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问诊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问诊台
。
技术介绍
[0002]临床科室是医院的主体,它直接担负着对病人的收治
、
诊断
、
治疗等任务;在进行治疗时,医生必须要对病人进行问诊,通过有目的的询问,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
、
既往病史
、
个人生活史
、
家族史等,获取病情资料比较全面;在某些疾病早期,患者往往缺少客观体征,仅有一些主观的症状,问诊便成为获取疾病诊断线索的重要途径,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需要通过一些医疗器械进行辅助问诊,传统的问诊台普遍为抽屉结构,拿取与放置东西较为麻烦,在医生进行问诊时,需要对患者身体患病部位进行细致观察,问诊台间隔较大,医生与病患之间的距离较远,观察诊断较为不方便,并且医生需要长时间坐在问诊台内,医生身体容易疲劳,注意力下降,容易影响诊断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问诊台,其具有升降收纳机构方便医生拿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功能问诊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
、
转动机构(2)
、
升降收纳机构(3)
、
阅片组件(4)
、
联动装置(5)
、
动力控制机构(6)和按摩机构(7);所述支撑装置(1)整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转动机构(2)一端与支撑装置(1)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收纳机构(3)底部插入到支撑装置(1)内部;所述阅片组件(4)底部与升降收纳机构(3)转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5)安装在支撑装置(1)内部,联动装置(5)一端与升降收纳机构(3)相连接;所述动力控制机构(6)安装在支撑装置(1)内部,动力控制机构(6)底部一端与联动装置(5)相连接;所述按摩机构(7)数量设置为两组,按摩机构(7)安装在支撑装置(1)内部,按摩机构(7)一端与动力控制机构(6)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问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诊疗台主体(
101
)和支箱(
102
);诊疗台主体(
101
)整体为
L
形结构,诊疗台主体(
101
)表面开设有凹槽;支箱(
102
)数量设置为两组,支箱(
102
)顶部与诊疗台主体(
101
)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问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转板(
201
)
、
限位插杆(
202
)
、
控制框(
203
)
、
转动杆(
204
)和限位杆
A
(
205
);转板(
201
)整体为长方体结构;限位插杆(
202
)一端滑动插入到转板(
201
)凹槽内部,限位插杆(
202
)一端设置有弹簧;控制框(
203
)整体为方形框状结构,控制框(
203
)滑动插入到转板(
201
)凹槽内部并与限位插杆(
202
)固定连接;转动杆(
204
)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转板(
201
)通过限位杆
A
(
205
)与诊疗台主体(
101
)转动连接;限位杆
A
(
205
)一端与诊疗台主体(
101
)固定连接,限位杆
A
(
205
)另外一端插入到转动杆(
204
)弧形凹槽内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问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收纳机构(3)包括:内撑箱(
301
)
、
升降带动板(
302
)
、
丝杆
A
(
303
)和锥齿轮组件
A
(
304
);内撑箱(
301
)滑动插入到其中一组支箱(
102
)内部;升降带动板(
302
)滑动安装在支箱(
102
)凹槽内部;丝杆
A
(
303
)旋转安装在支箱(
102
)凹槽内部,丝杆
A
(
303
)表面与升降带动板(
302
)螺纹连接;锥齿轮组件
A
(
304
)一端与丝杆
A
(
303
)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功能问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阅片组件(4)包括:转动底板(
401
)和阅片箱(
402
);转动底板(
401
)整体为表面开设方形凹槽的长方体结构,转动底板(
401
)中部与内撑箱(
301
)转动连接;阅片箱(
402
)底部与转动底板(
401
)转动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功能问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5)包括带动组件(
501
)
、
限位杆
B
(
502
)
、
控制推板(
503
)和拉动板(
504
);带动组件(
501
)一端旋转插入到支箱(
102
)内部;限位杆
B
(
502
)一端与支箱(
102
)固定连接;控制推板(
503
)整体为
Z
形结构,控制推板(
503
)表面与限位杆
B
(
502
)滑动连接;拉动板(
504
)底部与控制推板(
503
)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多功能问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组件(
501
)还包括:控杆
A
(
5011
)
、
带动块(
5012
)
、
拉杆(
5013
)
、
固定撑板(
5014
)
、
摩擦带动块
A
(
5015
)和拉簧(
5016
);控杆
A
(
5011
)一端旋转插入到其中一组支箱(
102
)内部并与锥齿轮组件
A
(
304
)相连接;带动块(
5012
)为六边形结构,带动块(
5012
)滑动安装在控杆
A
(
5011
)六边滑槽内部;拉杆(
5013
)一端滑动插入到控杆
A
(
5011
)凹槽内部并与带动块(
5012
)固定连接,拉动板(
504
)顶部与拉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