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液配置釜及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787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解液配置釜及工作方法,涉及电解液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液配置釜及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液加工
,具体为一种电解液配置釜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解液的配制过程时间长,采用目前的
5T
釜生产
5T
电解液的时间需要
12

14
小时,导致电解液生产成本高

生产效率低,电解液的配制时间长主要是加锂盐(如六氟磷酸锂)的时间过长,因为锂盐加入到溶剂过程中会发生放热现象,同时由于锂盐本身对热不稳定,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会分解,产生
HF
,使电解液的酸值过高,从而影响电解液在电池中的应用

[0003]现在普遍采用的加料方式是固体锂盐从加料口逐步投放加料,反应釜(配置釜)外壁采用低温冷却液进行冷却,但是这种方式仍存在如下缺陷:
1、
锂盐投放时聚拢在一起与配置液接触,非常容易导致局部过热的现象,导致锂盐的分解,影响产品品质;
2、
而电解液配置时反应热量是随着锂盐的逐步投放逐渐升高,且全部投放后搅拌过程中温度会逐渐下降,而现有的冷却液冷却反应釜时均按照最大冷却效果进行,冷却液的流速在反应全过程不改变,非常浪费能源,不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3、
目前常见的反应釜在搅拌时仅仅通过内部的搅拌结构对配置液进行搅拌,搅拌方式过于单一,使锂盐和配置液充分混合需要很长的搅拌时间;为了提高电解液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电解液的成本,需要重新开发一种电解液配置釜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液配置釜及工作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电解液配置釜工作时锂盐投放时聚拢在一起与配置液接触,非常容易导致局部过热的现象,导致锂盐的分解,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以及冷却结构不够节能

锂盐和配置液混合时间长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解液配置釜,包括底座

氮气通入装置

釜罐

总控制器以及冷却液提供装置,所述釜罐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壁,所述釜罐下端贯穿底座上壁并延伸至底座内部,所述釜罐由呈内外设置的内壳

外壳组成,所述内壳

外壳之间设置有冷却腔,所述釜罐外壁且靠近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隔热夹套,所述隔热夹套圆周侧壁固定连接有供冷却液进入的冷却水进水主管,所述釜罐外壁且靠近底座上壁处固定连接有冷却水出水管,所述冷却水出水管与冷却腔贯通,所述冷却水出水管远离外壳的一端

冷却水进水主管远离隔热夹套的一端均与冷却液提供装置连接,所述隔热夹套内部设置有用于分配冷却水的分配结构,所述冷却水出水管

冷却水进水主管上设置
有用检测冷却水温度的温度检测结构,所述冷却水进水主管外壁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冷却水流速的电磁阀,所述釜罐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上壁且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侧壁设置有用于投放锂盐的进料结构,所述支撑管上还设置有将进料结构投放的锂盐进行打散的分散结构,所述上盖上壁且位于支撑管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配置液进入的进液管,所述釜罐下壁且居中位置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朝向釜罐的一端贯穿釜罐下壁并伸入至釜罐内部,所述搅拌轴位于釜罐内部的一端外壁设置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轴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轴旋转的驱动结构,所述搅拌轴与釜罐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釜罐内液体循环的循环结构,所述釜罐下壁且位于搅拌轴前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成品排出的成品排出管,所述成品排出管外壁设置有取样口

[0006]优选的,所述分配结构包括分流器

四组冷却水进水分管以及接头,所述冷却水进水主管朝向隔热夹套的一端贯穿隔热夹套侧壁并伸入至隔热夹套内部,所述分流器进口端与冷却水进水主管伸入隔热夹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四组所述接头均与外壳轴心为中心呈圆周等分分布在外壳圆周外壁,四组所述接头均位于隔热夹套内侧,四组所述冷却水进水分管分别固定连接在四组所述接头远离外壳的一端,四组所述冷却水进水分管远离接头的一端均与分流器出口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结构包括两组温度传感器,两组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固定连接在冷却水出水管和冷却水进水主管外壁

[0008]优选的,所述进料结构包括进料斗

第二电机,所述进料斗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支撑管侧壁,所述连接管呈倾斜状固定连接在支撑管侧壁且呈倾斜状,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进料斗上壁,所述第二电机伸出轴贯穿进料斗上壁并伸入至进料斗内部,所述第二电机伸出轴端部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进料螺杆

[0009]优选的,所述分散结构包括第一电机

转轴

聚拢罩以及多组叶片,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管上壁,所述第一电机伸出轴贯穿支撑管上壁并伸入至支撑管内部,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伸出轴端,多组所述叶片均以转轴轴心为圆心呈圆周等分状固定连接在转轴外壁且位于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多组所述叶片长度不相等,所述支撑管朝向上盖的一端贯穿上盖并伸入至上盖内部,所述聚拢罩固定连接在支撑管伸入到上盖内部的一端,所述聚拢罩为上口大下口小的倒锥台型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三组搅拌杆,三组所述搅拌杆按上下分布依次固定连接在搅拌轴位于釜罐内部的一端外壁,三组所述搅拌杆俯视投影下不重合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架

第三电机以及两组齿轮,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底座内侧后壁,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壁,两组所述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电机伸出轴外壁和搅拌轴外壁且两组齿轮相互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循环结构包括水泵

循环管

抽液管以及喷头,所述搅拌轴内部设置有呈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循环管通过转动密封结构转动连接在搅拌轴下端,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循环管远离搅拌轴的一端,所述抽液管固定连接在釜罐外壁且靠近底座上壁位置,所述抽液管贯穿釜罐并伸入至釜罐内部,所述抽液管位于釜罐内部的一端靠近釜罐内侧下壁,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循环管远离搅拌轴的一端与抽液管远离釜罐的一端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喷头螺纹连接在搅拌轴位于釜罐内部的端头,所述喷头内壁设置有多组与搅拌轴内部通孔贯通的喷水孔,多组所述喷水孔喷水方向正视投影下呈扇形分布

[0014]一种电解液配置釜的工作方法,使用上述电解液配置釜进行配置,所述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经过计量的配置液经过进液管泵入釜罐,启动水泵,通过抽液管将釜罐管底的配置液抽取到搅拌轴中的通孔内,并通过搅拌轴顶部喷头中的喷水孔喷向釜罐内侧壁;
S2、
启动第三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解液配置釜及工作方法,包括底座(1)

氮气通入装置

釜罐

总控制器以及冷却液提供装置,所述釜罐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壁,所述釜罐下端贯穿底座(1)上壁并延伸至底座(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罐由呈内外设置的内壳(
16


外壳(2)组成,所述内壳(
16


外壳(2)之间设置有冷却腔,所述釜罐外壁且靠近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隔热夹套(3),所述隔热夹套(3)圆周侧壁固定连接有供冷却液进入的冷却水进水主管(
10
),所述釜罐外壁且靠近底座(1)上壁处固定连接有冷却水出水管(
13
),所述冷却水出水管(
13
)与冷却腔贯通,所述冷却水出水管(
13
)远离外壳(2)的一端

冷却水进水主管(
10
)远离隔热夹套(3)的一端均与冷却液提供装置连接,所述隔热夹套(3)内部设置有用于分配冷却水的分配结构,所述冷却水出水管(
13


冷却水进水主管(
10
)上设置有用检测冷却水温度的温度检测结构,所述冷却水进水主管(
10
)外壁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冷却水流速的电磁阀(
11
),所述釜罐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盖(4),所述上盖(4)上壁且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管(5),所述支撑管(5)侧壁设置有用于投放锂盐的进料结构,所述支撑管(5)上还设置有将进料结构投放的锂盐进行打散的分散结构,所述上盖(4)上壁且位于支撑管(5)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配置液进入的进液管(9),所述釜罐下壁且居中位置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搅拌轴(
28
),所述搅拌轴(
28
)朝向釜罐的一端贯穿釜罐下壁并伸入至釜罐内部,所述搅拌轴(
28
)位于釜罐内部的一端外壁设置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轴(
28
)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轴(
28
)旋转的驱动结构,所述搅拌轴(
28
)与釜罐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釜罐内液体循环的循环结构,所述釜罐下壁且位于搅拌轴(
28
)前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成品排出的成品排出管(
14
),所述成品排出管(
14
)外壁设置有取样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配置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包括分流器(
18


四组冷却水进水分管(
19
)以及接头(
17
),所述冷却水进水主管(
10
)朝向隔热夹套(3)的一端贯穿隔热夹套(3)侧壁并伸入至隔热夹套(3)内部,所述分流器(
18
)进口端与冷却水进水主管(
10
)伸入隔热夹套(3)的一端固定连接,四组所述接头(
17
)均与外壳(2)轴心为中心呈圆周等分分布在外壳(2)圆周外壁,四组所述接头(
17
)均位于隔热夹套(3)内侧,四组所述冷却水进水分管(
19
)分别固定连接在四组所述接头(
17
)远离外壳(2)的一端,四组所述冷却水进水分管(
19
)远离接头(
17
)的一端均与分流器(
18
)出口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解液配置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结构包括两组温度传感器(
12
),两组所述温度传感器(
12
)分别固定连接在冷却水出水管(
13
)和冷却水进水主管(
10
)外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解液配置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结构包括进料斗(7)

第二电机(8),所述进料斗(7)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支撑管(5)侧壁,所述连接管呈倾斜状固定连接在支撑管(5)侧壁且呈倾斜状,所述第二电机(8)固定连接在进料斗(7)上壁,所述第二电机(8)伸出轴贯穿进料斗(7)上壁并伸入至进料斗(7)内部,所述第二电机(8)伸出轴端部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进料螺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解液配置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结构包括第一电机(6)

转轴(
21


聚拢罩(
20
)以及多组叶片(
22
),所述第一电机(6)固定连接在支撑管(5)上壁,所述第一电机(6)伸出轴贯穿支撑管(5)上壁并伸入至支撑管(5)内部,所述转轴(
21
)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6)伸出轴端,多组所述叶片(
22
)均以转轴(
21
)轴心为圆心呈圆周等分状固定连接在转轴(
21
)外壁且位于远离第一电机(6)的一端,多组所述叶片(
22
)长度不相
等,所述支撑管(5)朝向上盖(4)的一端贯穿上盖(4)并伸入至上盖(4)内部,所述聚拢罩(
20
)固定连接在支撑管(5)伸入到上盖(4)内部的一端,所述聚拢罩(
20
)为上口大下口小的倒锥台型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永志龚继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