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695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4
本申请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因具备面光源

冷光

节能

响应快

柔性

超轻薄和成本低等优点,量产技术日益成熟

由于
OLED
器件中的有机发光层稳定性差,对水



热都极其敏感,故对有机发光层的封装技术显得尤为关键

且当
OLED
器件为柔性可弯曲屏幕时,由于要经过多次弯折形变,其封装层容易产生裂纹,裂纹会加速有机发光层的老化速度,因此必须通过进行严格封装以实现延长寿命

提高稳定性

[0003]目前常见的封装技术均着重于提高封装层的密闭性提高隔绝水汽的能力,对于已经进入的水汽和氧气多无法应对或者采用吸附类进行固定

由于屏幕在实际使用时的极限环境,如信耐性验证时会采用高湿度的环境,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水汽比氧气侵入的概率更大,同时产生裂纹后如何能进一步减少水汽的继续侵入,成为弯曲屏延迟寿命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使得在所述封装结构产生裂纹后,对经裂纹入侵的水汽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分解消耗掉,进而保障所述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层

光催化层及第二无机层,所述光催化层包括光催化材料及助催化剂,所述光催化材料与所述助催化剂配合用于催化水汽进行分解,所述光催化材料包括石墨相氮化碳颗粒,所述助催化剂包括超分子苝四羧酸

[0006]其中,所述石墨相氮化碳颗粒具有粒径范围
D1,所述粒径范围
D1满足:
100nm≤D1≤10000nm。
[0007]其中,所述超分子苝四羧酸为纳米片,超分子苝四羧酸纳米片具有最大宽度
D2,所述最大宽度
D2满足:
50nm≤D2≤2000nm。
[0008]其中,所述超分子苝四羧酸与所述石墨相氮化碳颗粒的质量比的范围为
0.05
:1至
0.15
:1;
[0009]且在所述光催化层中,所述石墨相氮化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至2%,所述苝四羧酸的质量分数为
0.05
%至
0.3


[0010]其中,所述光催化层还包括多个纳米丝,所述多个纳米丝交错设置,所述石墨相氮化碳颗粒承载于所述纳米丝上,所述超分子苝四羧酸承载于所述纳米丝或石墨相氮化碳颗粒中的至少一个上

[0011]其中,所述纳米丝具有直径范围
D3,所述直径范围
D3满足:
0.5
μ
m≤D3≤1.5
μ
m。
[0012]其中,沿着所述第一无机层及所述光催化层的层叠方向上,所述光催化层具有厚
度范围
H1,且所述厚度范围
H1满足:1μ
m≤H1≤3
μ
m。
[0013]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4]形成第一无机层;
[0015]在所述第一无机层的一侧形成光催化层,所述光催化层包括光催化材料及助催化剂,所述光催化材料与所述助催化剂配合用于催化水汽进行分解,所述光催化材料包括石墨相氮化碳颗粒,所述助催化剂包括超分子苝四羧酸;以及
[0016]在所述光催化层背离所述第一无机层的表面形成第二无机层

[0017]其中,所述光催化层还包括多个纳米丝,所述多个纳米丝交错设置,所述在所述第一无机层的一侧形成光催化层,包括:
[0018]提供光催化材料

助催化剂及纳米丝的前驱液,并混合形成纺丝液;以及
[0019]采用所述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形成所述光催化层

[0020]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0021]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具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用于出射光线;以及
[0022]所述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覆盖所述发光层的出光面,所述第一无机层相较于所述第二无机层更靠近所述发光层

[0023]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及所述显示面板,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并用于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

[00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封装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层

光催化层及第二无机层,所述光催化层包括光催化材料及助催化剂,所述光催化材料与所述助催化剂配合用于催化水汽进行分解,从而在所述封装结构产生裂纹后,对经裂纹入侵的水汽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分解消耗掉,并对分解产物分别进行排出,用于减弱在高湿环境下水汽入侵对显示面板器件的损害,提高显示面板的性能稳定性

且所述光催化材料包括石墨相氮化碳颗粒,所述助催化剂包括超分子苝四羧酸,使得所述封装结构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及耐用性,适用场景更加广泛,并且使得所述光催化层具有高效的催化效率,可以实现对水汽的快速分解,进而保障所述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保持优良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申请对比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催化材料的催化原理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纳米丝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图5中提供的显示面板沿
A

A
线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封装结构在有裂纹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0034]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催化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层

光催化层及第二无机层,所述光催化层包括光催化材料及助催化剂,所述光催化材料与所述助催化剂配合用于催化水汽进行分解,所述光催化材料包括石墨相氮化碳颗粒,所述助催化剂包括超分子苝四羧酸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相氮化碳颗粒具有粒径范围
D1,所述粒径范围
D1满足:
100nm≤D1≤10000nm。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苝四羧酸为纳米片,超分子苝四羧酸纳米片具有最大宽度
D2,所述最大宽度
D2满足:
50nm≤D2≤2000nm。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苝四羧酸与所述石墨相氮化碳颗粒的质量比的范围为
0.05
:1至
0.15
:1;且在所述光催化层中,所述石墨相氮化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至2%,所述苝四羧酸的质量分数为
0.05
%至
0.3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层还包括多个纳米丝,所述多个纳米丝交错设置,所述石墨相氮化碳颗粒承载于所述纳米丝上,所述超分子苝四羧酸承载于所述纳米丝或石墨相氮化碳颗粒中的至少一个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丝具有直径范围
D3,所述直径范围
D3满足: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瑶谢俊烽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