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液科的血液采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114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血液采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液科的血液采集设备,包括采集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血液科的血液采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血液采集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血液科的血液采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血液科是内科的一个分支主要治疗造血系统的问题,血液科,又称血液内科,是内科学的分支,主要治疗造血系统疾病,即血液病,医院里血液科,医护人员采血时通常需要多管同时进行采血作业,然后分别送到不同的化验室进行检测

[0003]目前现有的血液采集设备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现有的对多组采血管进行采血时,需要一位医护人员完成扎针

采集

换管的作业,这样的方式难度系数较大,并且在换管集血时远离针头的一端会从采集后的集血筒拔出,然后插入到新的集血筒上,大大的增加了的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且采血管管壁会暴漏的空气中,难免的不会受到污染,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减轻采血医护人员工作难度,缩减采血步骤,且可以避免采血管内壁暴漏在空气中的血液采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方案提供了一种能够减轻采血医护人员工作难度,缩减采血步骤,且可以避免采血管内壁暴漏在空气中的用于血液科的血液采集设备

[0005]本方案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用于血液科的血液采集设备,包括采集框

底板

血液串联型集血机构和自负压塞动抽取机构,所述底板对称设于采集框两端,所述血液串联型集血机构设于采集框上,所述自负压塞动抽取机构设于血液串联型集血机构的一侧,所述血液串联型集血机构包括外筒保温机构

内筒集液机构和多管连接机构,所述外筒保温机构设于采集框两端,所述内筒集液机构设于外筒保温机构之间,所述多管连接机构设于外筒保温机构远离自负压塞动抽取机构的一端

[0006]作为本案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外筒保温机构包括抽液架

抽气架

抽液套筒

抽气套筒

固位弹簧

环形板

透明壳体

刻度标

安放口

进气口

保温层

热电制冷片和蓄电池,所述抽液架设于采集框的一端,所述抽气架设于采集框远离抽液架的一端,多组所述抽液套筒设于抽液架上,多组所述抽气套筒设于抽气架上,所述固位弹簧分别设于抽液套筒和抽气套筒侧壁,所述环形板设于固位弹簧远离抽液套筒和抽气套筒的一侧,所述环形板相对设置,所述透明壳体滑动设于环形板之间,所述刻度标设于透明壳体侧壁,所述安放口设于透明壳体靠近抽液套筒的一侧,所述进气口设于透明壳体靠近抽气套筒的一侧,所述热电制冷片对称设于透明壳体两端,热电制冷片贯穿设于透明壳体侧壁,热电制冷片制冷端设于透明壳体内部,所述蓄电池设于热电制冷片之间的透明壳体外侧,所述保温层设于刻度标

热电制冷片和蓄电池外侧的透明壳体侧壁;所述内筒集液机构包括集液筒

气流连通管

液体单向连通阀

顶格弹簧和活塞板,所述集液筒卡合设于透明壳体内部,所述气流连通管贯穿进气口连通设于集液筒侧壁,所述液体单向连通阀贯穿安放口连通设于集液
筒侧壁,所述顶格弹簧设于集液筒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内壁,所述活塞板设于顶格弹簧远离进气口的一侧,活塞板滑动设于集液筒内壁;所述多管连接机构包括卡接头

串联管和针头,所述卡接头卡合设于抽液套筒内部的液体单向连通阀上,所述串联管连通设于卡接头远离抽液套筒的一侧,所述针头连通设于串联管远离卡接头的一侧

[0007]使用时,初始状态下,透明壳体位于环形板之间,拨动环形板,环形板通过固位弹簧形变沿透明壳体分别向两侧移动,环形板相背运动,抓取透明壳体的两端,将透明壳体从环形板之间拿出,新的集液筒卡合放入到透明壳体内部,集液筒带动气流连通管插入的进气口内部,液体单向连通阀位于安放口内部,再次拨动环形板,环形板通过固位弹簧相变相背运动,环形板之间的间距增大,将透明壳体放入到环形板之间,固位弹簧形变复位带动环形板套设在透明壳体外侧,新的卡接头带动串联管和针头插入到液体单向连通阀外侧,针头刺入到被采集者的血管内部,血液沿串联管和卡接头进入到集液筒内部,热电制冷片制冷端对透明壳体内部的制冷降温,便于集液筒更好的对采集的血液进行存储

[0008]优选地,所述自负压塞动抽取机构包括单向抽气阀

气囊管

负压气囊和单向排气阀,所述单向抽气阀设于抽气套筒内部,所述气囊管连通设于单向抽气阀远离抽气套筒的一侧,所述负压气囊连通设于气囊管远离单向抽气阀的一侧,所述单向排气阀连通设于负压气囊远离气囊管的一侧

[0009]使用时,顶格弹簧为伸长设置,活塞板与集液筒靠近液体单向连通阀一端的内壁贴合,气流连通管连通插入到单向抽气阀内部,按压负压气囊,负压气囊内部气体从单向排气阀排出,负压气囊形变复位回弹通过单向抽气阀抽取活塞板一端的集液筒内部的气体,负压气囊内部气体排出后呈负压状态,此时,集液筒内部的气压大于负压气囊内部的气压,再者,负压气囊通过回弹抽力抽取集液筒内部的气体,活塞板通过顶格弹簧形变沿集液筒内壁向气流连通管的一端滑动,被采集者的血液被抽入到集液筒内部存储,活塞板沿集液筒内部滑动时,通过刻度标观察活塞板的抽取量,当有一管集液筒内部的血液抽取到医护人员所要的量后,停止按压达标集液筒一侧的负压气囊,通过调整对负压气囊的按压力度,来控制集液筒内部抽入的血量,从而同步的完成对被采集者的多管采集作业

[0010]其中,所述热电制冷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热电制冷片的型号为
TEC1

04904。
[0011]采用上述结构本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采用同步串联的方式,能够克服传统的需要频繁的更换集液筒,来对被采集者血液进行采集,通过设置的负压气囊,能够控制对血液的采集力度,医院内部的不同化验室所需要的待检测血液的血量不同,因此,能够通过对负压气囊按压力度的调整,从而控制进入到集液筒内部的血液量,同时,通过设置的热电制冷片和蓄电池,能够对采集的血液进行冷藏存储,维持血液各成分的活力与功能,以便于保证采集者血液的化验数据的精准度,按压负压气囊,负压气囊内部气体从单向排气阀排出,负压气囊形变复位回弹通过单向抽气阀抽取活塞板一端的集液筒内部的气体,负压气囊内部气体排出后呈负压状态,此时,集液筒内部的气压大于负压气囊内部的气压,再者,负压气囊通过回弹抽力抽取集液筒内部的气体,活塞板通过顶格弹簧形变沿集液筒内壁向气流连通管的一端滑动,被采集者的血液被抽入到集液筒内部存储,活塞板沿集液筒内部滑动时,通过刻度标观察活塞板的抽取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血液科的血液采集设备,包括采集框(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血液串联型集血机构(3)和自负压塞动抽取机构(
26
),所述底板(2)对称设于采集框(1)两端,所述血液串联型集血机构(3)设于采集框(1)上,所述自负压塞动抽取机构(
26
)设于血液串联型集血机构(3)的一侧,所述血液串联型集血机构(3)包括外筒保温机构(4)

内筒集液机构(
16
)和多管连接机构(
22
),所述外筒保温机构(4)设于采集框(1)两端,所述内筒集液机构(
16
)设于外筒保温机构(4)之间,所述多管连接机构(
22
)设于外筒保温机构(4)远离自负压塞动抽取机构(
26
)的一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科的血液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保温机构(4)包括抽液架(5)

抽气架(6)

抽液套筒(7)

抽气套筒(8)

固位弹簧(9)

环形板(
10


透明壳体(
11


刻度标(
12


安放口(
13


进气口(
14


保温层(
15


热电制冷片(
31
)和蓄电池(
32
),所述抽液架(5)设于采集框(1)的一端,所述抽气架(6)设于采集框(1)远离抽液架(5)的一端,多组所述抽液套筒(7)设于抽液架(5)上,多组所述抽气套筒(8)设于抽气架(6)上,所述固位弹簧(9)分别设于抽液套筒(7)和抽气套筒(8)侧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科的血液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
10
)设于固位弹簧(9)远离抽液套筒(7)和抽气套筒(8)的一侧,所述环形板(
10
)相对设置,所述透明壳体(
11
)滑动设于环形板(
10
)之间,所述刻度标(
12
)设于透明壳体(
11
)侧壁,所述安放口(
13
)设于透明壳体(
11
)靠近抽液套筒(7)的一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科的血液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
14
)设于透明壳体(
11
)靠近抽气套筒(8)的一侧,所述热电制冷片(
31
)对称设于透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友欢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