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855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包括夯管以及管头,夯管内部纵向滑动设置有压盘,压盘底端转动连接有多个侧夯环板,管头纵向滑动穿设有多个管夯柱,管夯柱顶端连接有抵板,抵板顶端与侧夯环板底端平行抵接,抵板靠近夯管内周侧壁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封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冲击夯管完成初步夯实,当管夯柱顶端的抵接与侧夯环板抵接时,管夯柱的第一段插入结束;此时通过迫使压盘自上而下移动来带动侧夯环板沿活动卡槽纵向向下移动来将挤压夯管薄壁的土体隔开,管夯柱随压盘同步向下滑动进一步提高插入深度,在侧夯环板隔开土体挤压力对夯管薄壁的挤压力的前提下,由管夯柱带动夯管不断增加夯实深度,避免过程可能发生的多次偏移。发生的多次偏移。发生的多次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基管夯
,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时,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而软土地基加固夯击能量对土体夯击过程强制压缩或击密,达到土体强度提高的目的,进一步触变恢复达到固结压密的效果,强夯工艺的好坏往往与加固深度有关,一般采用高能量强夯,通过在软土中置入钢管后挂夯对深层进行强夯,综合考虑地下水位及土体含水量的影响,从而实现夯后土体强度提高的目的。
[0003]现有的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一般通过夯管来实现对土体的冲击夯实,由于采用单体夯管来整体承担冲击夯实力,导致夯管在持续冲击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且由于夯实深度的不断增加,导致软土地基对夯管薄壁的挤压力不断增加,使得后续的夯实加深过程中越发困难,反向导致夯实过程再次可能发生偏移,不仅会影响地基夯实加固效果,可能还会导致夯管损坏。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体夯管来整体承担冲击夯实力,导致夯管在持续冲击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且由于夯实深度的不断增加,导致软土地基对夯管薄壁的挤压力不断增加,使得后续的夯实加深过程中越发困难,反向导致夯实过程再次可能发生偏移,不仅会影响地基夯实加固效果,可能还会导致夯管损坏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均为开放端的夯管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夯管底端的管头,所述夯管内部纵向滑动设置有压盘,所述压盘底端转动连接有多个侧夯环板,所述管头纵向滑动穿设有多个管夯柱,所述管夯柱顶端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顶端与侧夯环板底端平行抵接,所述抵板靠近夯管内周侧壁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封闭板;
[0008]所述夯管薄壁开设有多个活动卡槽,所述封闭板与活动卡槽纵向长度一致,所述侧夯环板纵向滑动插接于活动卡槽,当所述夯管自上而下插入软土地基时,所述管夯柱相对于夯管纵向向上滑动至抵板与侧夯环板底端抵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盘底端连接有多个卡座,所述卡座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另一端与侧夯环板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杆纵向滑动插接于活动卡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盘底端中心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纵向滑动套设有十字卡盘,所述十字卡盘顶端四支均连接有定位螺柱,所述抵板远离封闭
板的一端纵向套设于定位螺柱。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盘顶端中心连接有缓冲连接座,所述缓冲连接座顶端中心连接有冲击柱,所述夯管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管盖,所述冲击柱纵向滑动穿设于管盖,所述缓冲连接座与管盖之间设置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套设于冲击柱。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夯柱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管夯头。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夯柱位于夯管外的一端可拆卸套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周侧壁连接有导向架;
[0014]当所述管夯柱相对于夯管纵向向上滑动时,所述导向架周侧壁与夯管外周侧壁纵向抵接滑动。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螺柱螺纹套设有螺母,且所述螺母底端与抵板顶端抵接。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1、本技术冲击夯管完成初步夯实,过程中多个管夯柱相对夯管纵向向上滑动并插入软土地基完成对夯管的限位导向,同时为夯管深度的不断增加提供先行扩开土体的有利条件,当管夯柱顶端的抵接与侧夯环板抵接时,管夯柱的第一段插入结束;此时通过迫使压盘自上而下移动来带动侧夯环板沿活动卡槽纵向向下移动来将挤压夯管薄壁的土体隔开,同步过程中管夯柱随压盘同步向下滑动进一步提高插入深度,随后再进一步向下冲击增加夯管插入土体的深度,在侧夯环板隔开土体挤压力对夯管薄壁的挤压力的前提下,由管夯柱带动夯管不断增加夯实深度,避免过程可能发生的多次偏移。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2中A

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夯管;2、管头;3、管盖;4、压盘;5、定位柱;6、十字卡盘;7、卡座;8、转杆;9、侧夯环板;10、活动卡槽;11、定位螺柱;12、抵板;13、管夯柱;14、管夯头;15、封闭板;16、缓冲连接座;17、冲击柱;18、弹簧;19、卡环;20、导向架;2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均为开放端的夯管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夯管1底端的管头2,夯管1内部纵向滑动设置有压盘4,压盘4底端转动连接有多个侧夯环板9,管头2纵向滑动穿设有多个管夯柱13,管夯柱13顶端连接有抵板12,抵板12顶端与侧夯环板9底端平行抵接,抵板12靠近夯管1内周侧壁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封闭板15;
[0025]夯管1薄壁开设有多个活动卡槽10,封闭板15与活动卡槽10纵向长度一致,侧夯环板9纵向滑动插接于活动卡槽10,当夯管1自上而下插入软土地基时,管夯柱13相对于夯管1
纵向向上滑动至抵板12与侧夯环板9底端抵接。
[0026]压盘4底端连接有多个卡座7,卡座7转动连接有转杆8,转杆8另一端与侧夯环板9一侧可拆卸连接,转杆8纵向滑动插接于活动卡槽10,当抵板12与转杆8抵接时,迫使转杆8转动至侧夯环板9处于水平状态,避免后续与活动卡槽10的纵向滑动出现不必要的干涉。
[0027]压盘4底端中心连接有定位柱5,定位柱5纵向滑动套设有十字卡盘6,十字卡盘6顶端四支均连接有定位螺柱11,抵板12远离封闭板15的一端纵向套设于定位螺柱11,定位螺柱11可以固定多个抵板12在十字卡盘6上的位置,进而固定管夯柱13一端的位置。
[0028]压盘4顶端中心连接有缓冲连接座16,缓冲连接座16顶端中心连接有冲击柱17,夯管1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管盖3,冲击柱17纵向滑动穿设于管盖3,缓冲连接座16与管盖3之间设置有弹簧18,且弹簧18套设于冲击柱17,当外部作用力作用在冲击柱17上时,冲击柱17与管盖3之间纵向滑动来带动压盘4在夯管1内纵向向下滑动,进而带动侧夯环板9沿活动卡槽10纵向滑动并带动管夯柱13进一步插入地基中。
[0029]管夯柱13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管夯头14,管夯头14采用锥形设计,可以有利于管夯柱13开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均为开放端的夯管(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夯管(1)底端的管头(2),所述夯管(1)内部纵向滑动设置有压盘(4),所述压盘(4)底端转动连接有多个侧夯环板(9),所述管头(2)纵向滑动穿设有多个管夯柱(13),所述管夯柱(13)顶端连接有抵板(12),所述抵板(12)顶端与侧夯环板(9)底端平行抵接,所述抵板(12)靠近夯管(1)内周侧壁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封闭板(15);所述夯管(1)薄壁开设有多个活动卡槽(10),所述封闭板(15)与活动卡槽(10)纵向长度一致,所述侧夯环板(9)纵向滑动插接于活动卡槽(10),当所述夯管(1)自上而下插入软土地基时,所述管夯柱(13)相对于夯管(1)纵向向上滑动至抵板(12)与侧夯环板(9)底端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4)底端连接有多个卡座(7),所述卡座(7)转动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另一端与侧夯环板(9)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杆(8)纵向滑动插接于活动卡槽(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用管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4)底端中心连接有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昌朱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烨豪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