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原祐子专利>正文

易于与信号源及音圈结合的导线弹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38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7
一种易于与信号源及音圈结合的导线弹波,包括一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于与信号源及音圈结合的导线弹波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波,尤其涉及一种易于与信号源及音圈结合的导线弹波


技术介绍

[0002]在动圈式喇叭中,导线负责将功率交流电传送至音圈,弹波负责保持音圈在磁铁的铁心的间隙中的正确位置,确保音圈在受力时沿着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导线固定在弹波的本体上,本体可支撑导线,提升导线的耐疲劳性而不易断裂

[0003]一般来说,导线包括圆形的导线和扁平状的导线

圆形的导线由多条金属纱线混捻而成

扁平状的导线由多条金属纱线编织而成

[0004]然而,导线的末端是散开状的,不易利用点胶的方式结合在信号源的接触点与音圈的线圈

[0005]再者,胶体容易老化而丧失粘性,导致导线的末端容易散开,进而与信号源的接触点以及音圈的线圈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弹波,焊锡部能够导线的末端散开且结合在信号源与音圈

[0007]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与信号源及音圈结合的导线弹波,包括一本体

至少一条导线以及多个焊锡部

该本体包括多个波浪部及一中心孔,各该波浪部包括一波峰及一波谷

该至少一条导线设置在该等波浪部上,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配置于该本体的外侧,该第二端配置于该中心孔

该等焊锡部分别焊锡形成在该至少一条导线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线弹波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粘着层,该至少一粘着层将该至少一条导线固定在该等波浪部上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粘着层从该本体的一外周缘通过该等波浪部直线延伸至该本体的一内周缘,且该至少一条导线的一长度方向平行于该至少一粘着层的一长度方向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线弹波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条缝线,该至少一条缝线将该至少一条导线固定在该等波浪部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条缝线从该本体的一外周缘通过该等波浪部延伸至该本体的一内周缘,从该至少一条导线的一侧至另一侧连续反复跨越该至少一条导线,且在该等波浪部上形成多个缝点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条导线编织入该等波浪部中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本体包括多条经纱与多条纬纱,该等经纱与该至少一条导线间隔设置,该等经纱与该至少一条导线直线延伸且互相平行,该等纬纱间隔设置且交织于该等经纱与该至少一条导线,该等纬纱直线延伸且垂直于该等经纱与该至少一条导线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本体包括多条经纱与多条纬纱,该等经纱间隔设置且直线延伸,该等纬纱与该至少一条导线间隔设置且交织于该等经纱,该等纬纱与该至少一条导线直线延伸且互相平行且垂直于该等经纱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本体包括一第一片体及一第二片体,该第一片体与包括多个波浪部及一中心孔,该第二片体包括多个波浪部及一中心孔,该第一片体的该等波浪部与该第二片体的该等波浪部共同形成该本体的该等波浪部,该第一片体的该中心孔与该第二片体的该中心孔共同形成该本体的该中心孔,该第一片体的该等波浪部与该第二片体的该等波浪部共同夹住该至少一条导线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条导线由多条金属纱线混捻而成且横截面为圆形或由多条金属纱线编织而成且横截面为扁平状

[0017]本技术的功效在于,焊锡部能够防止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散开且直接结合在信号源的接触点与音圈的线圈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导线弹波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图2是喇叭安装有本技术的导线弹波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导线弹波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导线弹波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导线弹波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的导线弹波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4]图7是本技术的导线弹波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5]图8是本技术的导线弹波的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6]图9是本技术的导线弹波的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7]图
10
是本技术的导线弹波的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8]图
11
是本技术的导线弹波的第十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1A,1B,1C,1D,1E,1F,1H,1I:
导线弹波
[0031]10,10A:
本体
[0032]101:
经纱
[0033]102:
纬纱
[0034]11:
波浪部
[0035]111:
波峰
[0036]112:
波谷
[0037]12:
中心孔
[0038]13:
外周缘
[0039]14:
内周缘
[0040]15:
第一片体
[0041]16:
第二片体
[0042]20,20A:
导线
[0043]21,21A:
金属纱线
[0044]30:
焊锡部
[0045]40:
粘着层
[0046]50:
缝线
[0047]51:
缝点
[0048]100:
喇叭
[0049]110:
音圈
[0050]120:
信号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以下配合附图及元件符号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俾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0052]图1是本技术的导线弹波1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与信号源及音圈结合的导线弹波1,包括一本体
10、
四条导线
20
以及八个焊锡部
30。
本体
10
包括多个波浪部
11
及一中心孔
12
,各波浪部
11
包括一波峰
111
及一波谷
112。
各导线
20
设置在该等波浪部
11
上,且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易于与信号源及音圈结合的导线弹波,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包括多个波浪部及中心孔,各所述波浪部包括波峰及波谷;至少一条导线,设置在所述多个波浪部上,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配置于所述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端配置于所述中心孔;以及多个焊锡部,分别焊锡形成在所述至少一条导线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弹波,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粘着层,所述至少一粘着层将所述至少一条导线固定在所述多个波浪部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弹波,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粘着层从所述本体的一外周缘通过所述多个波浪部直线延伸至所述本体的内周缘,且所述至少一条导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至少一粘着层的长度方向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弹波,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条缝线,所述至少一条缝线将所述至少一条导线固定在所述多个波浪部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弹波,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缝线从所述本体的外周缘通过所述多个波浪部延伸至所述本体的内周缘,从所述至少一条导线的一侧至另一侧连续反复跨越所述至少一条导线,且在所述多个波浪部上形成多个缝点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弹波,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导线编织入所述多个波浪部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原祐子
申请(专利权)人:大原祐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