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438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通过根据电池系统设计还原获得储能架构进而获得架构风流路径进行储能电池的组别划分获得储能电池序列以构建储能电池组的电池循环监测网络以监测获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集成

电力网络稳定性和电动交通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现有的储能系统中,高功率风冷散热控制参数通常被广泛采用,这些参数旨在维持电池组的温度,以确保其在高负荷操作下保持稳定

然而,这种做法却未能充分考虑电池组的散热需求,而且通常过于保守,导致了过度散热,从而浪费了大量能源和资源

[0003]过度的风冷散热控制参数意味着储能系统需要额外的能源来维持低温度,这增加了运行成本,不仅如此,还会导致不必要的电池磨损和寿命缩短,进一步增加了更频繁的维护和更换电池的费用

[0004]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高功率风冷散热控制参数进行储能电池组的整体散热,导致风冷散热强度与储能电池组的散热需求不适配,造成储能电池组储能成本上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高功率风冷散热控制参数进行储能电池组的整体散热,导致风冷散热强度与储能电池组的散热需求不适配,造成储能电池组储能成本上升的技术问题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7]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交互储能电池组获得电池系统设计,其中,所述电池系统设计包括电池布局信息

电池规格参数和风冷装置布设,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
K
个储能电池;根据所述电池系统设计进行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空间布局还原,获得目标储能架构;根据所述风冷装置布设对所述目标储能架构进行风流模拟,获得架构风流路径;根据所述架构风流路径进行所述
K
个储能电池的组别划分,获得
M
个储能电池序列;根据所述
M
个储能电池序列构建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监测策略,获得电池循环监测网络;当所述储能电池组处于电池循环状态时,激活所述电池循环监测网络对所述
K
个储能电池进行状态监测,获得
M
组电池状态参数;预构建风冷控制分析子网络,将所述
M
组电池状态参数同步至风冷控制分析子网络,获得风冷控制参数集,采用所述风冷控制参数集进行所述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

[0008]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系统设计交互单元,用于交互储能电池组获得电池系统设计,其中,所述电池系统设计包括电池布局信息

电池规格参数和风冷装置布设,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
K
个储能电池;布局还原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系统设计进行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空间布局还原,获得目标储能架构;风流模拟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风冷装置布设对所述目标储能架构进行风流模拟,获得架构风流路径;电池分组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架构风流路径进行所

K
个储能电池的组别划分,获得
M
个储能电池序列;循环监测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
M
个储能电池序列构建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监测策略,获得电池循环监测网络;电池状态监测单元,用于当所述储能电池组处于电池循环状态时,激活所述电池循环监测网络对所述
K
个储能电池进行状态监测,获得
M
组电池状态参数;风冷散热控制单元,用于预构建风冷控制分析子网络,将所述
M
组电池状态参数同步至风冷控制分析子网络,获得风冷控制参数集,采用所述风冷控制参数集进行所述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

[0009]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交互储能电池组获得电池系统设计,其中,所述电池系统设计包括电池布局信息

电池规格参数和风冷装置布设,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
K
个储能电池;根据所述电池系统设计进行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空间布局还原,获得目标储能架构;根据所述风冷装置布设对所述目标储能架构进行风流模拟,获得架构风流路径;根据所述架构风流路径进行所述
K
个储能电池的组别划分,获得
M
个储能电池序列;根据所述
M
个储能电池序列构建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监测策略,获得电池循环监测网络;当所述储能电池组处于电池循环状态时,激活所述电池循环监测网络对所述
K
个储能电池进行状态监测,获得
M
组电池状态参数;预构建风冷控制分析子网络,将所述
M
组电池状态参数同步至风冷控制分析子网络,获得风冷控制参数集,采用所述风冷控制参数集进行所述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

以实现根据风冷散热过程中风流经同列的多个储能电池时,风温度逐渐上升的特性,假定风最终从出风口离开时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从而进行同列储能电池散热所需风速和风温的反推,以获得实现进行同列储能电池集体有效降温的风冷和风温

进而基于风冷散热子模块同时进行多列储能电池散热的特性,进行受同一风冷散热子模块散热处理的多组风冷风温的极值调用,以实现获得进行适配于局部储能电池散热需求的控制参数

达到了基于储能电池组中局部储能电池散热需求,进行适应性的散热调节,在保障储能电池组散热需求的同时,降低散热成本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方法中获得架构风流路径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系统设计交互单元1,布局还原执行单元2,风流模拟执行单元3,电池分组执行单元4,循环监测执行单元5,电池状态监测单元6,风冷散热控制单元
7。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高功率风冷散热控制参数进行储能电池组的整体散热,导致风冷散热强度与储能电池组的散热需求不适配,造成储能电池组储能成本上升的技术问题

达到了基于储能电池组中局部储能电池散热需求,进行适应性的散热调节,在保障储能电池组散热需求的同时,降低散热成本的技术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

存储

使用

处理等均符合相关规定

[0014]下面,将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交互储能电池组获得电池系统设计,其中,所述电池系统设计包括电池布局信息

电池规格参数和风冷装置布设,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
K
个储能电池;根据所述电池系统设计进行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空间布局还原,获得目标储能架构;根据所述风冷装置布设对所述目标储能架构进行风流模拟,获得架构风流路径;根据所述架构风流路径进行所述
K
个储能电池的组别划分,获得
M
个储能电池序列;根据所述
M
个储能电池序列构建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监测策略,获得电池循环监测网络;当所述储能电池组处于电池循环状态时,激活所述电池循环监测网络对所述
K
个储能电池进行状态监测,获得
M
组电池状态参数;预构建风冷控制分析子网络,将所述
M
组电池状态参数同步至风冷控制分析子网络,获得风冷控制参数集,采用所述风冷控制参数集进行所述储能电池组的风冷散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风冷装置布设对所述目标储能架构进行风流模拟,获得架构风流路径,所述方法还包括:交互获得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目标使用场景;根据所述目标使用场景预设仿真边界条件,其中所述仿真边界条件包括场景温度边界和场景湿度边界;根据所述目标储能架构调用获得风冷散热边界;基于所述风冷装置布设获得控制参数阈值,其中,所述控制参数阈值包括风冷风速阈值和风冷温度阈值;基于所述控制参数阈值进行极值提取,获得控制参数边界;根据所述仿真边界条件

所述风冷散热边界和所述控制参数边界对所述目标储能架构进行风流仿真,获得所述架构风流路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架构风流路径进行所述
K
个储能电池的组别划分,获得
M
个储能电池序列,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风冷装置布设包括
N
个风冷散热子模块,其中,所述
N
个风冷散热子模块基于
N
个风冷控制节点进行控制参数调整,所述
N
个风冷控制节点与风冷集成控制网络通信连接;基于所述架构风流路径识别确定
N
个风冷散热起点,所述
N
个风冷散热起点与所述
N
个风冷散热子模块关联映射;基于所述
N
个风冷散热起点进行风流路径追踪,获得
N
组风流线路;采用所述
N
组风流线路进行所述
K
个储能电池的组别划分,获得所述
M
个储能电池序列,其中,每个储能电池序列具有所属风流线路标识;交互获得所述
K
个储能电池的
K
个历史温变参数集;将所述
K
个历史温变参数集同步至温变系数计算公式,获得
K
个电池温变系数;根据所述
K
个电池温变系数对所述
M
个储能电池序列进行电池布局优化,获得
M
个优化储能序列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
K
个历史温变参数集同步至温变系数计算公式,获得
K
个电池温变系数,所述方法还包括:预构建温变系数计算公式,其中,所述温变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P
为电池温变系数,为历史温变参数的数据量,为第
i
个历史温变参数的采集时间距离当前时间的距离,为第
i
个历史温变参数,为历史温变参数均值;将所述
K
个历史温变参数集同步至所述温变系数计算公式,获得所述
K
个电池温变系数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构建风冷控制分析子网络,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控制参数阈值进行控制参数随机调用,获得多组样本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电池规格参数进行温变参数设定,获得多个样本温变参数;将所述多组样本控制参数和所述多个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兆一苏俊明贾连超王宝柱徐浩萍朱成莹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电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