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93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包括敷料主体;所述敷料主体包括胶原蛋白膜层和载药纤维素膜层;所述胶原蛋白膜层的层数为2~4之间,所述载药纤维素膜层的层数为1~3之间,一层载药纤维素膜层对应设置在两层胶原蛋白膜层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
,具体涉及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作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第一道屏障,在防止微生物入侵

保持体内平衡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皮肤伤口极易被微生物感染,导致其愈合延迟,形成慢性难愈合伤口

然而,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适当的环境来加速愈合

伤口表面保持湿润

可渗透和无菌的微环境是伤口闭合的基本条件

因此,使用敷料保护伤口并为伤口愈合提供适宜的环境,对患者皮肤创面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0003]目前,已有多种材料,如棉纱布

海绵

水凝胶以及纳米纤维膜等敷料常用于创面修复或创伤修复

例如,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因其纳米级的纤维构造,高孔隙率,可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以及力学强度与人体皮肤相似等特性,可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理微环境

[0004]但是,申请人研究发现,传统的伤口敷料只是被动地为伤口提供保护屏障,不具备应对复杂创面修复需求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主体;
[0008]所述敷料主体包括胶原蛋白膜层和载药纤维素膜层;
[0009]所述胶原蛋白膜层的层数为2~4之间,所述载药纤维素膜层的层数为1~3之间,一层载药纤维素膜层对应设置在两层胶原蛋白膜层之间

[0010]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1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的,所述载药纤维素膜层含有质量比为1:3的硫酸软骨素和姜黄素,又或者,所述载药纤维素膜层含有阿莫西林

[0011]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2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的,所述敷料主体的位于最外层的胶原蛋白膜层还复合有一聚乳酸纳米纤维膜层

[0012]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3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的,所述聚乳酸纳米纤维膜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0013]纺丝液的制备:将聚乳酸溶解于溶剂中,配成质量分数为9%的纺丝液;所述溶剂为氯仿与丙酮按质量配比
2:1
混合而成;向纺丝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软骨素

质量分数为3%的姜黄素和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
60℃
恒温搅拌
6h
至完全溶解;
[0014]敷料主体的制备:将敷料主体敷设在静电纺丝机的接收辊上,将纺丝液注入计量
泵在静电纺丝机上纺丝铺膜,在室温下进行;将复合有聚乳酸纳米纤维膜层的敷料主体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48h
,去除残留溶剂

[0015]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4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的,所述静电纺丝机的工作参数为纺丝电压
15kV、
推进速度
3mL/h、
接收距离
20cm
和接收辊转速
100r/min。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制备第一方面所述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胶原蛋白修复敷料的敷料主体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0017]按
100ml
乙酸溶液中添加
4g
胶原蛋白的配比,将胶原蛋白溶解于
0.01mol/L
的乙酸溶液中得到胶原蛋白溶液;
[0018]按
100ml
硫酸中添加
7.5g
纤维素的配比,将纤维素浸没在浓度为
30
%的硫酸中,在
60℃
下搅拌
8h
;以冷水稀释反应液,离心洗涤沉淀至中性,超声处理后再次离心,得到上清液即为纤维素水溶液,所述纤维素水溶液
w

1.8
%;按质量比1:3将硫酸软骨素和姜黄素进行混合,向纤维素水溶液中添加质量分数2%的硫酸软骨素和姜黄素的混合物;又或者,向纤维素水溶液中添加质量分数2%的阿莫西林;
[0019]取适量的胶原蛋白溶液投入真空抽滤机中,抽滤得到第一层的胶原蛋白膜层,取适量的纤维素水溶液投入真空抽滤机中,抽滤得到载药纤维素膜层,当胶原蛋白膜层和载药纤维素膜层的层数大于1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即得复合膜材;
[0020]将复合膜材从真空抽滤机的滤膜剥离,在室温下晾干,即得敷料主体

[0021]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1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的,所述胶原蛋白选用酰化胶原蛋白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包括敷料主体;所述敷料主体包括胶原蛋白膜层和载药纤维素膜层;所述胶原蛋白膜层的层数为2~4之间,所述载药纤维素膜层的层数为1~3之间,一层载药纤维素膜层对应设置在两层胶原蛋白膜层之间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胶原蛋白膜层和载药纤维素膜层进行复合,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持水性,用于短期伤口覆盖可有效促进细胞黏附和生长,有利于伤口修复

另一方面,载药纤维素膜层负载的药物,可以在
40h
内缓慢释放,赋予了胶原蛋白敷料释放药物以对伤口进行修复

辅助治疗等,有益于伤口愈合

[0025]再一方面,通过多层构造,协同复合的载药纤维素膜层,有效解决胶原蛋白敷料的力学强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产品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透明且兼具良好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0

胶原蛋白膜层;
[0030]20

载药纤维素膜层;
[0031]30

聚乳酸纳米纤维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通常,急性伤口是一种皮肤损伤,指在一个可预测的时间范围内能完全愈合的敞口,这取决于伤口的深度

大小和损伤的程度;与之相对的慢性伤口则是皮肤损伤不能及时愈合,并可能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主体;所述敷料主体包括胶原蛋白膜层和载药纤维素膜层;所述胶原蛋白膜层的层数为2~4之间,所述载药纤维素膜层的层数为1~3之间,一层载药纤维素膜层对应设置在两层胶原蛋白膜层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纤维素膜层含有质量比为1:3的硫酸软骨素和姜黄素,又或者,所述载药纤维素膜层含有阿莫西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主体的位于最外层的胶原蛋白膜层还复合有一聚乳酸纳米纤维膜层
。4.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纳米纤维膜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纺丝液的制备:将聚乳酸溶解于溶剂中,配成质量分数为9%的纺丝液;所述溶剂为氯仿与丙酮按质量配比
2:1
混合而成;向纺丝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软骨素

质量分数为3%的姜黄素和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
60℃
恒温搅拌
6h
至完全溶解;敷料主体的制备:将敷料主体敷设在静电纺丝机的接收辊上,将纺丝液注入计量泵在静电纺丝机上纺丝铺膜,在室温下进行;将复合有聚乳酸纳米纤维膜层的敷料主体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48h
,去除残留溶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机的工作参数为纺丝电压
15kV、
推进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红林思宜
申请(专利权)人:精妙广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