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03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

工业化的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彰显

其中,控制氮磷超标排放导致的水体污染,是水环境治理的重点问题

目前,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生物法处理污水

与物理化学法相比,生物法具有处理费用低

避免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等优点

[0003]传统的生物法脱氮除磷一般采用硝化

反硝化

厌氧释磷

好氧过量吸磷技术

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
PAOs
)摄取大量的原水有机物贮存为聚
β

羟基丁酸盐(
PHB
),同时将体内聚磷酸盐分解产生的磷释放至体外

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利用体内 PHB
分解所释放的能量过量摄取污水中的磷,并在体内合成聚磷酸盐

最终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实现生物除磷

同样在好氧条件下,硝化细菌可以氧气为电子受体氧化氨氮为硝酸盐氮

随后,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下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污水中氮污染物的去除

现有研究表明,传统的生物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面临着诸多难题:1)城镇污水 C/N 比普遍较低,而生物脱氮

除磷同时需要大量的碳源,两者存在激烈的碳源竞争,仅依靠原水中的碳源,将导致 95% 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难以长期稳定达标,且面临曝气能耗高

化学药剂成本高

污泥产量和处置费用高等问题;2)脱氮除磷功能菌生长代谢方式不同,世代周期差异较大,存在污泥龄矛盾,不利于自养菌的持留和富集;3)脱氮除磷两类功能菌对溶解氧的要求存在竞争和差异,导致工艺运营调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

本专利技术通过配水

反应区反应

通过堰板将处理后的污水均匀收集

用于反冲污水;出水等步骤

出水水质稳定,污泥产量少并易于处理,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量少,大大降低系统反冲洗强度和频率,而且碳排放少,绿色环保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 配水区:采用长柄滤头保证配水的均匀;
B
:反应区:包括承托层

自氧反硝化层和静水层;
C
:收集区通过堰板将处理后的污水均匀收集,避免水短路;
D
:污水收集后进入中间水池,用于反冲污水;
E
:反冲洗采用汽

水联合反冲洗;
F
:反冲汽水经简单沉淀后,渣排出,浓液进入污水进水端;
G
:出水

[0007]优选的,在步骤(
A
)中,所述配水区的水质标准为:
COD

280~320mg/L

TN 47~49mg/L

TP 7~9mg/L

DO 0.28~0.3mg/L

pH 7~7.2。
优选的,在步骤(
B
)中,还包括:在所述自氧反硝化层投放自氧反硝化微生物,使其在自氧反硝化填料面均匀成长

进一步优选的,反应区的进水量
0.5~0.7m3/L
;停留
10~16h。
优选的,在步骤(
F
)中,所述气水联合冲洗为:气冲洗强度
14

18L/

m2·
s
),水冲洗强度5‑
7L/

m2·
s
),持续时间4‑
8min。
优选的,所述自氧反硝化微生物驯化方法为:1)接种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含水率不大于
98%
,接种活性污泥量不大于生物选择区或生物反应区的池体体积的
1/3
;2)接种微生物菌种,接种比例不大于活性污泥体积的
3%
;3)生物选择区或生物反应区进满水后,连续曝气
12

24h
,然后沉淀,排出上清液,重复进水

曝气

沉淀

排液的过程,持续7天,驯化过程中需连续

均匀曝气,溶解氧控制在2‑
6mg/L

pH
值保持在6‑7;4)第八天起,连续进水,初期只按照设计的污水处理量的
10

30%
进水,每天少量递增,直至达到设计的污水处理量

[000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不需要添加碳源实现
TN
的去除,同时其中的产物
Fe
2+
、Ca
2+

PO
43

反应沉淀去除,同步脱去除
P
;使得污水厂处理污水的成本降低,控制了处理污水的费用;(2)出水水质稳定,污泥产量少并易于处理,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量少,大大降低系统反冲洗强度和频率,而且碳排放少,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0009]图1: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

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

方法和设备

[0011]其中,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自氧反硝化微生物均采用如下的驯化方法为:1)接种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含水率不大于
98%
,接种活性污泥量不大于生物选择区或生物反应区的池体体积的
1/3
;2)接种微生物菌种,接种比例不大于活性污泥体积的
3%
;3)生物选择区或生物反应区进满水后,连续曝气
20h
,然后沉淀,排出上清液,重复进水

曝气

沉淀

排液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配水区:采用长柄滤头保证配水的均匀;
B
:反应区:包括承托层

自氧反硝化层和静水层;
C
:收集区:通过堰板将处理后的污水均匀收集,避免水短路;
D
:污水收集后进入中间水池,用于反冲污水;
E
:反冲洗采用汽

水联合反冲洗;
F
:反冲汽水经简单沉淀后,渣排出,浓液进入污水进水端;
G
:出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A
)中,所述配水区的水质标准为:
COD

280~320mg/L

TN 47~49mg/L

TP 7~9mg/L

DO 0.28~0.3mg/L

pH 7~7.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B
)中,还包括:在所述自氧反硝化层投放自氧反硝化微生物,使其在自氧反硝化填料面均匀成长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低碳氮比废水的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反应区的进水量
0.5~0.7m3/L
;停留
10~16h。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静张晗孙冰叶环勇钟淑欢毛雪慧宋湘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川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