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628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五组主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

基因检测

分子育种
,尤其是一种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稻
(Oryza sativa L.)
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约有一半人食用稻米

褐飞虱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时能够使粮食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褐飞虱是水稻主要的害虫之一,以根茎

叶片为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稻飞虱是华南地区水稻的首要害虫,传播多种病毒病

华南稻区是我国褐飞虱迁入“桥头堡”,也是重要北迁虫源地,华南褐飞虱防控质量对于保障全国粮食安全更具意义

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近十多年来,华南褐飞虱处于偏重发和频发态势,每年造成粮食损失数十亿斤

目前,对褐飞虱的防治严重依赖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造成如农药残留

害虫抗药性和害虫再度猖獗等问题,威胁该区域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0003]水稻抗褐飞虱性状是指水稻对褐飞虱这种害虫的抵抗能力

为了解决褐飞虱对水稻的危害,选育优良抗性水稻品种是根治水稻褐飞虱最经济

环保的方法

研究人员致力于发现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以便运用基因编辑等技术进行精准育种

目前,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位点的研究主要涉及
DNA
测序

关联分析和功能验证等技术

其中,
DNA
测序技术通过对水稻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可以获取大量的遗传信息,包括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如全基因组测序
(WGS)
和全外显子组测序
(WES)
,有助于全面揭示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的遗传基础

关联分析技术:关联分析是研究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大规模水稻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和表型测定,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关联分析,可以发现与水稻抗褐飞虱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功能验证技术:确定候选位点后,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功能验证技术来进一步验证这些位点与水稻抗褐飞虱性状之间的关系

功能验证技术包括基因表达分析

基因编辑和转基因等方法,可以用来确定位点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0004]开发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
SNP
位点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的开发可以提高水稻对虫害的抵抗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益

通过开发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位点,可以挖掘水稻种质资源中的抗虫基因,丰富遗传多样性,提高水稻抗虫能力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编辑等手段,可以快速

精确地将抗褐飞虱相关位点引入商业水稻品种中,加快培育抗褐飞虱的水稻新品种,提高育种效率等

[0005]目前已有很多抗性基因被定位克隆,用于水稻抗褐飞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中,但部分基因抗性贡献率低,不能完全解决水稻褐飞虱病
(
顾凡
,
陈玲
,
陈越
,

.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在物理图谱上的锚定
[J].
江西农业学报
,2020,32(2):8.)。
因此,开发新的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位点,既为深入研究水稻抗褐飞虱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又为水稻抗性品种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开发构建其育种应用性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试剂盒Ⅰ,用于检测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1
,以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MAS
早期进行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的鉴定或辅助鉴定,所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1
的水稻基因组位置为4号染色体
6966347bp
,该处碱基为
g/c
,当基因型为纯合
c
时被测水稻为抗褐飞虱候选植株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该试剂盒至少包含:基因组模板
DNA、dNTP、DNA
聚合酶和
/
或内切酶

扩增引物对
/
组;所述扩增引物对
/
组包括:
OsBhp3SNP1_F1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1

OsBhp3SNP1_F2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2

OsBhp3SNP1_R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3。
[0010]试剂盒Ⅱ,用于检测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2
,以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MAS
早期进行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的鉴定或辅助鉴定,所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2
的水稻基因组位置为4号染色体
6966782bp
,该处碱基为
c/a
,当基因型为纯合
a
时被测水稻为抗褐飞虱候选植株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该试剂盒至少包含:基因组模板
DNA、dNTP、DNA
聚合酶和
/
或内切酶

扩增引物对
/
组;所述扩增引物对
/
组包括:
OsBhp3SNP2_F1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4

OsBhp3SNP2_F2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5

OsBhp3SNP2_R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6。
[0012]试剂盒Ⅲ,用于检测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3
,以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MAS
早期进行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的鉴定或辅助鉴定,所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3
的水稻基因组位置为4号染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试剂盒Ⅰ,用于检测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1
,以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MAS
早期进行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的鉴定或辅助鉴定,所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1
的水稻基因组位置为4号染色体
6966347bp
,该处碱基为
g/c
,当基因型为纯合
c
时被测水稻为抗褐飞虱候选植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Ⅰ,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至少包含:基因组模板
DNA、dNTP、DNA 聚合酶和
/
或内切酶

扩增引物对
/
组;所述扩增引物对
/
组包括:
OsBhp3SNP1_F1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1

OsBhp3SNP1_F2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2

OsBhp3SNP1_R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3。3.
试剂盒Ⅱ,用于检测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2
,以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MAS
早期进行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的鉴定或辅助鉴定,所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2
的水稻基因组位置为4号染色体
6966782bp
,该处碱基为
c/a
,当基因型为纯合
a
时被测水稻为抗褐飞虱候选植株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Ⅱ,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至少包含:基因组模板
DNA、dNTP、DNA 聚合酶和
/
或内切酶

扩增引物对
/
组;所述扩增引物对
/
组包括:
OsBhp3SNP2_F1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4

OsBhp3SNP2_F2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5

OsBhp3SNP2_R
:其核苷酸序列见
SEQ ID NO.6。5.
试剂盒Ⅲ,用于检测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3
,以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MAS
早期进行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的鉴定或辅助鉴定,所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OsBhp3SNP3
的水稻基因组位置为4号染色体
6967118bp
,该处碱基为
t/g
,当基因型为纯合
g
时被测水稻为抗褐飞虱候选植株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盒Ⅲ,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至少包含:基因组模板
DNA、dN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攀王慧杨韦李潜龙郑国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