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865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包括肛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按照专利技术人介绍,肛管排气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将肠道内多余的气体排出,能有效缓解腹部肿胀,对于肠道内气体增多或者是腹部肿胀以及呼吸异常等都有很好作用

[0003]授权公告号为
CN214911239U
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肛管排气装置,从其说明书全文可知其包括:瓶体
1、
瓶盖
2、
宝塔接头
12、
排气管
3、
肛管4和固定贴;使用时,根据瓶体1表面的水位线
13
,向瓶体1中倒入适量的无菌水,将肛管4一段通过宝塔结构连接于排气管3上,观察排气情况,如果有气泡产生,就说明气体排出来了

[0004]通过分析上述专利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肛管排放出来的气体进入到瓶体内,但由于瓶体内部空间有限,且无延展性,因此能容纳的气体有限

如果需要继续排气,则需要打开瓶盖,肛管排放出来的气体将会扩散到病房中,污染室内空气

综上所述,上述专利技术方案存在集气方面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集气量增大,并且可以防止气体反流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包括肛管

集气袋和防反流阀;其中,集气袋包括袋体和连接口,连接口设置在袋体上端,与袋体连通,并与肛管相互可拆卸连接;防反流阀设置在肛管上,其包括外筒

内板和阀片,其中,外筒为中空圆柱形筒,内板呈圆形并固定设置在外筒内,内板上开设有一个连接孔和至少一个阀孔,阀片包括连接头和隔膜,连接头与连接孔相配接,隔膜覆盖在阀孔上

[0007]此外,本技术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0008]肛管的前端设置有防脱气囊,在肛管的内部设置有与防脱气囊连通的进气管

[0009]肛管的前半段上设置有颜色标识区,用于标记插入肠道的深度

[0010]肛管的后端上套设有螺帽,在肛管的后端口处设置有一圈用于限制螺帽脱出的限位边;所述连接口的外壁设置有螺纹;螺帽与连接口相互螺纹连接

[0011]袋体包括主袋和过渡袋,过渡袋呈喇叭状,小口端与连接口连接,大口端与主袋连接,在过渡袋内设置有自封条

[0012]阀孔呈圆弧形

[0013]隔膜上设置有堵头,该堵头可活动地盖设在阀孔内

[0014]袋体为负压吸引袋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将现有技术的瓶子替换成袋子,相比而言,袋子更具有延展性,尤其是负压吸引袋,因此可以收集更多气体,减少气体直接排放到病房中,避免影响病房内的空气质量

另外,由于袋子内收集有大量气体,为减少气体反流,在肛管上设置了防反流阀,该防反流阀是单向阀,可有效防止袋子内气体反流回人体内,提高收集效率和增强排气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图1是本实施例的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的立体图

图示仅做结构示意,不对产品尺寸或尺寸比例做限定

[0018]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19]图3是图2中
a
圈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是图2中
b
圈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是阀片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6是集气袋的侧面剖视图

[0023]图7是图6中
c
圈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25]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的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主要包括:肛管
1、
集气袋2和防反流阀3,其中,肛管1经人体肛门插入肠腔,用于导出肠腔内积气
(
在此过程过会有少量水便排出
)
,集气袋2用于收集经肛管1导出的气体和少量水便,防反流阀3用于防止集气袋2内的气体反流回肠腔内

[0026]肛管1为胶状软管,其两端分别是插入端
(
前端
)
和连接端
(
后端
)
,插入端用于插入人体,连接端用于连接集气袋
2。
插入端上设置有多个导气孔
10
,该多个导气孔
10
分布在头部和侧壁上,主要用于供气体进入肛管1内,在压力作用下进一步进入到集气袋2内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有少量水便从导气孔
10
进入肛管1内,但由于水便具有一定流动性,在压力作用下也会进入到集气袋2内,因此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导气功能

[0027]为了防止体内压力过大或者肠道蠕动而将肛管1挤出,因此在肛管1的前端
(
导气孔
10

)
设置有防脱气囊
11
,防脱气囊
11
在充气后可以膨胀,防脱气囊
11
膨胀后增大了与肠道内壁的接触压力,可以起到一定防脱作用

为了向防脱气囊
11
内打气,该防脱气囊
11
还连通有进气管
12
,进气管
12
的外端可拆卸地连接有手压充气球
13
,手压充气球
13
具有泄压功能

[0028]肛管1插入深度是有要求的,深度应根据病变位置确定,一般在
20cm
左右,标准长度为
15

18cm。
所以,为了更好地起到指示效果,在肛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颜色标识区
14
,使用颜色
(
如红色
)
进行标记,该颜色标识区
14
距离肛管1最前端
15cm
,自身长度
5cm。
因此,只
要人体肛门口位于颜色标识区
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包括肛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气袋和防反流阀,其中,所述集气袋包括袋体和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设置在袋体上端,与袋体连通,并与肛管相互可拆卸连接;所述防反流阀设置在肛管上,其包括外筒

内板和阀片,其中,外筒为中空圆柱形筒,内板呈圆形并固定设置在外筒内,内板上开设有一个连接孔和至少一个阀孔,阀片包括连接头和隔膜,连接头与连接孔相配接,隔膜覆盖在阀孔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的前端设置有防脱气囊,在肛管的内部设置有与防脱气囊连通的进气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管排气术排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的前半段上设置有颜色标识区,用于标记插入肠道的深度
。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捷金吕珊乔慧玲黄春艳李伟廖彩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