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溶胶型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996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固溶胶型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水作为溶剂,选用均易溶于水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作为原料,使氧化剂和还原剂达到分子级的均匀分散,在混药均匀性上较研磨干混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产品的燃烧性能和灭火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该法减少了对原料的粉碎过程,提高生产过程的物流速度,实现了高产能,并可较大程度降低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避免了粉尘污染,并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化和环保化,可作为哈龙替代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灭火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我国在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后,制定了国家《哈龙整体淘汰计划》,其中确立了要 在2010年12月31日全面停止哈龙灭火剂(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的生产和使用的大 目标。公安部在2001年8月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哈龙替代品及其替代技术管理的 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推广哈龙替代品的基本原则,规定将气溶胶、细水雾灭火系统等五类 灭火技术列为国家推广使用的哈龙替代技术。气溶胶灭火剂是由氧化剂、还原剂(也称可燃剂)、粘合剂、燃速调节剂等物质构 成的固体混合药剂。在启动电流或热引发下,经过药剂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后生成灭火气 溶胶,这种灭火气溶胶就称为热气溶胶灭火剂。其通过无规则的固体布朗运动迅速弥漫整 个空间以全淹没的方式实施灭火。该灭火剂产品之所以在众多哈龙替代技术中脱颖而出, 因为其具有不破坏臭氧层、灭火效能高(是哈龙产品的4 6倍)、不产生温室效应、产物在 大气中存留时间短、安装维护简单、无毒、综合成本低廉等优点。气溶胶灭火技术作为一种优秀的哈龙替代技术,已经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 重视。目前,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均在积极研发,已有多种产品 问世,并且被应用到船舶、采油、通信、军事、电力等行业。气溶胶灭火技术已被美国环境保 护局(EPA)重要替代物管理署(SNAP)列为重要哈龙替代技术。为了进一步促进和规范 气溶胶灭火技术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海事组织(ΙΜ0)、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美国消防协会(NFPA.)等组织,已经开始制定气溶胶的相关标准。中国、俄罗斯、澳 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气溶胶灭火系统的标准已经颁布。目前,可以检索到的涉及灭火气溶胶产品的已有专利技术如下1、中国专利200710018217,适用于精密电器设备的气溶胶灭火组合物,采用钾盐 氧化剂为5 15%,锶盐氧化剂52 60%,可燃剂为胍类、唑类及其盐15 20%,添加剂 为金属粉类、金属氧化物类碳酸钙、碳酸镁、钾长石和碳粉2 10%,粘合剂为树脂类酚醛 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2 10%。本专利技术灭火组合物可以保证其绝缘电阻> IMΩ至 < 20Μ Ω。2、中国专利200710018219,适用于普通电器设备的气溶胶灭火组合物,采用氧化 剂为钾盐15 20%和锶盐48 52%的混合物,可燃剂为胍类10 25%,添加剂为金属粉 碳粉2 10%,粘合剂为树脂类、纤维素类、酯类、聚合物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3、中国专利200710018218,适用于强电类电器设备的气溶胶灭火组合物,采用氧 化剂钾盐20 35%,锶盐氧化剂30 48%,可燃剂为胍类,添加剂为金属粉类、金属氧化 物类、碳粉类、无机盐,粘合剂为树脂类、纤维素类、酯类、聚合物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4、中国专利02119648. 6,适用于强电器线路的高效无毒无腐蚀气溶胶灭火剂,采 用氧化剂为钾盐和锶盐的混合物,可燃剂为硝酸胍、双氧胺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添加剂为铁、铝金属粉、碳料、氯酸钾、高氯酸钾、铁氰化钾,粘合剂酚醛树脂。5、中国专利00107302. 8,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氧化剂为硝酸钡、硝酸 钾,添加剂为镁、铝金属粉、碳酸氢钠、密胺、偏二酰氮甲胺,粘合剂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6、中国专利200510105449. 5,一种新型气溶胶灭火剂,采用氧化剂为硝酸锶55 70 %,还原燃烧剂为碳5 12 %,发泡剂为双氰胺20 30 %,燃烧调节剂为铁氰化钾、高氯 酸钾0 8%,消毒净化剂为六亚甲基四胺4 12%,粘合剂为酚醛树脂5 15%。7、美国专利01820626,烟火形成气溶胶的灭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包含氧 化剂、压制助剂、和燃烧粘合剂,该燃烧粘合剂由热塑性甲醛-苯酚缩聚物形成,由二羧酸 酯所增塑,并由聚四氟乙烯所增强。制备方法是将悬浮于有机溶剂中的甲醛-苯酚缩聚物 和分散于二羧酸酯中的聚四氟乙烯进行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与氧化剂和压制助剂混合, 随后进行热机械处理。该专利技术能制备具有良好的抗变形强度特性、低灭火浓度的烟火形成 气溶胶的灭火组合物并能调节燃烧速率。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需将灭火剂组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称之为混药。这是灭火 剂生产过程中关键而又具有危险性的工序。混合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灭火剂的灭火效率 和性能。当氧化剂和可燃剂混合成一体,即构成了易燃、易爆的灭火剂,在一定条件下就有 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目前的工艺为保证混合的均勻性,就要求物料的粒度必须足够小。但 是,制造微小颗粒的物料需要较高的生产工艺以及能量消耗,且某些物料易吸潮团聚,又对 生产环境的湿度等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由于小颗粒物料的反应活性变大,在生产 过程中发生意外的几率也较高。与此同时,研磨微小颗粒的物料,造成的粉尘污染也不容忽 视。在已有的中国专利技术中一般采用干混,需对产品或原料进行粉碎。粉碎设备的能源 消耗使产品成本较高,由于进一步减小物料颗粒的直径会导致机械设备投入的急剧攀升, 且粉碎后的微小物料颗粒也对生产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也阻碍了此类产品的升 级换代。中国专利200710018218混药方式,是将所有组分在有机溶剂中配制成悬浮液进行 混合,其混合均勻程度仍依赖于物料的粉碎程度,且其中采用有机溶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成本较高。可燃剂采用胍类容易爆炸,生产环境要求很高,如需严格控制静电累积等。美国 专利01820626由于使用有机溶剂和含有甲醛的化合物,对人体和动物以及自然环境会产 生有害作用。且工艺流程中加入的有机溶剂只起一个分散的作用,组分并没有溶解,因此其 混合效果仍然取决于原始物料颗粒的直径,受机械研磨极限的影响,无法在混合均勻度上 实现更大突破。因此可以看出,如何提高气溶胶制备过程中混合的均勻度已经是制约气溶 胶灭火剂产品品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技术更加合理, 流程较为简单,易于操作,实用安全,不需粉碎,环境友好无污染,混合均勻度高,生产成本 较低的一种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湿法制备方法,以水作为溶剂使氧化剂和 还原剂达到分子级的均勻分散,实现不需粉碎而达到高度均勻混合的目的,得到分子级均 勻混合的固溶胶类产物。高度均勻的混合使灭火剂的燃烧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燃烧速度的调节也更加简单。该法对原料的粒度没有特殊要求,减少了粉碎物料的过程,可以提高生产过程 物流速度,实现高产能,并可较大程度降低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避免了粉尘污染,实现生 产过程的安全化和环保化。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固溶胶型气溶胶灭火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氧化剂35 65 ;还原、可燃剂35 60 ;添加剂0 3 ;水30 50。所述的氧化剂包括硝酸锶、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镁其中一种或者 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还原、可燃剂包括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糖类物质、淀粉类物质、水溶性纤维 等其中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添加剂包括氧化钙,氧化锆、硬脂酸镁、硬脂酸钠、镁粉、铝粉、碳酸钙、碳酸 镁等其中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固溶胶型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配方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氧化剂35~65;还原、可燃剂35~60;添加剂0~3;水30~50。所述的氧化剂包括硝酸锶、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镁其中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还原、可燃剂包括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糖类物质、淀粉类物质、水溶性纤维等其中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添加剂包括氧化钙,氧化锆、硬脂酸镁、硬脂酸钠、镁粉、铝粉、碳酸钙、碳酸镁等其中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庆覃世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国杰斯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