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600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及其控制方法,加工腔设有排液口,排液阀包括阀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食品加工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主要通过设置在食品加工机内腔底部的加工刀组对食品进行切削

粉碎,使食物达到要求的粉碎程度,以便于用户食用

[0003]为了便于用户使用,现有食品加工机还设置了自动清洗系统,在制浆完成后向加工腔内注入清洗水,通过加工刀组件搅打清洗水以对加工腔内壁进行清洗,并在清洗完成后将浆液自动排出

[0004]本申请人在不用手洗的食品加工机研究初期,中国专利
201120527529.0

201420174646.7
中,通过在排浆阀上设置执行件,在接浆杯的杯盖上设置驱动件,该执行件限制排浆阀的启闭,当没有放置接浆杯或接浆杯未放置到位时,排浆阀受到执行件的阻碍作用无法实现出浆,只有当接浆杯放置到位时,接浆杯杯盖上的驱动件驱动执行件动作,从而使得排浆阀不受阻碍,实现正常的排浆,具体通过动阀片相对定阀片转动电机带动齿轮旋转,该齿轮咬合动阀片上的齿槽带动动阀片转动,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动阀片转动,实现定阀片及动阀片的出浆口相对实现出浆;所述定阀片及动阀片上还开设有废水口,该废水口与废水盒连通;当接浆杯未放置或接浆杯未放置到位时,电机驱动齿轮带动动阀片转动至定阀片及动阀片上的废水出水口相对,将豆浆直接排放至废水盒

>[0005]为了解决不用手洗的食品加工机可以实现自动排浆及自动排废水的需求,申请了一件专利号为“CN201620511374.4”,名称为“一种自动清洗的豆浆机”的技术专利

该专利中公开了分体设置的阀芯与排液管由同一转阀电机驱动,其中,排液管通过齿轮组由转阀电机驱动,转阀电机在驱动阀芯转动的同时,排液管也在旋转,且排液管与阀芯在连通与关断间切换,实现排液管转动到排浆位置进行排浆,且转动到排废水位置进行排废水,实现了不用手洗的食品加工机无需人的参与,就能完成自动排浆和自动排废水的操作

[0006]为了进一步的解决排液管未转动到位发生排液,造成消费者烫伤的问题,本申请人持续改进研究,后续又申请了一件专利号为“CN201810006500.4”,名称为“一种食品加工机”的专利技术专利

在该专利中,本申请人认为排液管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排液现象是一种低可靠性的表现,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基于此,本申请人在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排液阀,该排液阀的动阀片与排液管相互独立设置,且动阀片与排液管通过驱动装置实现不同时转动,可以实现排液管转动到预定位置后,动阀片再转动至阀门开启状态,实现排液管到达确定的位置后排浆或者排废水,该专利的食品加工机充分考虑了人机操作的逻辑性,防止消费者烫伤,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但是,该专利实现的结构复杂

[0007]中国专利
CN202220584436.6
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的食品加工机,该专利中,阀体和出浆嘴通过双层的输出齿轮传动连接,通过上下两层双输出结构实现单动力双方向输出

但是仍需要通过较为复杂的传动方式实现出浆嘴的位置切换

[0008]现有食品加工机在排液阀结构较为复杂,阀芯转动设置在阀壳内部,阀芯底部设有出浆嘴,出浆嘴与阀芯之间还设有离合结构,通过离合结构能够实现阀芯和出浆嘴的同步转动和相对转动,在离合结构啮合状态下,阀芯和出浆嘴同步转动,出浆嘴受到干涉时,离合结构起作用并使阀芯和出浆嘴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出浆嘴在排浆位置和排废位置时,通过阀芯的转动实现通断状态切换

上述结构需要较高的控制精度,结构复杂,故障率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食品加工机因阀相关结构复杂的问题,对于排液管转动的阀芯或阀片结构,排液管和阀芯或阀片之间设置离合结构或传动结构,以及加工腔开设多个排液口的方案,以便通过开口和排液口的相对位置变化,实现排浆和排废的切换,优化排液结构不易清洗的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

加工杯组件

接浆腔

接废腔和排液阀,所述加工杯组件设有用于制浆的加工腔,所述加工腔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阀包括阀壳

阀芯和驱动装置,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壳,并能够受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以在排浆位

排废位和封闭位之间运动,所述阀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包括在所述阀芯位于排浆位和排废位时,分别与排液口导通配合的第一导通位和第二导通位,所述加工腔能够通过所述开口分别导通所述接浆腔和所述接废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开口运动至第一导通位时,所述加工腔通过所述排液口和所述开口与所述接浆腔连通,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开口至第二导通位时,所述加工腔通过所述排液口和所述开口与所述接废腔连通

[0011]本申请通过设置开口结构的阀芯切换排浆和排废,简化了现有技术中复杂的排液阀离合结构,使排液阀整体的结构更加简单,不易失效,可靠性更高

[0012]作为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开口处于第一导通位和第二导通位中的至少一个位置时,所述开口与所述排液口偏移对位

[0013]本申请将开口设置为在第一导通位和第二导通位时,与排液口形成偏移对位的结构,能够利用偏移对位的结构在排废时增加压强,从而提高清洗效率

[0014]作为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开口处于第一导通位和第二导通位中的至少一个位置时,所述开口和所述排液口中的一个位于另一个的投影范围内

[0015]本申请将开口与排液口设置为在排浆或者排废时的容纳与被容纳关系,从而保证在排浆或者排废时,具有最大的通道截面,提高排液效率

[0016]作为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排液管,排液管与阀芯固定设置,驱动装置驱动阀芯在排浆位和排废位时,排液管分别位于接浆腔和接废腔上方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排液管与阀芯设置离合结构驱动的方式,本申请将排液管和阀芯固定设置,并利用单一的开口结构即能实现排浆和排废的切换,大大简化了排液结构

[0018]作为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芯设有排液通道,所述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液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的口径为
L1
,所述出液
口的口径为
L2

L2

L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

加工杯组件

接浆腔

接废腔和排液阀,所述加工杯组件设有用于制浆的加工腔,所述加工腔设有排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阀包括阀壳

阀芯和驱动装置,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壳,并能够受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以在排浆位

排废位和封闭位之间运动,所述阀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包括在所述阀芯位于排浆位和排废位时,分别与排液口导通配合的第一导通位和第二导通位,所述加工腔能够通过所述开口分别导通所述接浆腔和所述接废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开口运动至第一导通位时,所述加工腔通过所述排液口和所述开口与所述接浆腔连通,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开口至第二导通位时,所述加工腔通过同一所述排液口和所述开口与所述接废腔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处于第一导通位和第二导通位中的至少一个位置时,所述开口与所述排液口偏移对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处于第一导通位和第二导通位中的至少一个位置时,所述开口和所述排液口中的一个位于另一个的投影范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所述阀芯固定设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阀芯在排浆位和排废位时,所述排液管分别位于所述接浆腔和所述接废腔上方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设有排液通道,所述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液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的口径为
L1
,所述出液口的口径为
L2

L2

L1
;或者,所述阀芯设有排液通道,所述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液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连接出液口的排液管,所述排液通道的进液口的口径为
L1
,所述排液管的出口口径为
L3

L3

L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和所述排液口的口径不相等
。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祝汉营薛领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