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软管的制造工艺及滤芯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62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滤芯软管的制造工艺及滤芯软管,该制造工艺通过编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芯软管的制造工艺及滤芯软管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过滤装置配件的制造
,特别是一种滤芯软管的制造工艺及滤芯软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质过滤装置在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

鱼塘养殖

游泳健身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有罐式过滤装置
(
如公开号为
CN218011535U
的一种珍珠岩粉循环再生介质过滤装置
)
,通过罐中的过滤介质对水质中的杂质进行吸附,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0003]目前市面上的罐式过滤装置内设置有多根垂直放置的滤芯软管,过滤介质
(
珍珠岩粉
)
吸附在滤芯软管的表面,对罐体中的原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原水经过滤芯软管表面的过滤介质吸附过滤后进入滤芯软管内部

过滤介质为可再生,能够脱附后重新吸附在滤芯软管的表面上,如果没有发物理性质的损坏,滤芯软管则无需更换

[0004]滤芯软管需要满足内部中空

外部柔软但不会在水压下压扁,外部缝隙较小,滤芯软管的上部和下部均需密封较好

在罐式过滤装置领域中,滤芯软管一般为刚性柱体,不能弯曲,不能很好的适应罐体内空间

公开号为
CN217773395U
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罐式过滤器的支滤管及过滤组件,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支滤管呈一端封闭的管状

包括有内部支撑体和编织层,内部支撑体设置在编织层内部,用于支撑编织层,编织层为编织而成;编织层为钢丝

聚丙烯丝线

聚乙烯丝线

纤维束或尼龙线编织而成;内部支撑体为弹簧;支滤管上端固定设置有压铆垫片;支滤管下部还固定设置有封底,封底与编织层密封连接;其封底提供了两种实施方案,第一种为:封底为卡套,卡套与编织层底部绑扎;卡套的材料为不锈钢或塑料;第二种为封底为螺栓堵头,弹簧下部为紧密段,编织层下端向弹簧内翻折,并螺纹连接有螺栓堵头

该支滤管上端直接与垫片固定连接,并无其它部件进行连接,结构简单,密封性差,容易出现缝隙而使原水直接渗透的情况或支滤管与垫片脱离的情况;另外,通过绑扎的方式使卡套与编织层连接,也会存在密封性差,容易出现缝隙而使原水直接渗透的情况,而编织层下端向弹簧内翻折,并与螺栓堵头螺纹连接,工艺复杂,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知道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容易发生松动,如水在流动的时候会使得螺栓堵头转动松开,同样会出现密封不够紧密而使原水直接渗透的情况

另外,该公开文件的结构复杂,也导致了其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结构,满足密封性的要求;以及对应的制备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的滤芯软管的制造工艺及设计巧妙

能够进一步提高过滤性能的滤芯软管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滤芯软管的制造工艺,该滤芯软管包括弹簧
1、
包覆在所述弹簧1外部的编织层
2、
气眼
3、
垫片4和束管5,所述编织层2的长度大于所述弹簧1的长度且所述编织层2的两
端均长于所述弹簧1形成分别位于所述弹簧1两端外侧的上余量部
21
和下余量部
22
,所述气眼3具有横向部
31
,所述横向部
31
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上余量部
21
穿过的眼孔
30
,所述眼孔
30
的边缘向上纵向延长形成有纵向部
32
,所述垫片4的中部设置有通孔
40
;所述束管5具有供下余量部
22
伸入或穿过的束孔
50

[0008]该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
S1、
编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纤维线

聚氯乙烯
(PVC)、
聚乙烯
(PE)
或尼龙制成的线或丝线通过编织的方式在弹簧上进行编织形成包覆在所述弹簧1外部的编织层2;或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纤维线

聚氯乙烯
(PVC)、
聚乙烯
(PE)
或尼龙制成的线或丝线通过编织的方式编织成编织件后将编织件套装在弹簧上形成包覆在所述弹簧1外部的编织层2;
[0010]步骤
S2、
头部装配,将所述上余量部
21
穿过所述眼孔
30
后翻折套在所述纵向部
32
的外侧,再将所述垫片4套入所述纵向部
32
上并通过铆压或冷挤压的方式与横向部
31
密封连接使得上余量部
21
的开口边缘被夹持在所述垫片4与横向部
31
之间;
[0011]步骤
S3、
尾部安装,所述下余量部
22
伸入或穿过所述束孔
50
后通过铆压或冷挤压方式将所述下余量部
22
与束管5密封连接

[0012]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步骤
S1
中采用高速机编织机进行编织,通过所述高速机编织机编织后需要通过裁切机进行切剪

[0013]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该滤芯软管的制造工艺还包括:
[0014]步骤
S4、
去余边,步骤
S2
中上余量部
21
的开口边缘被夹持在所述垫片4与横向部
31
之间后会有余边外露形成上余边,步骤
S3
中下余量部
22
与束管5密封连接后会有余边外露形成下余边;通过打磨

剪或切的方式将上余边和下余边去除使得所述上余量部
21
的开口边缘与横向部
31
的外侧边缘和
/
或垫片4的外侧边缘平齐

上余量部
21
的下端边缘与束管5的下端面平齐

[0015]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步骤
S2
中铆压或冷挤压的压铆压力为
500
±
50KG
压力;步骤
S3
中铆压或冷挤压的压铆压力为
500
±
50KG
压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滤芯软管的制造工艺,该滤芯软管包括弹簧
(1)
和包覆在所述弹簧
(1)
外部的编织层
(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眼
(3)、
垫片
(4)
和束管
(5)
,所述编织层
(2)
的长度大于所述弹簧
(1)
的长度且所述编织层
(2)
的两端均长于所述弹簧
(1)
形成分别位于所述弹簧
(1)
两端外侧的上余量部
(21)
和下余量部
(22)
,所述气眼
(3)
具有横向部
(31)
,所述横向部
(31)
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上余量部
(21)
穿过的眼孔
(30)
,所述眼孔
(30)
的边缘向上纵向延长形成有纵向部
(32)
,所述垫片
(4)
的中部设置有通孔
(40)
;所述束管
(5)
具有供下余量部
(22)
伸入或穿过的束孔
(50)
;该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
S1、
编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纤维线

聚氯乙烯

聚乙烯或尼龙制成的线或丝线通过编织的方式在弹簧上进行编织形成包覆在所述弹簧
(1)
外部的编织层
(2)
;或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纤维线

聚氯乙烯

聚乙烯或尼龙制成的线或丝线通过编织的方式编织成编织件后将编织件套装在弹簧上形成包覆在所述弹簧
(1)
外部的编织层
(2)
;步骤
S2、
头部装配,将所述上余量部
(21)
穿过所述眼孔
(30)
后翻折套在所述纵向部
(32)
的外侧,再将所述垫片
(4)
套入所述纵向部
(32)
上并通过铆压或冷挤压的方式与横向部
(31)
密封连接使得上余量部
(21)
的开口边缘被夹持在所述垫片
(4)
与横向部
(31)
之间;步骤
S3、
尾部安装,所述下余量部
(22)
伸入或穿过所述束孔
(50)
后通过铆压或冷挤压方式将所述下余量部
(22)
与束管
(5)
密封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软管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
S1
中采用高速机编织机进行编织,通过所述高速机编织机编织后需要通过裁切机进行切剪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芯软管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4、
去余边,步骤
S2
中上余量部
(21)
的开口边缘被夹持在所述垫片
(4)
与横向部
(31)
之间后会有余边外露形成上余边,步骤
S3
中下余量部
(22)
与束管
(5)
密封连接后会有余边外露形成下余边;通过打磨

剪或切的方式将上余边和下余边去除使得所述上余量部
(21)
的开口边缘与横向部
(31)
的外侧边缘和
/
或垫片
(4)
的外侧边缘平齐

上余量部
(21)
的下端边缘与束管
(5)
的下端面平齐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滤芯软管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
S2
中铆压或冷挤压的压铆压力为
500
±
50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密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澳熙水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