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455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利用环境亮度感知设备,获取当前环境的亮度值;根据环境亮度值,获得环境因子和初始背光亮度系数获取显示器上的彩色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分区获得第一区域;对第一区域进行对比通道分析,获得通量系数;根据所述环境因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
,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器
(
具有厚度小,耗电量低,画质清晰,寿命长以及尺寸可以按任意尺寸切割等优点,因此无论在大尺寸电视机
(
显示器领域还是在各类小尺寸的移动终端显示器领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但是,本身不发光,需要发光器件作为背光源

冷阴极荧光灯管
(
是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背光源

但是这种传统的背光器件是全亮模式,在显示比较暗的画面时,存在严重的漏光现象,降低显示画面的对比度

最近几年,发光二极管
(
因为节能,色域范围宽,可动态控制背光以及降低设备厚度等优点渐渐取代被广泛应用在移动终端和大尺寸液晶电视机中

[0003]现有的动态背光驱动方法多数通过
PWM(PulseWidthModulation
,脉冲宽度调制
)
方式生成背光驱动信号控制背光源发光,背光模组的发光区的背光亮度范围固定不可调,降低了对发光区的调整的灵活性;在环境光照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图像对比度,特别是对于对比度大的图像,图像暗部的调节可能产生画面失真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和系统,能够自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用场景,根据图像对比度和环境亮度适时地分区调整背光亮度;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S1、
利用环境亮度感知设备,获取当前环境的亮度值;根据环境亮度值,获得环境因子和初始背光亮度系数;
[0007]S2、
获取显示器上的彩色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分区获得第一区域;
[0008]S3、
对第一区域进行对比通道分析,获得通量系数;
[0009]S4、
根据所述环境因子

通量系数因子计算综合调整因子;根据综合调整因子调整背光亮度从而进行背光驱动

[0010]进一步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所述
S1
包括:
[0011]利用环境感知设备,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值,所述环境感知包括亮度传感器;
[0012]根据环境亮度值,获取环境亮度因子
k

k

(B

Bmin)/(Bmax

Bmin),
其中,
Bmax
为传感器测到的最大亮度值,
Bmin
为传感器感应到的最小亮度值;
B
为当前环境亮度值;
[0013]根据环境亮度因子设置初始背光亮度系数
L0

L0

α
×
k2+
β
×
k+
σ
,其中,
α

β

σ
为常数,范围为
[0,1]。
[0014]进一步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所述
S2
包括:
[0015]获取显示器上的彩色图像;将所述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直方图;
[0016]Sobel
边缘检测算子检测得到边缘线;
[0017]利用边缘线将图像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分别作为第一区域

[0018]进一步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所述
S3
包括:
[0019]在第一区域中,如果一个像素的八邻域内存在不属于该第一区域的像素,则定义该像素为边缘像素;
[0020]以边缘像素八邻域中灰度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作为该边缘像素的上升灰度和下降灰度;
[0021]以第一区域中各个像素的灰度平均值作为域均灰度,则一个边缘像素的上偏离分量为其上升灰度域其所述的第一区域的域均灰度的差值;一个边缘像素的下偏离分量为其下降灰度域其所述的第一区域的域均灰度的差值;如果一个边缘像素的准偏离分量源自于其上偏离分量,即上偏离分量大于下偏离分量,则该边缘像素为高边缘像素
A
0i
,否则为低边缘像素
A
1j

[0022]将高边缘像素作为一个集群,低边缘像素作为一个集群,分别计算通量系数和总的通量系数;
[0023]其中,高边缘像素的通量系数为:
[0024][0025]低边缘像素的通量系数为:
[0026][0027]总的通量系数为:
[0028][0029]Hi
为高边缘像素所在第一区域的域均灰度值,
Hj
为低边缘像素所在区域得域均灰度值;
n
为高边缘像素所在第一区域的个数;
m
为低边缘像素所在第一区域的个数

[0030]进一步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所述
S4
包括:
[0031]计算综合调整因子;
[0032]Z1

w1
×
k+w2
×
P

w3
×
P0

[0033]Z2

w1
×
k+w2
×
P+w3
×
P1

[0034]其中
k
为环境亮度因子;
w1,w2

w3
为权重系数,取值范围为0~1;
[0035]对于高边缘像素,采用
Z1
作为调整因子,对于低边缘像素,采用
Z2
作为调整因子;
[0036]通过驱动
IC
结合调整因子对背光亮度进行亮度调节和控制,实现背光驱动

[003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38]环境监测模块:利用环境亮度感知设备,获取当前环境的亮度值;根据环境亮度值,获得环境因子和初始背光亮度系数;
[0039]图像分区模块:获取显示器上的彩色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分区获得第一区域;
[0040]通道分析模块:对第一区域进行对比通道分析,获得通量系数;
[0041]驱动模块:根据所述环境因子

通量系数因子计算综合调整因子;根据综合调整因子调整背光亮度从而进行背光驱动

[0042]进一步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系统,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
[0043]环境亮度获取模块:利用环境感知设备,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值,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
利用环境亮度感知设备,获取当前环境的亮度值;根据环境亮度值,获得环境因子和初始背光亮度系数;
S2、
获取显示器上的彩色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分区获得第一区域;
S3、
对第一区域进行对比通道分析,获得通量系数;
S4、
根据所述环境因子

通量系数因子计算综合调整因子;根据综合调整因子调整背光亮度从而进行背光驱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1
包括:利用环境感知设备,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值,所述环境感知包括亮度传感器;根据环境亮度值,获取环境亮度因子
k

k

(B

Bmin)/(Bmax

Bmin),
其中,
Bmax
为传感器测到的最大亮度值,
Bmin
为传感器感应到的最小亮度值;
B
为当前环境亮度值;根据环境亮度因子设置初始背光亮度系数
L0

L0

α
×
k2+
β
×
k+
σ
,其中,
α

β

σ
为常数,范围为
[0,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2
包括:获取显示器上的彩色图像;将所述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直方图;
Sobel
边缘检测算子检测得到边缘线;利用边缘线将图像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分别作为第一区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3
包括:在第一区域中,如果一个像素的八邻域内存在不属于该第一区域的像素,则定义该像素为边缘像素;以边缘像素八邻域中灰度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作为该边缘像素的上升灰度和下降灰度;以第一区域中各个像素的灰度平均值作为域均灰度,则一个边缘像素的上偏离分量为其上升灰度域和其所述的第一区域的域均灰度的差值;一个边缘像素的下偏离分量为其下降灰度域和其所述的第一区域的域均灰度的差值;如果一个边缘像素的准偏离分量源自于其上偏离分量,即上偏离分量大于下偏离分量,则该边缘像素为高边缘像素
A
0i
,否则为低边缘像素
A
1j
;将高边缘像素作为一个集群,低边缘像素作为一个集群,分别计算通量系数和总的通量系数;其中,高边缘像素的通量系数为:低边缘像素的通量系数为:
总的通量系数为:
Hi
为高边缘像素所在第一区域的域均灰度值,
Hj
为低边缘像素所在区域得域均灰度值;
n
为高边缘像素所在第一区域的个数;
m
为低边缘像素所在第一区域的个数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4
包括:计算综合调整因子;
Z1

w1
×
k+w2
×
P

w3
×
P0

Z2

w1
×
k+w2
×
P+w3
×
P1
;其中
k
为环境亮度因子;
w1,w2

w3
为权重系数,取值范围为0~1;对于高边缘像素,采用
Z1
作为调整因子,对于低边缘像素,采用
Z2
作为调整因子;通过驱动
IC
结合调整因子对背光亮度进行亮度调节和控制,实现背光驱动
。6.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璐君蒋海锁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晟君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