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纤装置及穿纤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617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纤装置及穿纤方法,属于插芯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固定并带光纤;调整插芯的插接窗口位置,将并带光纤插入插芯的导向槽处;调整插芯与并带光纤相对位置,并使得并带光纤可对应插入插芯的插接通道内;将胶从插芯的天窗点入;将并带光纤穿入插接通道内,并使得并带光纤从插接通道背离插接窗口的一端露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纤装置及穿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插芯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穿纤装置及穿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纤跳线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的器件,它用于将光纤的两个端面进行精密对接,以使得从发现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并使其因接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

[0003]光纤跳线主要由输光线缆及设在输光线缆端部的连接器
(
如插头
)
组成

在光纤跳线的制造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通过人工完成粗切,保证纤头端部齐平,再将纤头穿设弹簧

穿入胶塞内

胶塞穿设完毕后,将光纤定长,去除多余纤头,剩下的纤用于剥纤,剥纤之后人工擦拭光纤表面残留物,手指弹纤测试光纤是否损伤,最后将剥好的光纤插入预点胶的
MT
插芯内

[0004]由于光纤穿设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粗切

定长

剥纤等工序,使得并带纤中各光纤容易出现高度不一致的问题,在穿入
MT
插芯的过程中,光纤容易与
MT
插芯的上下壁抵接,导致穿纤失败,甚至折断光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纤装置及穿纤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穿纤方式中光纤容易与插芯壁面相抵,造成断纤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纤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
固定并带光纤;
[0008]S2、
调整插芯的插接窗口位置,将并带光纤端部插入插芯的导向槽处;
[0009]S3、
调整插芯与并带光纤相对位置,并使得并带光纤可对应插入插芯的插接通道内;
[0010]S4、
将胶从插芯的天窗点入;
[0011]S5、
将并带光纤穿入插接通道内,并使得并带光纤从插接通道背离插接窗口的一端露出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
S2
具体包括:
[0013]S201、
沿第三方向调整插芯或并带光纤位置,使得并带光纤位于插接窗口的顶面与导向槽的台面之间;
[0014]S202、
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带光纤,将并带光纤穿入导向槽的台面上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
S202
之后还包括:沿第二方向移动并带光纤或插芯,使得并带光纤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落于导向槽所在区域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
S3
具体包括:
[0017]S301、
沿第三方向移动插芯,使得并带光纤与导向槽的台面相触;
[0018]S302、
以第二方向为轴摆动插芯,使得并带光纤中各光纤与导向槽的台面均相触;
[0019]S303、
沿第三方向二次移动插芯,使得并带光纤朝向插接通道的一端与导向槽底面留有间隙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芯摆动的角度范围为5°

10
°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
S3
还包括:
[0022]S304、
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带光纤,将并带光纤朝向插接通道穿入;
[0023]S305、
若并带光纤可对应穿入插接通道,将并带光纤沿背离插接通道方向移动,使得并带光纤回到导向槽的原始位置;
[0024]若并带光纤无法穿入插接通道,调整插芯位置直至并带光纤可对应穿入插接通道内,将并带光纤移动至导向槽的原始位置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
S5
中并带光纤沿第一方向在导向槽的原始位置及插接通道导向槽一端之间往复运动多次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S6

[0027]S601、
沿第三方向摆动插芯,使得插芯整体呈水平布置;
[0028]S602、
沿第三方向移动插芯,使得并带光纤沿第一方向呈水平延伸;
[0029]S603、
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带光纤,使得并带光纤上的橡胶塞穿入插接通道内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S7
:打磨并带光纤伸出插接通道的一端,使得并带光纤端部无胶包裹

[0031]本申请还包括一种穿纤装置,其包括:
[0032]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夹持口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口沿第一方向至少部分重合;
[0033]第一位移机构,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相连,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
[0034]第二位移机构,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相连,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持件沿第三方向移动和摆动

[003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位移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底座

滑动部和推动部;
[0036]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滑动部底面呈弧形凸面,所述滑动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推动部与所述滑动部相抵,且所述推动部的推动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

[003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识别机构和点胶机构,所述识别机构和所述点胶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上方,且所述识别结构

所述点胶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件沿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

[0038]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9]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40](1)
本专利技术的穿纤方法,其通过调整插芯与并带光纤的相对位置,通过插芯的导向槽对并带光纤进行限位压接,使得并带光纤整体齐平,避免并带光纤中部分光纤起翘并与插芯的壁面相抵,造成光纤损伤的问题

[0041](2)
本专利技术的穿纤方法,其通过一次调整插芯与并带光纤的竖向位置,使得并带光纤压接在导向槽内,然后带动插芯摆动,并带光纤存在被插芯压弯的趋势,使得并带光纤中
起翘的光纤与其他光纤全部落于导向槽的底面上,最后通过抬升插芯,使得并带光纤端部呈现出与导向槽相切的状态,在推动并带光纤插入插接通道时,并带光纤沿着导向槽的通道滑入插接通道内,提高并带光纤穿入插接通道内的准确度

[0042](3)
本专利技术的穿纤方法,其通过试穿的方式确定并带光纤与插接通道的匹配度之后,将胶从天窗处点入,然后通过反复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穿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固定并带光纤;
S2、
调整插芯的插接窗口位置,将并带光纤插入插芯的导向槽处;
S3、
调整插芯与并带光纤相对位置,并使得并带光纤可对应插入插芯的插接通道内;
S4、
将胶从插芯的天窗点入;
S5、
将并带光纤穿入插接通道内,并使得并带光纤从插接通道背离插接窗口的一端露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2
具体包括:
S201、
沿第三方向调整插芯或并带光纤位置,使得并带光纤位于插接窗口的顶面与导向槽的台面之间;
S202、
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带光纤,将并带光纤穿入导向槽的台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201
之后还包括:沿第二方向移动并带光纤或插芯,使得并带光纤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落于导向槽所在区域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穿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3
具体包括:
S301、
沿第三方向移动插芯,使得并带光纤与导向槽的台面相触;
S302、
以第二方向为轴摆动插芯,使得并带光纤中各光纤与导向槽的台面均相触;
S303、
沿第三方向二次移动插芯,使得并带光纤朝向插接通道的一端与导向槽底面留有间隙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摆动的角度范围为5°

10
°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穿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3
还包括:
S304、
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带光纤,将并带光纤朝向插接通道穿入;
S305、
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戴双平聂光光胡孔学
申请(专利权)人: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