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可活动座椅的机械伸展装置和可活动的座椅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活动座椅的机械伸展装置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机械腿部伸展装置的可活动的座椅单元
。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多种用于可活动的座椅,例如具备多位置变换功能的沙发或座椅等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沙发
、
座椅的舒适性要求也日益提高
。
在已知的设计中,可活动的座椅单元通常具备机械伸展装置,借此能够在收拢位置
、
休闲位置
(
或者说
TV
位置
)
和躺姿位置之间变换,在所述座椅从收拢位置变换至休闲位置态时,座椅单元的脚凳向前伸出,靠背与坐席部之间的角度基本不变,在所述座椅单元从休闲位置向躺姿位置变换时,脚凳较之休闲位置进一步向前且向上抬升,靠背显著后仰
。
[0003]然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这种座椅单元中,由于机械结构的连接关系复杂且所需零件数量众多,一方面导致制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导致机械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可活动座椅的机械伸展装置
(1)
,包括:用于附接坐席部的坐框
(10)
;与坐框
(10)
的后部耦连的靠背支架
(21)
;与坐框
(10)
的前部耦连的腿部伸展装置
(3)
;所述机械伸展装置
(1)
能够在坐姿位置
、TV
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在所述坐姿位置中,腿部伸展装置
(3)
收拢在坐框下方;在所述
TV
姿位置中,所述腿部伸展装置
(3)
向前且向上抬升;在所述躺姿位置中,腿部伸展装置
(3)
向前且向上抬升,靠背支架
(21)
向后倾斜,其中,在机械伸展装置
(1)
从坐姿位置变换至
TV
姿位置并且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靠背支架
(21)
的最后端具有向前的运动分量,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架
(21)
借助第一靠背连杆
(22)
和第二靠背连杆
(23)
与坐框
(10)
耦连,其中,所述第一靠背连杆
(22)
的上端与所述靠背支架
(21)
的前端在第一枢转点
(P1)
处枢转连接,并且第一靠背连杆
(22)
的下端与所述坐框
(10)
的后部在第二枢转点
(P2)
处枢转连接;在所述机械伸展装置
(1)
从坐姿位置至躺姿位置的变换过程中,所述第一枢转点
(P1)
在水平方向上具有朝向腿部伸展装置
(3)
方向的运动轨迹,并且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先向下再向上的运动轨迹
。2.
一种用于可活动座椅的机械伸展装置
(1)
,包括:用于附接坐席部的坐框
(10)
;与坐框
(10)
的后部耦连的靠背支架
(21)
;与坐框
(10)
的前部耦连的腿部伸展装置
(3)
;所述机械伸展装置
(1)
能够在坐姿位置
、TV
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在所述坐姿位置中,腿部伸展装置
(3)
收拢在坐框下方;在所述
TV
姿位置中,所述腿部伸展装置
(3)
向前且向上抬升;在所述躺姿位置中,腿部伸展装置
(3)
向前且向上抬升,靠背支架
(21)
向后倾斜,其中,在机械伸展装置
(1)
从坐姿位置变换至
TV
姿位置并且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靠背支架
(21)
的最后端具有向前的运动趋势,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架
(21)
借助第一靠背连杆
(22)
和第二靠背连杆
(23)
与坐框
(10)
耦连,其中,所述第一靠背连杆
(22)
的上端与所述靠背支架
(21)
的前端在第一枢转点
(P1)
处枢转连接,并且第一靠背连杆
(22)
的下端与所述坐框
(10)
的后部在第二枢转点
(P2)
处枢转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枢转点
(P1)
与所述第二枢转点
(P2)
之间的距离为
80mm
至
150mm
,并且所述第一靠背连杆
(21)
与坐框
(10)
所形成的开口朝向腿部伸展装置
(3)
的方向的第一夹角
(
α
)
小于
90
°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伸展装置
(1)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点
(P1)
在所述躺姿位置中较之在所述坐姿位置中更高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伸展装置
(1)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伸展装置
(1)
从坐姿位置变化至
TV
姿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枢转点
(P1)
向前且向下运动,在所述机械伸展装置
(1)
从
TV
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枢转点
(P1)
向前且向上运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伸展装置
(1)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转连杆
(23)
在第三枢转点
(P3)
处与靠背支架
(21)
的后端枢转连接,并且在第四枢转点
(P4)
处与坐框
(10)
的后部枢转连接,其中,所述第四枢转点
(P4)
较之所述第二枢转点
(P2)
更靠后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伸展装置
(1)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伸展装置
(1)
包括与
可活动座椅的扶手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
(12)。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伸展装置
(1)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伸展装置
(1)
从坐姿位置变换至
TV
姿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坐框
(10)
的后端相对于固定板
(12)
下降;在所述机械伸展装置
(1)
从
TV
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坐框
(10)
相对于固定板
(12)
抬升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伸展装置
(1)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靠背连杆
(23)
构造为曲拐件并且还包括第五枢转点
(P5)
,其中,所述第三枢转点
(P3)
和第五枢转点
(P5)
分别位于该曲拐件的上臂和下臂的自由端部上,第四枢转点
(P4)
位于所述第三枢转点
(P3)
与第五枢转点
(P5)
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靠背连杆
(23)
在所述第五枢转点
(P5)
处与所述固定板
(12)
直接或间接地耦连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伸展装置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框
(10)
通过主连动组件和副连动组件可前后移动地附接在所述固定板
(12)
上,其中,所述坐框
(10)
与主连动组件枢转连接,并且所述副连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板
(12)
枢转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动组件包括与副连动组件枢转连接的中间连杆
(15)
,在所述机械伸展装置从坐姿位置变换至
TV
姿位置的过程中,通过主连动组件驱使坐框
(10)
的后端相对于所述中间连杆
(15)
向下且向前运动,其中,所述中间连杆
(15)
相对于固定板
(12)
无相对位移;在所述机械伸展装置
(1)
从
TV
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副连动组件驱使坐框
(10)
连同主连动组件一起相对于与固定板
(12)
向前且向上运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伸展装置用于扶手落地式的可活动座椅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赛军,李晓鸿,李元坤,
申请(专利权)人:锐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