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99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inux系统内核日志保存方法、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Linux
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
Linux
系统内核日志保存方法

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
Linux
系统的内核日志保存方法的核心过程为:在
Linux
内核中实现了一个循环缓冲区:
__log_buf
,当生产者将消息存入该循环缓冲区时,
log
服务模块作为消费者可以从循环缓冲区
__log_buf
中读取该消息,
/dev/kmsg
实现了一个字符设备供用户进程读取
。klogd
通过系统调用读取缓冲区信息存储为文件,或者通过注册
console
,将循环缓冲区
__log_buf
中的新增消息输出到终端
。kmsg_dump
接口给
mtdoops
使用,
mtdoopsr/>用于在系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Linux
系统内核日志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内核循环缓冲区的物理地址及信息长度;将所述内核循环缓冲区的物理地址及信息长度保存为日志配置文件,并将所述日志配置文件保存在预设分区内;当系统故障后,对系统进行热复位;通过
bootloader
工具,挂载所述预设分区中的日志配置文件;根据读取的日志配置文件中的循环缓冲区信息,读取对应的信息并存储为日志文件;在系统进入到正常运行状态后,读取所述日志文件并显示给用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Linux
系统内核日志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内核循环缓冲区的物理地址及信息长度,具体包括:通过内核全局变量,定义一个
__log_buf
作为循环缓冲区;通过
CONFIG_LOG_BUF_SHIFT
参数定义所述循环缓冲区的信息长度;其中,
1<<CONFIG_LOG_BUF_SHIFT
;在内核编译后,查看
vmlinux
符号表,获取所述循环缓冲区
__log_buf
所在的物理地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Linux
系统内核日志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内核循环缓冲区的物理地址及信息长度保存为日志配置文件,并将所述日志配置文件保存在预设分区内,具体包括:在
Linux
系统编译完成后,将所述内核循环缓冲区
__log_buf
物理地址及信息长度保存为日志配置文件;将所述日志配置文件保存在支持
bootloader
工具挂载和读取的预设分区内;制作所述
Linux
系统的镜像并进行烧写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Linux
系统内核日志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系统故障后,对系统进行热复位,具体包括:在
Linux
系统运行过程中,若出现系统故障,则通过热复位方式,对所述
Linux
系统进行热复位;其中,所述热复位方式至少包括看门狗复位以及
reset
按键复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Linux
系统内核日志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
bootloader
工具,挂载所述预设分区中的日志配置文件,具体包括:热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志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