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485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包括引流软管,沿所述引流软管的径向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与之相连通的柔性支管,所述柔性支管的另一端设有隔绝件,所述隔绝件上设有具有导流功能的第一导丝,所述第一导丝的外周套有弹性网,所述弹性网与所述第一导丝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网的自由端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导丝相对滑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弹性网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隔绝件的端部设有与之相连通并且具有干燥功能的容纳组件,所述隔绝件的另一端设有具有导流功能的第二导丝,所述第二导丝通过所述隔绝件与所述第一导丝相连,本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无需更换引流软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院的各类患者在进行有创手术后,需要对创伤处进行引流,将手术所产生并且存于体腔

器官或组织内的各类组织积液和积血等顺利导入体外,避免床上口出现感染以及体腔内压显著增大,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而现有的引流器械在应用于临床护理时,常会出现引流软管堵塞,而且大部分的引流软管长度较长并且导致很难进行疏通,往往只能通过负压抽吸的方式进行疏通,若堵塞点远离负压源时,位于堵塞点与负压源之间的引流软管段会出现被吸扁的现象,需要多次调整负压压力大小以及手动捏握引流软管使其复位,才能进行疏通工作,而且引流过程中;若采用更换引流软管的方式,又需要反复将引流软管从体内抽出并重新更换,患者较为痛苦;若采用渐进式挤压引流软管,从而使得堵塞点的堵塞物进入引流瓶,多次疏堵后又会导致引流软管变形而出现更易堵塞的情况;若采用从远离人体的引流软管的一端进行疏堵时,又会出现积液及积血逆流,导致体腔内压增大,而且易出现感染风险,同时操作还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能够同时实现无需更换引流软管

多点式疏堵迅速有效以及不会造成积液和积血逆流至体腔的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包括引流软管,沿所述引流软管的径向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与之相连通的柔性支管,所述柔性支管的倾斜方向靠近所述引流软管的进液方向,所述柔性支管的另一端设有隔绝件,所述隔绝件上设有具有导流功能的第一导丝,所述第一导丝的外周套有弹性网,所述弹性网与所述第一导丝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网的自由端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导丝相对滑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弹性网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隔绝件的端部设有与之相连通并且具有干燥功能的容纳组件,所述隔绝件的另一端设有具有导流功能的第二导丝,所述第二导丝通过所述隔绝件与所述第一导丝相连,所述第二导丝位于所述容纳组件内,所述第一导丝的端部设有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所述柔性支管的管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导丝的长度大于相邻所述柔性支管在所述引流软管上的径向间隔距离

[0005]优选的,所述容纳组件包括第一引流袋,所述第一引流袋内置有干燥剂,所述第一引流袋与所述隔绝件相连

[0006]优选的,还包括容纳盒体,所述容纳盒体的表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引流软管的第一管槽,所述容纳盒体的表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柔性支管的若干第二管槽,所述第二管槽与所述第一管槽相连通,所述第二管槽的另一侧设有与之相连通并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引流袋的容纳槽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导丝和所述第二导丝均采用吸水材料

[0008]优选的,所述滑动件的截面呈圆环形,所述滑动件的表面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拨片

[0009]优选的,所述容纳盒体的顶部设有与之铰连接的透明盖体,所述透明盖体和所述容纳盒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

[0010]优选的,所述引流软管的另一端设有与之相连通的第二引流袋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引流袋和所述第二引流袋均经过无菌处理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将所述引流软管置入体腔的术后创口处进行引流工作的进行,当所述引流软管充满含有组织液和积血及相关人体组织时,会通过所述引流软管导出,当所述引流软管因血块或组织过多而堵塞时,体腔内压会因组织液和积血堆积而逐步升高并导致创口受压迫,当需要对所述引流软管的不同位置进行疏堵时,通过拨动所述引流软管堵塞处的入液方向的上方的第一个所述弹性密封件,使得所述弹性密封件进入所述引流软管内,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柔性支管进行第一次释压并实现相应体积的组织液从所述引流软管置换进入柔性支管,而且此时由于所述弹性密封件和所述第一导丝还会逐步进入所述引流软管,通过所述引流软管内的组织液接触所述第一导丝,即会经过所述第一导丝的导流作用引导至所述第二导丝,然后即可通过所述第二导丝部分流入所述容纳组件内,当所述弹性密封件和所述第一导丝穿过所述引流软管的堵塞处时,通过拨动所述滑动件,使得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第一导丝滑动,从而使得所述弹性网撑开,并逐步嵌入血块或组织过多的堵塞栓内,从而通过增大与形成的血块或组织堵塞栓的摩擦力,进而能够将堵塞栓从所述引流软管内缓慢抽出,同时使得所述弹性密封件重新密封所述柔性支管,然后即可将所述柔性支管内的组织液

组织和血块中的水分逐步导入所述容纳组件,从而使得位于所述柔性支管内的组织液

组织和血块逐渐干燥结块并实现体积显著减小,方便后续的循环使用,通过多个所述柔性支管的作用,能够根据堵塞点进行相应的疏堵,实现多点式并且高效的疏堵工作,能够有效避免积液和积血逆流至体腔而造成体腔内压过大而不利于患者的伤口恢复,同时能够降低感染风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无需更换所述引流软管,减少了因多次更换所述引流软管使患者较为痛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的俯视方向的整体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的图
1A
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为引流软管,2为柔性支管,3为隔绝件,4为第一导丝,5为弹性网,6为滑动件,7为第二导丝,8为弹性密封件,9为第一引流袋,
10
为干燥剂,
11
为容纳盒体,
12
为第一管槽,
13
为第二管槽,
14
为容纳槽,
15
为拨片,
16
为透明盖体,
17
为卡扣,
18
为第二引流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参见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包括引流软管1,沿所述引流软管1的径向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与之相连通的柔性支管2,所述柔性支管2的倾斜方向靠近所述引流软管1的进液方向,所述柔性支管2的另一端设有隔绝件3,所述隔绝件3上设有具有导流功能的第一导丝4,所述第一导丝4的外周套有弹性网5,所述弹性网5与所述第一导丝4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网5的自由端设有滑动件6,所述滑动件6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软管,沿所述引流软管的径向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与之相连通的柔性支管,所述柔性支管的倾斜方向靠近所述引流软管的进液方向,所述柔性支管的另一端设有隔绝件,所述隔绝件上设有具有导流功能的第一导丝,所述第一导丝的外周套有弹性网,所述弹性网与所述第一导丝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网的自由端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导丝相对滑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弹性网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隔绝件的端部设有与之相连通并且具有干燥功能的容纳组件,所述隔绝件的另一端设有具有导流功能的第二导丝,所述第二导丝通过所述隔绝件与所述第一导丝相连,所述第二导丝位于所述容纳组件内,所述第一导丝的端部设有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所述柔性支管的管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导丝的长度大于相邻所述柔性支管在所述引流软管上的径向间隔距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组件包括第一引流袋,所述第一引流袋内置有干燥剂,所述第一引流袋与所述隔绝件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护理用引流护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小玲钟煌林琼妹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