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同式神经调控系统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疾病诊断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同式神经调控系统及设备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神经性疾病的诊断筛查评估的主流方法仍然是填表和填写问卷的形式,这种方法主观性强,诊断评估结果依赖于专家的专业性
、
用户的配合度和表达能力,目前缺乏客观性的神经性疾病诊断评估指标和系统
。
对于治疗方面,电刺激模式选用最多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或是经颅交流电刺激,且治疗参数对于任何用户都是固定的,没有做到个性化治疗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协同式神经调控系统及设备,以使用户及时得到对应的治疗
。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协同式神经调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端
、
云端和医生端,所述用户端
、
所述云端和所述医生端均双向交互;所述医生端用于预设第一电刺激参数并发送至所述云端,所述云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刺激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协同式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端
、
云端和医生端,所述用户端
、
所述云端和所述医生端均双向交互;所述医生端用于预设第一电刺激参数并发送至所述云端,所述云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刺激参数发至所述用户端;所述用户端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电刺激参数对用户进行经颅电刺激,同时还用于实时获取用户的生命体征数据,将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发送至所述云端,及发送所述用户的就诊请求至医生端;所述云端还用于对所述生命体征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预处理后的生命体征数据和预设的算法获得用户的第一健康状态,并将所述第一健康状态发送至用户端和医生端;所述预设的算法至少包括传统算法
、
人工智能算法或深度学习算法中任意一种算法;所述健康状态至少包括健康和疾病,所述疾病至少包括轻度疾病
、
中度疾病和重度疾病;所述预处理至少包括对所述生命体征数据进行滤波去噪
、
数据片段化操作和数据标签对齐;所述传统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
、
线性回归
、
逻辑回归
、
随机森林
、
线性判别分析
、
极端梯度提升或弹性网络中任意一种算法;所述用户端还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健康状态,并当所述第一健康状态为轻度疾病
、
中度疾病或重度疾病时进行报警;所述医生端还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健康状态,并当所述第一健康状态为重度疾病时发送第一提示信号至所述用户端,所述医生端还用于获取所述预处理后的生命体征数据,对所述预处理后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标注与修正,将所述标注与修正后的生命体征数据发送至云端,及获取用户端的所述就诊请求为所述用户进行就诊预约;所述云端还用于根据所述修正后的生命体征数据
、
及预设的模型或所述预设的算法获得用户的第二健康状态,并将所述第二健康状态作为所述第一健康状态发送至用户端和医生端;所述预设的模型或包括基于群体数据的通用模型或基于迁移学习的个性化模型中任意一种模型;所述预设的算法包括基于
EEG
的脑功能连接网络算法;所述用户端还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需进行就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式神经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和功能性近红外光采集模块;所述脑电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脑电信号;所述功能性近红外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近红外光成像数据;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包括所述脑电信号和所述近红外光成像数据,及所述用户的临床数据
、
脑功能成像数据
、
所述用户进行或不进行预设的情绪刺激任务时的面部视频数据
、
面部图像数据
、
语音数据和语料数据
。3.
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祥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