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亮度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41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

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手机等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亮度调节场景

例如,在外界环境光线变化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清晰

更舒适的观看屏幕的显示画面,用户可手动调节屏幕亮度,或者屏幕自动调节亮度

在亮度调节场景中,电子设备的调光模式存在脉冲宽度调制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模式切换至直流
(direct current

DC)
模式,或者
DC
模式切换至
PWM
模式的情况

[0003]在电子设备执行调光模式切换时,电子设备的屏幕将出现肉眼可见的亮度跳变,从而极大地影响用户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

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电子设备执行调光模式切换时,电子设备的屏幕将出现肉眼可见的亮度跳变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观感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

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获取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

待显示画面帧为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发生调光模式切换后的第
k
帧画面帧,
1≤k≤M

k
为正整数,
M
为预设正整数

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待显示画面帧时,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

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屏幕亮度小于第一屏幕理想亮度

第一屏幕理想亮度为触发第一电子设备执行调光模式切换的预设亮度阈值

调光模式切换包括:由脉冲宽度调制
PWM
模式切换为直流
DC
模式,或者由
DC
模式切换为
PWM
模式

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待显示画面帧时,将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调节至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屏幕亮度

[000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子设备执行调光模式切换时出现的亮度跳变,是由于薄膜晶体管
(thin film transistor

TFT)
器件的迟滞效应引起的

具体地,由于
PWM
模式和
DC
模式两种调光模式的亮度控制
(EM

emission)
信号在一帧内的脉冲个数或周期个数

以及占空比方面均完全不同,这种区别导致电子设备在执行调光模式切换时,需要执行
EM
信号的时序和脉冲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
EM
信号的时序和脉冲在瞬间切换的同时,电子设备屏幕内部的耦合电容将发生瞬变

然而,由于屏幕驱动电路中执行切换的
TFT
器件具有迟滞效应而无法瞬间响应,因此将导致电子设备在发生调光模式切换时,存在可视化的亮度跳变问题

[0008]本屏幕亮度调节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发生调光模式切换后的前几个画面
帧会出现跳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仅需针对第一电子设备中属于这些画面帧中的待显示画面帧,执行屏幕亮度调节方法,以改善亮度跳变

当基于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将显示待显示画面帧时的屏幕亮度调整为低于第一屏幕理想亮度时,叠加上薄膜晶体管
(thin film transistor

TFT)
器件引起的屏幕跳变亮度,最终将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待显示画面帧时的屏幕实际亮度,趋近于第一屏幕理想亮度,从而改善亮度跳变问题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时间节点至第二时间节点之间输出的画面帧帧数为
M。
其中,第一时间节点为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发生调光模式切换时,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开始跳变的时刻

第二时间节点为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发生调光模式切换时,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结束跳变的时刻

[0010]此处,通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时间节点至第二时间节点之间输出的画面帧帧数
M
,可以确定出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发生调光模式切换后发生亮度跳变的所有画面帧帧数

如此,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可以实现这
M
个画面帧的的亮度跳变改善

[0011]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时间节点至第二时间节点之间输出的画面帧数
M
基于等式获得

其中,
t1
为第一时间节点;
t2
为第二时间节点;
f

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刷新率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获取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包括:从预先存储的
M
条屏幕亮度参数,获取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

其中,每条屏幕亮度参数包括一个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待显示画面帧为
M
条屏幕亮度参数中的一个画面帧

[0013]考虑到屏幕刷新率较快,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发生调光模式切换后的前
M
个画面帧中的每一个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预先存储

如此,在执行上述屏幕亮度调节方式时,可以直接从预先存储的
M
条屏幕亮度参数中进行调用,这种方式有利于节省对每一个发生亮度跳变的画面帧的调节时间,避免由于获取控制信息的时间过长,从而导致待显示画面帧的卡顿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设计方式中,控制信息是通过计算第二电子设备发生调光模式切换时的第二屏幕理想亮度和第二屏幕实际亮度获得的

第二屏幕理想亮度为触发第一电子设备执行调光模式切换的预设亮度阈值

第二屏幕实际亮度为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画面帧时的实际亮度值

每条屏幕亮度参数中的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屏幕亮度,基于第二屏幕理想亮度与第二屏幕跳变亮度的差值获得

第二屏幕跳变亮度为第二屏幕实际亮度和第二屏幕理想亮度的差值

[0015]应理解,若要达到减轻甚至消除亮度跳变的效果,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所述待显示画面帧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发生调光模式切换后的第
k
帧画面帧,
1≤k≤M

k
为正整数,
M
为预设正整数;所述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待显示画面帧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所述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屏幕亮度小于第一屏幕理想亮度;所述第一屏幕理想亮度为触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所述调光模式切换的预设亮度阈值;所述调光模式切换包括:由脉冲宽度调制
PWM
模式切换为直流
DC
模式,或者由所述
DC
模式切换为所述
PWM
模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待显示画面帧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调节至所述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屏幕亮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包括:从预先存储的
M
条屏幕亮度参数,获取所述待显示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其中,每条所述屏幕亮度参数包括一个画面帧对应的控制信息;所述待显示画面帧为所述
M
条屏幕亮度参数中的一个画面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是通过计算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所述调光模式切换时的第二屏幕理想亮度和第二屏幕实际亮度获得的;所述第二屏幕理想亮度为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调光模式切换的预设亮度阈值;所述第二屏幕实际亮度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画面帧时的实际亮度值;每条所述屏幕亮度参数中的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屏幕亮度,基于所述第二屏幕理想亮度与第二屏幕跳变亮度的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屏幕跳变亮度为所述第二屏幕实际亮度和所述第二屏幕理想亮度的差值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M
条屏幕亮度参数包括多条第一屏幕亮度参数和至少一条第二屏幕亮度参数;每条所述第一屏幕亮度参数包括第一画面帧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每条所述第二屏幕亮度参数包括第二画面帧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通过计算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所述调光模式切换时的第二屏幕理想亮度和第二屏幕实际亮度获得的;所述第二屏幕理想亮度为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调光模式切换的预设亮度阈值;所述第二屏幕实际亮度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画面帧时的实际亮度值;每条所述第一屏幕亮度参数中的第一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屏幕亮度,基于所述第二屏幕理想亮度与第二屏幕跳变亮度的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屏幕跳变亮度是所述第二屏幕实际亮度和所述第二屏幕理想亮度的差值;每条所述第二屏幕亮度参数中的第二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屏幕亮度,基于所述第二画面帧的两个相邻调节亮度进行插值计算获得;所述相邻调节亮度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栓柱李哲孙立彬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