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584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包括浮板和联动机构,所述浮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浮筒和第二浮筒,所述输送机安装在浮板的顶部,该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在输送机的驱动下联动机构中的联动杆将带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旋转,第一传动齿轮旋转的过程中将推动安装载板及其侧面的排液管向外伸展,从而即可利用连接有液泵的排液管将水肥抽取并对种植在浮台上的漂浮水稻进行施肥,进而便于保证施肥的均匀性,第二传动齿轮旋转的同时将推动传动齿条上下移动,下移的传动齿条可对装置在稻田内的位置进行固定,反之上移的传动齿条进行收纳即可保证装置的在稻田内漂浮,进而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对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
,具体为一种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漂浮水稻种植是一种创新的农业模式,它利用水上平台将水稻种植在水面上,与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有所不同,漂浮水稻种植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提高产量和质量,再生稻是指种一茬收获两回的水稻,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

长穗,再收一季,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稻田养鱼即利用稻田水域养鱼又称稻鱼共生

[0003]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稻田养鱼系统典型的如公开号
CN116235816A
一种稻田养鱼复合系统,其包括中空的底座

位于底座上方的过渡仓和固定在过渡仓顶部的储存仓,所述过渡仓的底部中心固接有输气管,输气管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外部套接有齿圈一,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脚,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增氧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内部的多个气筒

分别设置在多个气筒内的活塞板

其主要特点是不仅可以在给稻田中的水增氧的同时具备驱鸟的效果,而有助于水稻和鱼类的良好生长

[0004]综上所述,现有的稻田养鱼系统主要是针对种植在水里的水稻,其主要表现为现有的稻田养鱼系统为了避免肥料对鱼苗造成伤害,通常采用分区施肥方式即将待施肥的区域中的鱼苗赶至另一区域,上述施肥过程施肥过程较为麻烦,同时肥料受水流影响较大,从而容易出现施肥量不均匀的现象,且不适用于漂浮在水面上的再生稻的使用,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稻田养鱼系统主要是针对种植在水里的水稻,其主要表现为现有的稻田养鱼系统为了避免肥料对鱼苗造成伤害,通常采用分区施肥方式即将待施肥的区域中的鱼苗赶至另一区域,上述施肥过程施肥过程较为麻烦,同时肥料受水流影响较大,从而容易出现施肥量不均匀的现象,且不适用于漂浮在水面上的再生稻的使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包括浮板和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浮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浮筒和第二浮筒,且第一浮筒和第二浮筒之间通过连接管网连接,所述输送机安装在浮板的顶部,且输送机的驱动辊通过传动架与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连接,同时输送机的上方设置有分散机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锁定块与锁定座连接;
[0008]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

第一传动齿轮

第二传动齿轮

传动齿条和收纳筒,且联动杆上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同时第一传动齿轮与安装载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传动齿条连接,且传动齿条滑动连接在收纳筒的内部,所述安装载板的一
侧连接有排液管,且排液管与液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液泵的另一端与混合箱连接,所述混合箱内安装有混合架,且混合箱设置在浮板的顶部,同时混合架和分散机构均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与电机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浮筒和第二浮筒等间距分布在浮板的底部,且第一浮筒和第二浮筒交错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锁定块与锁定座卡合连接,且锁定座固定连接在联动杆上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传动齿条啮合连接,且传动齿条滑动连接在调节槽的内部,同时调节槽开设在浮板上

[0012]优选的,所述收纳筒固定连接在浮板的底部,且收纳筒设置在第一浮筒和第二浮筒的外侧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载板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且安装载板顶部开设有导向槽,同时导向槽与固定座滑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分散机构包括料箱

分散架

筛选板

固定架

安装架和灭蚊灯,且料箱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转动连接有分散架,且分散架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筛选板上

[0015]优选的,所述分散架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与电机连接,且电机

皮带传动结构

分散架和混合架构成转动结构

[0016]优选的,所述分散架的顶部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上安装有灭蚊灯

[0017]优选的,所述筛选板设置在输送机的上方,且输送机对称设置有两组,同时两组输送机输送方向相反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
[0019](1)
本专利技术通过联动机构

安装载板和排液管的配合使用可有效解决现有的稻田养鱼系统中的施肥过程施肥方式较为麻烦,同时肥料受水流影响较大,从而容易出现施肥量不均匀的现象,且不适用于漂浮在水面上的再生稻的使用的问题,在输送机的驱动下联动机构中的联动杆将带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旋转,第一传动齿轮旋转的过程中将推动安装载板及其侧面的排液管向外伸展,从而即可利用连接有液泵的排液管将混合箱内的水肥抽取并对种植在浮台上的漂浮水稻进行喷淋施肥,进而便于保证施肥量的均匀性,同时避免肥料对鱼苗造成伤害,另一方面第二传动齿轮旋转的同时将推动传动齿条上下移动,下移从收纳筒底部伸出的传动齿条可对装置在稻田内的位置进行固定,反之将传动齿条收纳在收纳筒内即可保证装置的在稻田内随意漂浮,进而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对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与现有的稻田养鱼系统相较,本申请可根据漂浮水稻的种植面积对其施肥范围以及施肥量进行调节控制保证施肥的均匀性和合理性,且不会因水流而导致肥力流失,同时也可根据漂浮水稻的种植位置对自身的位置进行移动和锁定,进而便于保证不同的使用需求;
[0020](2)
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

输送机和分散机构的配合使用可有效解决现有的稻田养鱼系统投料不连续

均匀的问题,电机通过皮带传动结构带动分散架以及混合架旋转,旋转的分散架将对结块的饲料进行旋转粉碎分散,分散之后的饲料将通过筛选板上的圆孔掉落至输送机上,并通过输送机将掉落的饲料输送至稻田内,由于浮板为漂浮移动在稻田内,从而便于保证投料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另一方面混合架旋转的过程中将对混合箱内的水肥进行
搅拌混合从而避免水肥分层,进而便于进一步保证施肥的均匀性,同时分散架在旋转的过程中将带动安装架及其上方安装的灭蚊灯旋转,灭蚊灯对稻田内的害虫进行吸引并通过电力灭除,灭蚊灯旋转的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虫子依附在灭蚊灯上,并使其掉落至料箱或者稻田内,掉落至料箱内的虫子将随饲料一同排至稻田内为鱼苗提供饵料,与现有的稻田养鱼系统相较本申请可通过输送机将饲料均匀连续的投放至稻田内,从而便于保证投喂的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包括浮板
(1)、
输送机
(5)
和联动机构
(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
(1)
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浮筒
(2)
和第二浮筒
(3)
,且第一浮筒
(2)
和第二浮筒
(3)
之间通过连接管网
(4)
连接,所述输送机
(5)
安装在浮板
(1)
的顶部,且输送机
(5)
的驱动辊通过传动架
(6)
与电动伸缩杆
(7)
的一端连接,同时输送机
(5)
的上方设置有分散机构
(19)
,所述电动伸缩杆
(7)
的另一端通过锁定块
(8)
与锁定座
(9)
连接;所述联动机构
(10)
包括联动杆
(1001)、
第一传动齿轮
(1002)、
第二传动齿轮
(1003)、
传动齿条
(1004)
和收纳筒
(1005)
,且联动杆
(1001)
上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
(1002)
和第二传动齿轮
(1003)
,同时第一传动齿轮
(1002)
与安装载板
(11)
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
(1003)
与传动齿条
(1004)
连接,且传动齿条
(1004)
滑动连接在收纳筒
(1005)
的内部,所述安装载板
(11)
的一侧连接有排液管
(14)
,且排液管
(14)
与液泵
(15)
的一端连接,所述液泵
(15)
的另一端与混合箱
(16)
连接,所述混合箱
(16)
内安装有混合架
(17)
,且混合箱
(16)
设置在浮板
(1)
的顶部,同时混合架
(17)
和分散机构
(19)
均通过皮带传动结构
(20)
与电机
(18)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
(2)
和第二浮筒
(3)
等间距分布在浮板
(1)
的底部,且第一浮筒
(2)
和第二浮筒
(3)
交错分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控的漂浮再生稻稻田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
(8)
与锁定座
(9)
卡合连接,且锁定座
(9)
固定连接在联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本波杨锐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