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平衡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467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容适用于集中供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供热平衡控制系统,其二次侧换热器的第三接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第四管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平衡控制系统


[0001]本
技术实现思路
适用于集中供暖
,提供了一种供热平衡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的连年增长,供热系统运行管理人员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大大增高了集中供热的成本

与此同时,广大热用户对供热的温度质量及供热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供热平衡控制一般是控制二次侧管路的回水温度;而且目前各个单元楼内的供热管道均直接并联在二次侧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一旦调整一个单元楼的供水,其他楼的水量就会受到影响,对管路和控制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单元楼内的控制通常仅通过用户自己控制暖气上的阀门实现,无法自动根据单元楼内的温度情况进行整栋楼的调整,造成比较大的热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的缺陷,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平衡控制系统,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供热平衡控制无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单元楼级别的调整的问题,该系统包括管路系统

主控制器和子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子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一次侧换热器和二次侧换热器,所述一次侧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与第一管路固定连接

第二接口与第九管道固定连接

第三接口通过第二管路与二次侧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二次侧换热器的第二接口通过第八管路与一次侧换热器的第四接口连接

第三接口通过第三管路与若干根第四管路连接;所述第四管路与单元楼管路

>回水管

第五管路连接

二次侧换热器的第四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之间安装有安装有第三旁路,所述第三旁路上安装第四控制阀;所述所述第三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泵

第一温度变送器;所述第四管路上安装有第二温度变送器和第五控制阀,所述单元楼管路安装在单元楼内,所述单元楼内安装有若干第三温度变送器,所述回水管上安装有第四温度变送器;所述第一温度变送器

第二循环泵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变送器

第四控制阀

第五控制阀

第三温度变送器均与对应的子控制器电连接

[000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上安装有第一循环泵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八管路与第二管路之间安装有第二旁路,所述第二旁路上安装第六控制阀;所述第一循环泵

第三控制阀

第六控制阀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九管道之间安装有第一旁路,所述第一旁路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管路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

第二控制阀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0006]所述第一管路

第九管道

第二管路

第八管道上还分别安装有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的第六温度变送器

第七温度变送器

第八温度变送器

第九温度变送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上安装有第三循环泵,用于第一循环泵的备份;所述第三管路上还安装有第四循环泵,用于第二循环泵的备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还安装有第七控制阀,用于第二控制阀的备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路上安装有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第四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回水管上安装有第三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五管路上安装有第四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

第二压力变送器

第三压力变送器

第四压力变送器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循环泵

第三循环泵第二循环泵

第四循环泵均为变频泵,分别通过对应的子电源线与主电源线电连接,所述子电源线上由主电源线至对应的循环泵的方向依次安装有电磁继电器

电感和变频控制器,所述电感与电控器

电磁继电器依次电连接

[0011]该系统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所述子控制器实施获取若干第三温度变送器温度平均值为
T3、
第二温度变送器测得的温度为
T2、
第四温度变送器测得的温度为
T4,计算
T2与
T4之间的温度差
Δ
T2,并计算
Δ
T2与
Δ
T2´
的关系,计算
T3与单元楼内的设定温度为
T
M
之间的温度差
Δ
T5;所述主控制器实时获取第一温度变送器测得的温度
T1、
第五温度变送器测得的温度
T5、
第六温度变送器测得的温度
T6、
第七温度变送器测得的温度
T7、
第八温度变送器测得的温度
T8、
第九温度变送器测得的温度
T9,计算
T1

T5之间的温度差
Δ
T1、T2与
T4之间的温度差
Δ
T2、T6和
T7之间的温度差为
Δ
T3、T8与
T9之间的温度差
Δ
T4,并计算
Δ
T1、
Δ
T2、
Δ
T3、
Δ
T4与对应的设定值
Δ
T1´

Δ
T2´

Δ
T3´

Δ
T4´
之间的关系;若
T1大于等于其对应的设定值
T1´

Δ
T1等于
Δ
T1´
,则调节过程由子控制器通过子调节过程完成,否则主控制器介入,进入主调节过程;所述子调节过程为若
Δ
T5为正值子控制器根据
Δ
T5增大第四控制阀的开度,减小第五控制阀的开度,至
T3符合要求;如若
Δ
T5为负值,即
T3小于
T
M
,则子控制器将信息发送至主控制器;若主控制得到的
T1大于等于设定值
T1´
,则由子控制器进行调节,子控制器根据
Δ
T5减小第四控制阀的开度,增大第五控制阀的开度,至
T3符合要求;若
T3等于
T
M

Δ
T2大于设定值温差
Δ
T2´
,则子控制器根据
Δ
T2与
Δ
T2´
之间的差值,增大第四控制阀的开度,减小第五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供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系统

主控制器和子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子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一次侧换热器(5)和二次侧换热器(
10
),所述一次侧换热器(5)的第一接口与第一管路(1)固定连接

第二接口与第九管道固定连接

第三接口通过第二管路(6)与二次侧换热器(
10
)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二次侧换热器(
10
)的第二接口通过第八管路与一次侧换热器(5)的第四接口连接

第三接口通过第三管路(
11
)与若干根第四管路(
15
)连接;所述第四管路(
15
)与单元楼管路

回水管

第五管路(
24
)连接

二次侧换热器(
10
)的第四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第四管路(
15
)和第五管路(
24
)之间安装有安装有第三旁路(
18
),所述第三旁路(
18
)上安装第四控制阀(
19
);所述所述第三管路(
11
)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泵(
12


第一温度变送器(
14
);所述第四管路(
15
)上安装有第二温度变送器(
17
)和第五控制阀(
20
),所述单元楼管路安装在单元楼内,所述单元楼内安装有若干第三温度变送器(
21
),所述回水管上安装有第四温度变送器(
22
);所述第一温度变送器(
14


第二循环泵(
12
)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变送器(
17


第四控制阀(
19


第五控制阀(
20


第三温度变送器(
21
)均与对应的子控制器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6)上安装有第一循环泵(7)和第三控制阀(9),所述第八管路与第二管路(6)之间安装有第二旁路(8),所述第二旁路(8)上安装第六控制阀(
27
);所述第一循环泵(7)

第三控制阀(9)

第六控制阀(
27
)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与第九管道之间安装有第一旁路(3),所述第一旁路(3)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3),所述第一管路(1)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4),所述第一控制阀(3)

第二控制阀(4)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

第九管道

第二管路(6)

第八管道上还分别安装有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六温度变送器

第七温度变送器

第八温度变送器

第九温度变送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6)上安装有第三循环泵,用于第一循环泵(7)的备份;所述第三管路(
11
)上还安装有第四循环泵,用于第二循环泵(
12
)的备份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还安装有第七控制阀,用于第二控制阀(4)的备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
11
)上安装有第一压力变送器(
13
),所述第四管路(
15
)上安装有第二压力变送器(
16
),所述回水管上安装有第三压力变送器(
23
),所述第五管路(
24
)上安装有第四压力变送器(
26
),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
13


第二压力变送器(
16


第三压力变送器(
23


第四压力变送器(
26
)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热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泵(7)

第三循环泵第二循环泵(
12


第四循环泵均为变频泵,分别通过对应的子电源线(
41
)与主电源线(
40
)电连接,所述子电源线(
41
)上由主电源线(
40
)至对应的循环泵的方向依次安装有电磁继电器(
42


电感(
44
)和变频控制器(
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劲张传波于涵之付广东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联能新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