0022]转板,安装在滤筒的内壁上,并沿滤筒的轴线均匀分布,相邻转板之间形成用于通过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的避让通道

[0023]可选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驱动组件包括:
[0024]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筒体位于环状板内的外壁上,并具有第一转动端;
[0025]第一外齿轮,套设在第一转动端外;
[0026]内齿轮,安装在环状板位于外壳外的侧面上,并与第一外齿轮啮合;
[0027]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筒体位于环状板内的外壁上,并具有第二转动端;
[0028]第二外齿轮,套设在第二转动端外;
[0029]第三外齿轮,一端位于第一腔体内,并与螺旋叶片相连接,第三外齿轮的另一端位于筒体外,并与第二外齿轮相啮合

[0030]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山桐子压榨装置包括壳体

切割组件

转动件

螺旋叶片和驱动组件

上述壳体内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述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滤孔和投料口

山桐子可以通过投料口投入第二腔体内以等待后续加工

第一腔体的内壁上开设有贯穿第一腔体的内壁的入料口

上述切割组件安装在第二腔体靠近第一腔体的内壁上

上述转动件安装在第二腔体远离第一腔体的内壁上,以使转动件绕第二腔体的轴线转动从而带动山桐子从投料口经过切割组件时,转动件与切割组件能相互配合以切碎山桐子并使得切碎山桐子后流出的汁液能够通过第二滤孔流出壳体,以方便收集

转动件上具有与切割组件对应的避让通道,以确保切割组件在切碎山桐子后能穿过转动件,从而使得转动件能带动山桐子向靠近入料口方向运动,并通过入料口进入第一腔体内,以待被压榨

螺旋叶片同轴转动安装在第一腔体内

这样当螺旋叶片转动时,能带动第一腔体内的山桐子沿螺旋叶片的轴线向远离入料口的方向运动,并与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从而使得螺旋叶片能够配合第一腔体的内壁对山桐子进行挤压和压榨

第一腔体的内壁上还开设有
贯穿第一腔体的第一滤孔以方便山桐子的汁液通过第一滤孔离开第一腔体从而被收集

上述驱动组件安装在壳体外,并用于带动转动件和螺旋叶片转动按照上述方式进行转动

[0032]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山桐子压榨装置在转动件将山桐子从投料口向入料口运输的过程中,通过切割组件与转动件的配合对山桐子进行切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山桐子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具有第一腔体和绕设在所述第一腔体外的第二腔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滤孔和投料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的入料口和第一滤孔;切割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上;转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上,所述转动件上具有与所述切割组件对应的避让通道,所述转动件绕所述第二腔体的轴线转动以带动山桐子从所述投料口经过所述切割组件向靠近所述入料口方向运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切割组件配合以切碎山桐子;螺旋叶片,同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螺旋叶片转动以带动山桐子向远离入料口的方向运动,以与第一腔体的内壁配合对山桐子进行压榨;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外,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螺旋叶片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外壳内部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外壳的周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外壳内部相连通的所述投料口和所述第二滤孔;筒体,内具有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筒体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筒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开口的侧壁并位于所述外壳外,所述筒体的周侧上开设有所述入料口和所述第一滤孔,所述入料口和部分所述第一滤孔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入料口和所述第一滤孔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切割组件安装在所述筒体的外周侧上并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螺旋叶片的一端同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筒体内,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筒体靠近所述开口的外侧上,所述螺旋叶片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螺旋叶片的周侧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抵接;环状板,套设在所述筒体外,并盖设在所述开口上,以闭合所述开口,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螺旋叶片和所述环状板绕所述第一腔体的轴线转动;滤筒,一端同轴安装在所述环状板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侧面上,所述滤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开口的内壁抵接,所述滤筒

所述环状板

所述筒体的外壁围设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转动件的安装在所述滤筒的内壁上,并绕所述滤筒的周侧均匀分布,所述滤筒的周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红玉李驰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红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