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装置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530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洗涤装置自清洁的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洗涤装置自清洁的控制方法、洗涤装置、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洁
,具体涉及一种洗涤装置自清洁的控制方法

洗涤装置

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洗涤装置将人们从繁杂的清洁工作中释放出来,既能保持家居

办公等环境的洁净,又能让人们享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而被人们所青睐

[0003]目前洗涤装置例如洗衣机

洗碗机等在洗涤过程中会有部分脏污残留于洗涤装置内的风险,长久使用后残留的脏污将滋生大量细菌影响洗涤效果

现有技术中部分洗涤装置已经具备了自清洁功能,但是自清洁功能的触发多依靠使用者主动进行,自清洁进行的时机缺少客观评价依据,有时长久不触发导致自清洁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有时过分频繁触发导致水

电的浪费;少部分洗涤装置具备了自清洁提醒功能,但大都基于总运行时间这一单一维度,而洗涤装置的污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单一维度的判定较为简单但准确度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洗涤装置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洗涤装置洗涤结束后,确定洗涤装置当次累积污渍残留量,其中,所述当次累积污渍残留量根据上一次累积污渍残留量

洗涤温度

洗涤时长

运行间隔时长

当次污渍残留量

除菌液确定;判断所述当次累积污渍残留量是否大于自清洁触发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则发送自清洁指令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装置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洗涤装置洗涤结束后,确定洗涤装置当次累积污渍残留量的步骤,包括:在洗涤装置洗涤结束后,获取上一次累积污渍残留量

温度系数

洗涤时长系数

运行间隔时长校正系数

当次污渍残留量

以及除菌液使用校正系数;根据上一次累积污渍残留量

温度系数

洗涤时长系数

运行间隔时长校正系数

当次污渍残留量

以及除菌液使用校正系数,确定洗涤装置当次累积污渍残留量,所述洗涤装置当次累积污渍残留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第
m
次累积污渍残留量=
{

(m

1)
次累积污渍残留量
*
温度系数
*
洗涤时长系数
*
运行间隔时长校正系数
+

m
次污渍残留量
}*
除菌液使用校正系数;其中,当次累积污渍残留量为第
m
次洗涤结束后获取的第
m
次累积污渍残留量;上一次累积污渍残留量为第
m
‑1次洗涤结束后获取的第
m
‑1次累积污渍残留量;当次污渍残留量为第
m
次洗涤结束后获取的第
m
次污渍残留量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装置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洗涤装置洗涤结束后,获取上一次累积污渍残留量

温度系数

洗涤时长系数

运行间隔时长校正系数

当次污渍残留量

以及除菌液使用校正系数的步骤,包括:在洗涤装置洗涤结束后,确定当次洗涤过程中的等效温度;根据所述等效温度以及预设的等效温度与温度系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温度系数;其中,所述等效温度的计算公式为:当次等效温度=当次主洗过程温度变化与洗涤时间进行积分
/
当次主洗过程的洗涤过程总时长
t1。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装置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洗涤装置洗涤结束后,获取上一次累积污渍残留量

温度系数

洗涤时长系数

运行间隔时长校正系数

当次污渍残留量

以及除菌液使用校正系数的步骤,包括:在洗涤装置洗涤结束后,根据洗涤装置当次运行主洗过程时真实时长
/
主洗过程的第一预设时长的比值,确定洗涤时长系数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装置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洗涤装置洗涤结束后,获取上一次累积污渍残留量

温度系数

洗涤时长系数

运行间隔时长校正系数

当次污渍残留量

以及除菌液使用校正系数的步骤,包括:在洗涤装置洗涤结束后,根据洗涤装置运行间隔,确定运行间隔时长校正系数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装置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洗涤装置洗涤结束后,获取上一次累积污渍残留量

温度系数

洗涤时长系数

运行间隔时长校正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一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