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保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874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保鲜装置,属于茶叶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端四角固定安装有移动轮,箱体底端中间开设有出气口,箱体的开口一侧转动安装有密封门,箱体一侧外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箱体两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离的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振动电机启动工作时,传振架和伸缩杆传振的冲击力打破了支撑弹簧与伸缩杆的力平衡,进而使第二凹槽在第一凹槽中升起、第三凹槽在第二凹槽中升起,达到将插框中的新鲜茶叶分区放置的效果,避免了新鲜茶叶堆叠导致茶叶品质受损的问题,且振动电机的振动使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始终呈上下来回移动的状态,有助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中的茶叶混合均匀。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中的茶叶混合均匀。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中的茶叶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保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保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且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新鲜的茶叶采摘后需要进行加工,将茶树鲜叶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制成各种半成品茶或成品茶,加工工艺不同便形成不同的茶类,各茶类茶叶品质的形成取决于加工工序的协调配合。优质的鲜叶原料只有在优良的加工条件下,生产出优质的各种茶叶,故新鲜茶叶采摘后需要快速将其保鲜来确保茶叶的品质。
[0003]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8790293U公开了名称为一种茶叶采摘保鲜装置的专利,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摘后的鲜茶叶长时间堆积在一起,这种被捂的茶,经过杀青后会出现红梗红叶,非常影响生产出的茶叶成品的品相,通过设置保鲜腔、盛放槽、框体、金属网和抽拉组件,拉动框体配合抽拉组件方便其沿着盛放槽滑动,从而便于将冰块放入盛放槽内,框体配合金属网方便存放采摘的茶叶,利用冰块吸热降温从而方便对采摘的茶叶进行降温保鲜;但仍存在以下弊端需要解决:茶叶依旧堆放在一起,其内部热量无法散发,容易导致茶叶品质降低甚至新鲜茶叶腐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叶保鲜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茶叶保鲜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端四角固定安装有移动轮,箱体底端中间开设有出气口,箱体的开口一侧转动安装有密封门,箱体一侧外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箱体两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离的滑轨,且每一行的两个滑轨之间滑动插接有插框,所述箱体顶端固定安装有鼓风机,且鼓风机出口端固定连接有主管,所述主管两侧固定连接有多行等距离的支管,且每一行的两个支管出口端均位于箱体内部,每一行的两个支管与每一行的两个滑轨交错分布,所述箱体顶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
[0007]优选的,所述箱体底端内壁中间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角度的支柱,且多个支柱顶端固定安装有引流风机,所述引流风机位于出风口的上端,引流风机的顶端低于位于箱体最低端的滑轨的底端。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支管出口端固定连接有缓流罩,且缓流罩的外侧和上下端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的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插框底端外壁固定安装有传振架,且传振架中间固定设置有振动电机,传振架为米字形。
[0010]优选的,所述插框由第一凹槽和两个凸形滑块固定连接构成,且插框外侧中间转
动安装有拉环,所述第一凹槽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且第二凹槽底端四角和第一凹槽底端内壁、第三凹槽底端四角和第二凹槽底端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底端内壁均开设有多个等距离的透气孔,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透气孔直径依次增大。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由伸缩杆和支撑弹簧套接构成。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保鲜装置,新鲜茶叶采摘后定量储存于插框中,再将插框抬起插入同一行的两个滑轨中,再将密封门关上,进而将新鲜茶叶放置于保鲜的箱体内部,同时根据温湿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的监测数据,控制器判断并决定鼓风机和引流风机的工作状态,其中插框的第一凹槽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且第二凹槽底端四角和第一凹槽底端内壁、第三凹槽底端四角和第二凹槽底端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和支撑弹簧,且插框底端外壁固定设置有米字形的传振架和振动电机,当振动电机启动工作时,传振架和伸缩杆传振的冲击力打破了支撑弹簧与伸缩杆的力平衡,进而使第二凹槽在第一凹槽中升起、第三凹槽在第二凹槽中升起,达到将插框中的新鲜茶叶分区放置的效果,避免了新鲜茶叶堆叠导致茶叶品质受损的问题,且振动电机的振动使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始终呈上下来回移动的状态,有助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中的茶叶混合均匀。
[0015]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保鲜装置,通过箱体内外设置有鼓风机、主管和多个等距离的支管,且每一行的两个支管与每一行的两个滑轨以及插框交错分布,进而使同一行的两个支管出口位于插框的上端,且每个支管出口端固定连接有缓流罩,缓流罩的外侧和上下端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的通孔,使每个支管导出的气流速度均匀,将新鲜茶叶表面的湿气带走,使新鲜茶叶表面保持干燥,也避免出现局部气流速度过快导致茶叶从第二凹槽或第三凹槽中被吹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保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保鲜装置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保鲜装置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保鲜装置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箱体、2密封门、3控制器、4鼓风机、5主管、6支管、7温湿度传感器、8氧气浓度传感器、9滑轨、10插框、11支杆、12引流风机、13缓流罩、14振动电机、15传振架、16拉环、17凸形滑块、18第一凹槽、19第二凹槽、20第三凹槽、21透气孔、22伸缩杆、23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

4,一种茶叶保鲜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底端四角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方便茶叶保鲜装置整体的移动,箱体1底端中间开设有出气口,有助于气流的流动,箱体1的开口一侧转动安装有密封门2,箱体1一侧外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方便对箱体1内部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控制,箱体1两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离的滑轨9,且每一行的两个滑轨9之间滑动插接有插框10,箱体1顶端固定安装有鼓风机4,且鼓风机4出口端固定
连接有主管5,主管5两侧固定连接有多行等距离的支管6,且每一行的两个支管6出口端均位于箱体1内部,每一行的两个支管6与每一行的两个滑轨9交错分布,箱体1顶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7和氧气浓度传感器8。
[0022]本技术中,箱体1底端内壁中间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角度的支柱11,为引流风机12向外导出气流提供空间,且多个支柱11顶端固定安装有引流风机12,引流风机12位于出风口的上端,引流风机12的顶端低于位于箱体1最低端的滑轨9的底端,确保引流风机12的高度不影响位于箱体1最低端的插框10的安装;
[0023]每个支管6出口端固定连接有缓流罩13,且缓流罩13的外侧和上下端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的通孔,使每个支管6导出的气流速度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气流速度过快导致茶叶从第二凹槽19或第三凹槽20中被吹落;
[0024]插框10底端外壁固定安装有传振架15,且传振架15中间固定设置有振动电机14,传振架15为米字形,扩大传振范围;
[0025]插框10由第一凹槽18和两个凸形滑块17固定连接构成,且插框10外侧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保鲜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底端四角固定安装有移动轮,箱体(1)底端中间开设有出气口,箱体(1)的开口一侧转动安装有密封门(2),箱体(1)一侧外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两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离的滑轨(9),且每一行的两个滑轨(9)之间滑动插接有插框(10),所述箱体(1)顶端固定安装有鼓风机(4),且鼓风机(4)出口端固定连接有主管(5),所述主管(5)两侧固定连接有多行等距离的支管(6),且每一行的两个支管(6)出口端均位于箱体(1)内部,每一行的两个支管(6)与每一行的两个滑轨(9)交错分布,所述箱体(1)顶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7)和氧气浓度传感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保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端内壁中间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角度的支柱(11),且多个支柱(11)顶端固定安装有引流风机(12),所述引流风机(12)位于出风口的上端,引流风机(12)的顶端低于位于箱体(1)最低端的滑轨(9)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保鲜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管(6)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正勇
申请(专利权)人:兴山沃丰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