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三跨连续叠合梁的混凝土顶板控制拉应力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造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三跨连续叠合梁的混凝土顶板控制拉应力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三跨连续叠合梁桥采用先施工钢主梁后浇筑顶板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施工,当钢主梁架设到指定位置后,先将钢主梁全部落在支座上,然后用千斤顶把中支座处的钢主梁顶升到一定高度,待全跨顶板混凝土浇筑后,再将叠合梁回落到支座上,利用中支座处钢主梁的强迫位移,使叠合梁在中支座弯负矩区的混凝土产生压应力,以抵抗后期因桥面铺装
、
栏杆和人行道等二期荷载所产生的拉应力
。
目前常用有限元软件计算顶升高度,但因缺乏相应的理论计算方法,只能采用试算方法进行计算,存在效率低
、
普适性差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简便
、
快速计算顶升高度的方法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叠合梁顶升高度计算缺乏相应的理论计算方法,为工程人员带来了极多不便
。 />[0004]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应用于三跨连续叠合梁的混凝土顶板控制拉应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
:计算中支座顶升后主梁应力小于钢主梁设计应力的顶升高度
Δ1;
S2
:计算中支座回落后的叠合梁弯矩和混凝土板顶缘应力;
S3
:计算二期荷载产生的负弯矩和混凝土板顶缘应力;
S4
:计算成桥后混凝土拉应力在设计拉应力之内的最小高度
Δ2;
S5
:顶升高度
Δ
满足
Δ2≤
Δ
≤
Δ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三跨连续叠合梁的混凝土顶板控制拉应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1
中包括步骤:
S101
:建立三跨钢主梁力学图式;
S102
:取得中支座顶升后中支座处钢主梁的弯矩
M
B
、M
C
;
S103
:计算中支座顶升后钢主梁应力
σ
s
小于钢主梁设计应力
[
σ
s
]
时的中支座顶升高度
Δ1::式中,
Δ1为中支座顶升高度,
EI
s
为钢主梁抗弯刚度,
l1、l2分别为三跨连续叠合梁边跨和中跨的计算跨径,
W
s
为钢主梁的截面模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三跨连续叠合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水兴,刘增武,康鑫,曾超,陈奉民,李熊春岑,谢小华,蒋孟林,成沿锦,周祖茂,赵昆,袁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巨能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