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主洞的修建方法及隧道主洞技术

技术编号:396504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主洞的修建方法及隧道主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主洞的修建方法及隧道主洞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主洞的修建方法及隧道主洞


技术介绍

[0002]辅助通道通常是指在主要隧道工程中,用于提供紧急出口

排水

通风

维修和运输等用途的附加通道系统,通常是为了增加隧道的安全性

可维护性和功能性而建造的

在长大隧道的修建过程中,设置辅助通道,如斜井和横通道,可以显著增加作业面,从而实现快速施工的目标

[0003]目前,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调研显示,隧道主洞与斜井

横通道等辅助通道的交叉布置方式主要为单“T”字形和双“T”字形

在单“T”字形交叉布置中,辅助通道从隧道主洞的一侧以“T”字形的方式延伸出来,与隧道主洞形成一个交叉,这种布置方式常用于提供紧急出口

通风

维修等功能;在双“T”字形交叉布置中,辅助通道从隧道主洞的两侧分别延伸出来,与隧道主洞形成两个交叉,类似于两个相互交叉的字母“T”,这种布置方式通常用于提供更多的作业面和灵活性,适用于较大或复杂的隧道工程

[0004]这两种布置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中,但也存在以下局限性:
[0005](1)
有限的作业面:单“T”字形布置只提供了一个辅助通道,其作业面相对较小

在某些大型隧道工程中,可能需要更大的作业面以支持更多的施工活动和设备

[0006](2)
有限的功能性:单“T”字形布置的辅助通道通常只用于一种功能,如紧急出口或通风

在某些复杂的隧道工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种功能的支持,例如维修

排水等

[0007](3)
更复杂的设计和施工:双“T”字形布置涉及辅助通道从主洞两侧分别延伸出来,这要求更复杂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增加了工程的复杂性和成本

[0008](4)
地质条件限制:在某些地质条件下,双“T”字形布置可能受到限制,会遇到岩石坚硬或不稳定的问题,增加了施工风险

[0009](5)
交叉冲突:双“T”字形布置可能导致辅助通道之间的交叉冲突,需要精确的设计和施工规划,以确保交叉部分的稳固和安全

[0010]因此,亟待一种施工方便

安全可靠的隧道主洞的修建方法及隧道主洞,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隧道主洞的修建方法及隧道主洞,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隧道主洞的修建方法,该隧道主洞的修建方法包括:从一端修建第一辅助通道1,其中该第一辅助通道1的修建方向与第一隧道主洞2的修建方向垂直;在该第一辅助通道1的另一端,修建该第一隧道主洞2;在该第一隧道主洞2的与该第一辅助通道1的相对的一侧,修建第二辅助通道3,其中该第二辅助通道3的修建方向与该第一隧道主洞2的修建方向垂直;在该第二辅助通道3的另一端,修建第二隧道主洞
4
;以及同时修建该第一隧道主洞2和该第二隧道主洞
4。
[0013]优选地,该第一辅助通道1为斜井,在该第一辅助通道1的另一端修建该第一隧道主洞2包括:在该斜井1的相距该第一隧道主洞2的预计修建位置的2米处,修建第一方形门架1‑5;在该斜井1与该第一隧道主洞2的预计修建位置的交叉口处,修建第一锁口钢架1‑4,用于支撑该第一隧道主洞2中的钢架;采用小导洞进入该第一隧道主洞2中,并向该第一隧道主洞2的两侧分别掘进特定距离,从而形成该第一隧道主洞
2。
[0014]优选地,该斜井1为采用钻爆法修建的两心圆断面,包括:初期支护1‑2和二次衬砌1‑3,其中该初期支护1‑2为采用喷射混凝土

系统锚杆

钢筋网和钢拱架的综合支护结构,该二次衬砌1‑3为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结构

[0015]优选地,该第二辅助通道3为横通道,在该第一隧道主洞2的与该第一辅助通道1的相对的一侧修建第二辅助通道3包括:在该第一隧道主洞2与该横通道3的预计修建位置的交叉口处,修建第二锁口钢架3‑4,用于支撑该第一隧道主洞2中的钢架;在该横通道3的相距该第一隧道主洞2的预计修建位置的2米处,修建第二方形门架3‑5;继续修建该横通道3直至该第二隧道主洞4的预计修建位置

[0016]优选地,该横通道3为采用钻爆法修建的拱顶直墙断面,包括:初期支护3‑2和二次衬砌3‑3,其中该初期支护3‑2为采用喷射混凝土

系统锚杆

钢筋网和钢拱架的综合支护结构,该二次衬砌3‑3为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结构

[0017]优选地,在该第二辅助通道3的另一端修建第二隧道主洞4包括:在该横通道3的相距该第二隧道主洞4的预计修建位置的2米处,修建第三方形门架;在该横通道3与该第二隧道主洞4的预计修建位置的交叉口处,修建第三锁口钢架,用于支撑该第二隧道主洞4中的钢架;采用小导洞进入该第二隧道主洞4中,并向该第二隧道主洞4的两侧分别掘进该特定距离,从而形成该第二隧道主洞
4。
[0018]优选地,该第一隧道主洞2为采用钻爆法修建的三心圆断面,包括:初期支护2‑2和二次衬砌2‑3,其中该初期支护2‑2为采用喷射混凝土

系统锚杆

钢筋网和钢拱架的综合支护结构,该二次衬砌2‑3为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结构

[0019]优选地,该第二隧道主洞4为采用钻爆法修建的三心圆断面,包括:初期支护2‑2和二次衬砌2‑3,其中该初期支护2‑2为采用喷射混凝土

系统锚杆

钢筋网和钢拱架的综合支护结构,该二次衬砌2‑3为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结构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修建方法所修建的隧道主洞,包括:位于预计修建位置的第一隧道主洞2和第二隧道主洞4;与第一隧道主洞2的修建方向垂直的第一辅助通道1,其一端连接该第一隧道主洞2,另一端用于该修建方法的开始;与第一隧道主洞2的修建方向垂直的第二辅助通道3,其一端连接该第一隧道主洞2,另一端连接该第二隧道主洞
4。
[0021]优选地,该第一辅助通道1为斜井,并且该第二辅助通道3为横通道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主洞的修建方法及隧道主洞

该隧道主洞的修建方法包括:从一端修建第一辅助通道1,其中该第一辅助通道1的修建方向与第一隧道主洞2的修建方向垂直;在该第一辅助通道1的另一端,修建该第一隧道主洞2;在该第一隧道主洞2的与该第一辅助通道1的相对的一侧,修建第二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隧道主洞的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一端修建第一辅助通道
(1)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通道
(1)
的修建方向与第一隧道主洞
(2)
的修建方向垂直;在所述第一辅助通道
(1)
的另一端,修建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在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的与所述第一辅助通道
(2)
的相对的一侧,修建第二辅助通道3,其中所述第二辅助通道
(3)
的修建方向与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的修建方向垂直;在所述第二辅助通道
(3)
的另一端,修建第二隧道主洞
(4)
;以及同时修建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和所述第二隧道主洞
(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通道
(1)
为斜井,在所述第一辅助通道
(1)
的另一端修建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包括:在所述斜井
(1)
的相距所述第一隧道主洞2的预计修建位置的2米处,修建第一方形门架
(1

5)
;在所述斜井
(1)
与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的预计修建位置的交叉口处,修建第一锁口钢架
(1

4)
,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中的钢架;采用小导洞进入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中,并向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的两侧分别掘进特定距离,从而形成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井
(1)
为采用钻爆法修建的两心圆断面,包括:初期支护
(1

2)
和二次衬砌
(1

3)
,其中所述初期支护
(1

2)
为采用喷射混凝土

系统锚杆

钢筋网和钢拱架的综合支护结构,所述二次衬砌
(1

3)
为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通道
(3)
为横通道,在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的与所述第一辅助通道
(1)
的相对的一侧修建第二辅助通道
(3)
包括:在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与所述横通道
(3)
的预计修建位置的交叉口处,修建第二锁口钢架
(3

4)
,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中的钢架;在所述横通道
(3)
的相距所述第一隧道主洞
(2)
的预计修建位置的2米处,修建第二方形门架
(3

5)
;继续修建所述横通道
(3)
直至所述第二隧道主洞
(4)
的预计修建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通道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林周长林吴金刚陈明奎杨明哲宋艳彬陈仁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