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结构及其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30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结构及其运行方法,电源结构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输入模块包括第一线包和次线包,其中,次线包为双线包,包括第二线包和第三线包,第二线包和第三线包分别与第一线包之间设置有变比;开关单元,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一整流桥串联,第二开关模块与第二整流桥并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规
AC

DC
变化电源其输入电压一般是额定输入电压的
80

120
%,极个别电源的输入范围为
60

130
%,当输入电压超过最大电压时电源会产生过压保护或烧坏,而低于最小工作电压时电源就不能正常输出

[0003]在一些特殊环境中,设备无法从标准的交流稳压电中直接取能,只能通过交流电流的二次感应电中间接取能,由于输电线路中,电流是一个变化值,因此通过电流变化而产生的二次感应电压也是一个变化值,其变化范围和一次电流的变化范围一致

以架空防雷地线取电为例,输电线路在进行电能输送时,导线上的交变电流会在空间产生交变磁场,会在输电线路架空防雷地线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收到导线传输电流大小的影响
>。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包括第一线包和次线包,其中,次线包为双线包,包括第二线包和第三线包,所述第二线包和第三线包分别与第一线包之间设置有变比;整流桥模块,所述整流桥模块包括第一整流桥和第二整流桥,所述第一整流桥与第二线包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桥与第三线包连接;开关单元,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整流桥的正输出端,第一开关模块输出端和第二整流桥的正输出端并联

第二开关模块的输入端与前述并联节点相连,输出端连接到
PWM
稳压模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稳压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和第二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反馈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模块的开断,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反馈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二开关模块的开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稳压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包和第三线包分别与第一线包之间设置有变比,其中,第一线包与第二线包间的变比为1:4;第一线包与第三线包间的变比为1:
1。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稳压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单相可控硅
V7、N
沟道场效应管
Q2、
第一二极管
V1、
第二二极管
V2、
第一电阻
R1、
第二电阻
R2、
第一光耦
V5
和第三电阻
R3
;其中,单相可控硅
V7
一端连接第一整流桥,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
C1
;第二
N
沟道场效应管
Q2、
第一电阻
R1、
第二二极管
V2
和第二电阻
R2
串联构成恒流源;第一光耦
V5
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
V2、
第二电阻
R2
和单相可控硅
V7
;第一二极管
V1
一端连接第一整流桥和单相可控硅
V7
,另一端连接第二
N
沟道场效应管
Q2
和第一电阻
R1
;第三电阻
R3
一端连接第一光耦
V5
,另一端接地
。5.
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交流稳压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四
N
沟道场管
Q4、
第三二极管
V3、
第二光耦
V6、
第四电阻
R4
和第五电阻
R5
;其中,第三二极管
V3
一端连接第四
N
沟道场管
Q4
和第二光耦
V6
第二端,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
R5
;第二光耦
V6
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
R4
,第三端连接第四
N
沟道场管
Q4
;第四电阻
R4
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
R5
,第五电阻
R5
另一端接地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稳压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先胤邹雕杨旗胡荣俊黄欢吕乾勇牛唯欧阳泽宇张义钊张英钟尧许逵李欣杜昊杜禹杨阳李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