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在制备油茶果壳有机肥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69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在制备油茶果壳有机肥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在制备油茶果壳有机肥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在制备油茶果壳有机肥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油茶果壳占整个果实质量的
50
%~
60
%,每年有超过
300
万吨油茶果壳产生

将油茶果壳丢弃或燃烧是目前最常见的传统处理方法,但这将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急需寻求一种高效油茶果壳综合利用方式

[0003]油茶果壳中含有丰富的木质素

纤维素和单宁等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生物质资源

将农林废弃物用于有机肥发酵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利用方式,此种综合利用方式具有成本低,能够一次性处理大量农林废弃物的优点

但有机肥发酵并不是简单将废弃物堆在一起就可以制备出可用于植物生长的肥料

而是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微生物菌剂,调节物料比例,控制发酵温度

水分等条件,才能发酵出促进植物生长的有机肥,否则将会抑制植物生长

[0004]单一菌剂发酵的生物有机肥,存在发酵时间漫长,发酵效果差等缺点,需对单一发酵菌剂加以改进

将不同种类单一菌剂混合均匀后制成的复合菌剂发酵的生物有机肥,能够极大缩短发酵时间,提高有机肥品质

国内专利技术专利
CN108913624A、CN107118996A、CN106748042A
等公开了有机肥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但该类专利技术方法中存在发酵剂菌种存活时间短,发酵效果难以稳定,生产工艺复杂和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因此,研发一种高效针对油茶果壳有机肥的复合发酵菌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在制备油茶果壳有机肥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发酵菌剂制备工艺简单

成本和能耗低

保藏时间长

发酵效果稳定且效果好,可以快速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快速将油茶果壳中营养元素释放,为后期作物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米根霉
(Rhizopus oryzae Went et Pr.Geerl.)10
%~
70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20
%~
80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6
%~8%和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2
%~4%;所述米根霉的活菌数
≥2
×
106CFU/g
,所述黑曲霉的活菌数
≥2
×
10
10
CFU/g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
≥1
×
10
12
CFU/g
,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
≥1
×
10
12
CFU/g。
[0008]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米根霉
70


黑曲霉
20


枯草芽孢杆菌6%和地衣芽孢杆菌4%

[0009]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米根霉
10


黑曲霉
80


枯草芽孢杆菌
8
%和地衣芽孢杆菌2%

[0010]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米根霉
40


黑曲霉
50


枯草芽孢杆菌8%和地衣芽孢杆菌2%

[0011]优选的,所述米根霉的活菌数为2×
106CFU/g
,所述黑曲霉的活菌数为2×
10
10
CFU/g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
10
12
CFU/g
,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
10
12
CFU/g。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复合发酵菌剂在制备油茶果壳有机肥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油茶果壳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油茶果壳
65
%~
75


牛粪
15
%~
25


尿素3%~5%

磷酸二氢钾
0.5
%~
1.5
%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复合发酵菌剂4%~6%

[0014]优选的,所述油茶果壳的粒径
≤1cm。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油茶果壳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所述制备原料混合后,进行有氧发酵,得到所述油茶果壳有机肥

[0017]优选的,所述制备原料的含水率为
50wt.
%~
60wt.
%;所述有氧发酵的时间为
45

60d。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米根霉
(Rhizopus oryzae Went et Pr.Geerl.)10
%~
70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20
%~
80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6
%~8%和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2
%~4%;所述米根霉的活菌数
≥2
×
106CFU/g
,所述黑曲霉的活菌数
≥2
×
10
10
CFU/g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
≥1
×
10
12
CFU/g
,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
≥1
×
10
12
CFU/g。
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种类菌剂的合理配比和选择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米根霉
(Rhizopus oryzae Went et Pr.Geerl.)10
%~
70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20
%~
80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6
%~8%和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2
%~4%;所述米根霉的活菌数
≥2
×
106CFU/g
,所述黑曲霉的活菌数
≥2
×
10
10
CFU/g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
≥1
×
10
12
CFU/g
,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
≥1
×
10
12
CFU/g。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发酵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米根霉
70


黑曲霉
20


枯草芽孢杆菌6%和地衣芽孢杆菌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发酵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米根霉
10


黑曲霉
80


枯草芽孢杆菌8%和地衣芽孢杆菌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发酵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米根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香黄安香柏文恋刘竹杨守禄邬能英丁访军李丹朱亚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