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70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存储介质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

存储介质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对于纵梁模型是由设计师通过
creo
软件
(
一种
CAD
设计软件包
)
建模命令生成纵梁实体以及纵梁实体上的孔信息,一个车架总成里面含有左和右两个纵梁,左纵梁平均有
400

500
个孔位,右纵梁通过左纵梁镜像得到并与左纵梁信息保持一致,左右纵梁共用一张图纸,通过一张图纸上孔位信息的左右标注来区分孔位分别在左

右纵梁上的分布

工厂接收到图纸后再通过人工将图纸转化进行三面冲孔表数据编写和纵梁物理信息识别,输入纵梁卷料备货及三面冲孔工序

[0003]车架孔组参数由各专业设计师在
CAD(
一种绘图工具软件
)
设计工具里逐一测量孔参数,再人工编辑提孔参数表,通过
CAD
工具进行人工建模,输出二维图纸,工厂根据二维图纸进行手工编译三面冲孔程序,整个过程人为干预因素较多,会在各个环节出现由于人工操作导致的各项错误,从而降低设计质量,影响整车装配效率的降低

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0004](1)
一根纵梁上的
400

500
个孔位特征及其参数完全由人工创建和编辑,容易造成模型建模时参数设置错误;
[0005](2)


右纵梁在同一张二维图纸上的人工标注左右的区分方式,容易造成标注错误,导致纵梁实物加工出来出现错孔

漏孔

豁孔,影响整车装配效率;
[0006](3)
工厂接到纵梁二维图纸后为了纵梁的工艺加工需要进行二次转化和加工纵梁的参数信息,容易因识别图纸信息有误而造成三面冲数据错误,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纵梁出现错孔

漏孔

豁孔,且有时会导致纵梁废料产生;
[0007](4)
右纵梁为镜像左纵梁所得,孔位信息不分左右,
DMU(Digital Mock—Up
,数字化电子样车
)
电装时容易出现检查效率低

检出遗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

存储介质及装置,能够提升纵梁孔位设计的效率和正确率

[0009]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0]对组成纵梁孔位的孔组进行编码分组,获取各孔组对应的纵梁信息和纵梁上的孔位信息,生成孔信息表并汇总,得到孔组信息汇总表;
[0011]基于孔组信息汇总表进行纵梁孔位的二维图纸绘制,并对不同孔组进行标识区分和孔组功能标注,以及对孔进行尺寸标注;
[0012]进行实现孔位后的纵梁模型

纵梁孔位的二维图纸以及孔组信息汇总表的传递,实现纵梁三面冲的自动化加工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对组成纵梁孔位的孔组进行编码分组,获取各孔组对应的纵梁信息和纵梁上的孔位信息,生成孔信息表并汇总,得到孔组信息汇总表,具体步骤包括:
[0014]对组成纵梁孔位的各孔组进行编码以实现分组,并获取各孔组对应的纵梁信息和纵梁上的孔位信息,生成各孔组的孔信息表;
[0015]将各孔组的孔信息表进行汇总,得到孔组信息汇总表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0017]所述纵梁信息包括纵梁的长度尺寸

截面尺寸和折弯角度;
[0018]所述纵梁上的孔位信息包括孔所在面

孔基准面

孔径

孔方向

孔坐标和孔形状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得到孔组信息汇总表之后,还包括:
[0020]将孔组信息汇总表导入未实现孔位的纵梁模型,以在纵梁模型上根据孔位信息完成纵梁孔位的实现,且左右纵梁上的孔根据孔位信息力坐标系
Y
方向上的正负实现分别打孔;
[0021]待纵梁打孔完成,收集左右纵梁上的孔进行校核检查,以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规范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对不同孔组进行标识区分和孔组功能标注,其中,对孔组进行标识区分和孔组功能标注具体为:
[0023]进行孔注释标识

孔注释拆分

孔注释合并和孔注释移动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0025]所述孔注释标识为采用不同颜色和标识对不同孔组进行注释;
[0026]所述孔注释拆分为当孔注释标识完成后,将同一孔组的注释进行拆分,将拆分后的注释以及孔的功能标注至指定的孔位上;
[0027]所述孔注释合并为对于拆分后标注在指定孔位的注释,进行删除或更新;
[0028]所述孔注释移动为对注释的标注位置进行移动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进行实现孔位后的纵梁模型

纵梁孔位的二维图纸以及孔组信息汇总表的传递之前,还包括:
[0030]对于实现孔位后的纵梁模型,获取需转化成三面冲的坐标系

孔所在面

孔基准面和孔径信息

[003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行实现孔位后的纵梁模型

纵梁孔位的二维图纸以及孔组信息汇总表的传递,实现纵梁三面冲的自动化加工,具体步骤包括:
[0032]将实现孔位后的纵梁模型

纵梁孔位的二维图纸以及孔组信息汇总表在
PDM
发布后,一并传递给工厂;
[0033]将孔组信息汇总表输入计算机及相关加工设备,进行纵梁三面冲自动化加工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的步骤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装置,包括:
[0036]生成模块,其用于对组成纵梁孔位的孔组进行编码分组,获取各孔组对应的纵梁信息和纵梁上的孔位信息,生成孔信息表并汇总,得到孔组信息汇总表;
[0037]执行模块,其用于基于孔组信息汇总表进行纵梁孔位的二维图纸绘制,并对不同孔组进行标识区分和孔组功能标注,以及对孔进行尺寸标注;
[0038]传递模块,其用于进行实现孔位后的纵梁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组成纵梁孔位的孔组进行编码分组,获取各孔组对应的纵梁信息和纵梁上的孔位信息,生成孔信息表并汇总,得到孔组信息汇总表;基于孔组信息汇总表进行纵梁孔位的二维图纸绘制,并对不同孔组进行标识区分和孔组功能标注,以及对孔进行尺寸标注;进行实现孔位后的纵梁模型

纵梁孔位的二维图纸以及孔组信息汇总表的传递,实现纵梁三面冲的自动化加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组成纵梁孔位的孔组进行编码分组,获取各孔组对应的纵梁信息和纵梁上的孔位信息,生成孔信息表并汇总,得到孔组信息汇总表,具体步骤包括:对组成纵梁孔位的各孔组进行编码以实现分组,并获取各孔组对应的纵梁信息和纵梁上的孔位信息,生成各孔组的孔信息表;将各孔组的孔信息表进行汇总,得到孔组信息汇总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信息包括纵梁的长度尺寸

截面尺寸和折弯角度;所述纵梁上的孔位信息包括孔所在面

孔基准面

孔径

孔方向

孔坐标和孔形状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得到孔组信息汇总表之后,还包括:将孔组信息汇总表导入未实现孔位的纵梁模型,以在纵梁模型上根据孔位信息完成纵梁孔位的实现,且左右纵梁上的孔根据孔位信息力坐标系
Y
方向上的正负实现分别打孔;待纵梁打孔完成,收集左右纵梁上的孔进行校核检查,以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规范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梁信息自动传递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孔组进行标识区分和孔组功能标注,其中,对孔组进行标识区分和孔组功能标注具体为:进行孔注释标识

孔注释拆分

孔注释合并和孔注释移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高薇李骞黄甜芳叶吉丽陈林陈正彪吴莎刘尧熊桦曹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