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平移式喷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756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头平移式喷灌机,包括:移动车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平移式喷灌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喷灌机
,具体为一种双头平移式喷灌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型农机的大量使用,整合后单块土地的耕种面积将会越来越大

现有的平移式喷灌机结构是中间主驱塔的单侧连接跨架组成,一边行走一边喷洒

适用于牧草

谷类

蔬菜

棉花

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灌溉

其对山地或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大,地面倾斜度大,其他节水灌溉难以使用的地方均可进行喷灌

接近自然降雨的方式,可避免土地盐碱化问题

[0003]现有的双头平移式喷灌机已经能做到八跨甚至十跨以上,但这样的设备总灌溉面积不如大跨架的指针式喷灌机大,而且平移机的跨架越大行走的直线性越差,采用中心悬架式结构,跨架跨无法增大,需要大量辅助支撑架,且辅助支撑架必须使用独立的移动驱动系统,造成设备成本大幅增大,且悬架结构跨度增大则泵送水液中,水液重力以及水锤效应对管路结构损伤较大,若减小水液输送压力,则又会影响水液喷灌的均匀性,存在较多缺陷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双头平移式喷灌机,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头平移式喷灌机,包括:移动车体

移动驱动组件

变桨控制组件和对称布置于变桨控制组件两侧的喷灌桨杆,所述移动车体的表面设有软管绞盘和辅助轮,所述移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

主轴管

蜗杆套

蜗轮和转动安装于移动车体两侧的移动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移动车体的底面且输出端与主轴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套固定套接于主轴管的表面,所述蜗轮转动安装于移动车体表面且与蜗杆套相啮合,所述蜗轮的两侧均设有曲柄,所述曲柄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移动车体的表面活动安装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摆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摆杆顶端活动连接,所述移动轮的外周设有齿槽,所述摆杆的表面活动安装有与齿槽表面滑动抵接的擒纵齿条,所述变桨控制组件固定安装于主轴管的顶端;所述变桨控制组件包括转盘座

丝杆电机和过液轴盒,所述丝杆电机固定安装于转盘座表面且丝杆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过液轴盒固定安装于转盘座表面且过液轴盒的内侧转动套接有与喷灌桨杆相连接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表面套接有位于过液轴盒内侧的动密封,所述转盘座的底端设有与主轴管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转盘座的内部设有与过液轴盒内相连通的流道,所述丝杆的表面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两侧转动安装有联动杆,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联动杆端部相连接的曲柄耳条

[000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移动车体用于绕接供水软管结构,且供水软管的一端用于与水泵连接,所述供水软管的另一端通过软管绞盘

移动车体的
内置流道与主轴管相连通,所述主轴管的表面设有与移动车体表面相连接的旋转连接器

[000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轴管和蜗杆套垂直移动车体表面方向布置,所述蜗杆套与蜗轮表面传动啮合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曲柄与连杆的连接端远离蜗轮的圆心轴线,所述摆杆为
T
形结构,且摆杆与连杆和擒纵齿条的连接端位于摆杆的同一端,且摆杆的另一端与移动车体的表面转动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盘座内部流道与转盘座相连通且与过液轴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液管的表面设有位于过液轴盒内部的进液孔,且进液孔位于两个动密封之间,所述进液管的端部与喷灌桨杆内部流道相连通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杆与曲柄耳条的连接点偏离进液管的圆心,所述螺纹套呈螺纹套接于丝杆表面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灌桨杆的截面呈翼型结构且内部设有用于水液流通的空腔流道,所述喷灌桨杆为玻璃纤维复合材质构件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灌桨杆的底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孔,所述喷孔凸起于喷灌桨杆底面且表面呈流线型

[0013]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
包括:移动车体

移动驱动组件

变桨控制组件和对称布置于变桨控制组件两侧的喷灌桨杆,移动车体的表面设有软管绞盘和辅助轮,移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

主轴管

蜗杆套

蜗轮和转动安装于移动车体两侧的移动轮,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移动车体的底面且输出端与主轴管的底端固定连接,蜗杆套固定套接于主轴管的表面,蜗轮转动安装于移动车体表面且与蜗杆套相啮合,蜗轮的两侧均设有曲柄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翼形喷管结构,利用旋转运动中喷灌桨杆进行水液动态喷淋,在喷灌桨杆旋转运动中提供升力抵消部分水液重力作用,从而可有效延长喷灌跨度,进行大面积喷灌作业,在旋转离心的作用下增大喷灌桨杆内部水液运动动能,提高喷灌效果

[0014]2.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新型喷灌运动结构,在驱动电机驱动喷灌桨杆旋转运动过程中,利用蜗轮和移动轮的间动传动,进行移动轮的移动驱动,带动车体前行移动,进行平移喷灌,喷灌移速与喷灌桨杆的转速相匹配,保证作业区域内喷灌效果统一

[0015]3.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变桨控制组件结构,利用丝杆电机调节各个喷灌桨杆的倾转角度,改变喷灌桨杆旋转运动升力,在低速旋转和高速旋转运动中通过调节喷灌桨杆倾斜角度的方式改变喷灌桨杆表面受力状态,调节旋转升力与水液和喷灌桨杆重力平衡,避免喷灌桨杆弯曲形变和折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喷灌桨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变桨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变桨控制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变桨控制组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喷灌桨杆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100、
移动车体;
110、
软管绞盘;
120、
辅助轮;
200、
移动驱动组件;
210、
驱动电机;
220、
主轴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头平移式喷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体(
100


移动驱动组件(
200


变桨控制组件(
300
)和对称布置于变桨控制组件(
300
)两侧的喷灌桨杆(
400
),所述移动车体(
100
)的表面设有软管绞盘(
110
)和辅助轮(
120
),所述移动驱动组件(
200
)包括驱动电机(
210


主轴管(
220


蜗杆套(
230


蜗轮(
240
)和转动安装于移动车体(
100
)两侧的移动轮(
250
),所述驱动电机(
210
)固定安装于移动车体(
100
)的底面且输出端与主轴管(
220
)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套(
230
)固定套接于主轴管(
220
)的表面,所述蜗轮(
240
)转动安装于移动车体(
100
)表面且与蜗杆套(
230
)相啮合,所述蜗轮(
240
)的两侧均设有曲柄(
241
),所述曲柄(
241
)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杆(
242
),所述移动车体(
100
)的表面活动安装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摆杆(
243
),所述连杆(
242
)的另一端与摆杆(
243
)顶端活动连接,所述移动轮(
250
)的外周设有齿槽(
251
),所述摆杆(
243
)的表面活动安装有与齿槽(
251
)表面滑动抵接的擒纵齿条(
244
),所述变桨控制组件(
300
)固定安装于主轴管(
220
)的顶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平移式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
100
)用于绕接供水软管结构,且供水软管的一端用于与水泵连接,所述供水软管的另一端通过软管绞盘(
110


移动车体(
100
)的内置流道与主轴管(
220
)相连通,所述主轴管(
220
)的表面设有与移动车体(
100
)表面相连接的旋转连接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平移式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管(
220
)和蜗杆套(
230
)垂直移动车体(
100
)表面方向布置,所述蜗杆套(
230
)与蜗轮(
240
)表面传动啮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平移式喷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
241
)与连杆(
242
)的连接端远离蜗轮(
240
)的圆心轴线,所述摆杆(
243
)为
T
形结构,且摆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沃节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