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拱桥拱肋无支架逐段成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07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拱桥拱肋无支架逐段成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拱桥拱肋无支架逐段成拱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拱桥拱肋无支架逐段成拱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管拱桥拱肋成拱方法主要有:
(1)
使用起重机械逐节原位施工或安装拱段,并利用支架或扣塔支撑固定合龙成拱的方法;
(2)
先低位散拼拱节,再转体或提升至安装位置合龙成拱的方法;
(3)
旁位初步成拱再顶推至安装位置成拱的方法

三种成拱方法在拱桥施工中皆有大量应用,适用于不同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各有优缺点,原位安装法受制于起重机械的起重能力;相对于上承式拱桥,下承式拱桥的拱段位置高,低位安装后的转体

提升技术难度更高;旁位初步成拱再顶推就位的方法受制于成拱难度

顶推装备

临时墩的承载能力和数量

随着工程中大矢高大跨度拱桥的出现,上述的劣势愈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钢管拱桥拱肋无支架逐段成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
将各拱节吊装至安装位置,将横桥向对称设置的两个拱节按设计横向间距进行临时固结形成一个拱肋单元
G
i

[0006]S2、
依次将相邻两个拱肋单元
G
i
之间铰接;在位于起始端的拱肋单元
G1的前端设置滑动支座,并与所述滑动支座铰接;
[0007]S3、
将提升装置移动至拱肋单元
G
i
的后端,并与拱肋单元
G
i
连接,同时在拱肋单元
G
i
和拱肋单元
G
i+1
的后端设置所述滑动支座,并分别与所述滑动支座铰接,在拱肋单元
G
i+1
的后端设置顶推装置;
[0008]S4、
由所述提升装置提升拱肋单元
G
i
的后端至设计高度,拱肋单元
G
i+1
的前端随之提升;提升过程中,由所述顶推装置同步顶推拱肋单元
G
i+1
的后端;
[0009]S5、
待所述拱肋单元
G
i
与拱肋单元
G
i+1
的铰接处达到预定位置后,将拱肋单元
G
i
与拱肋单元
G
i+1
的铰接处焊接固定;
[0010]S6、
将所述提升装置移动至下一拱肋单元铰接处,重复步骤
S3

S5
,直至拱肋成型

[0011]优选的是,步骤
S1
中,将横桥向对称设置的两个拱节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杆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与两个所述拱节可拆卸连接,且靠近所述拱节的端部设置

[0012]优选的是,位于起始端的所述拱肋单元的两端均设置所述横向连接杆,其余所述拱肋单元的后端设置所述横向连接杆

[0013]优选的是,每个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滑动支座;所述滑动支座包括纵移轨道

滑块以及铰支座,所述纵移轨道固定设置在对应拱节的安装位置,所述滑块滑
动设置在所述纵移轨道上,所述铰支座的下端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铰支座的上端与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是,所述顶推装置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固定端与所述纵移轨道固定连接,其活动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油路上设置有电液比例控制阀

[0015]优选的是,所述铰支座与所述滑块铰接处设置有角度传感器

[0016]优选的是,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门架

滑移轨道以及连续千斤顶,所述滑移轨道固定设置在对应拱节的安装位置,所述提升门架横跨在所述拱肋单元上方,且底部可沿所述滑移轨道移动;所述连续千斤顶与所述滑动支座对应设置,所述连续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所述提升门架固定连接,其活动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是,还包括在起始端的拱肋单元
G1的前端的横向连接杆和拱肋单元
G
i
的后端的横向连接杆之间设置钢绞线
J
i
;在步骤
S5
中,将拱肋单元
G
i
与拱肋单元
G
i+1
之间焊接固定后张拉钢绞线
J
i
,使拱肋单元
G
i
与已安装完成的拱肋单元形成一个拱段整体

[0018]优选的是,所述钢绞线
J
i
设置为两根,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连接杆的两侧;张拉时,两侧所述钢绞线
J
i
同步张拉

[0019]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管拱桥拱肋无支架逐段成拱方法,先在低位区形成沿纵向依次铰接连接的多个拱肋单元,然后通过提升装置缓慢提升拱肋单元
G
i
与拱肋单元
G
i+1
铰接处,同时由顶推装置顶推拱肋单元
G
i+1
的后端,使拱肋单元
G
i
达到设计位置,再将两个拱肋单元焊接固定,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拱肋成型

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间接降低拱节安装施工高度,因而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风险;同时,因为减少了支架的用量以及采用相对低矮并可兼顾拱节安装的提升装置,降低了成拱阶段的施工成本;进而突破了大矢高大跨度拱桥对传统成拱方法的诸多限制,可单独使用,亦可与其它成拱方法同时使用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中提升拱肋单元
G
i
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俯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中拱肋的成拱过程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滑动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8]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钢管拱桥拱肋无支架逐段成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各拱节吊装至安装位置,将横桥向对称设置的两个拱节按设计横向间距进行临时固结形成一个拱肋单元
G
i

S2、
依次将相邻两个拱肋单元
G
i
之间铰接;在位于起始端的拱肋单元
G1的前端设置滑动支座,并与所述滑动支座铰接;
S3、
将提升装置移动至拱肋单元
G
i
的后端,并与拱肋单元
G
i
连接,同时在拱肋单元
G
i
和拱肋单元
G
i+1
的后端设置所述滑动支座,并分别与所述滑动支座铰接,在拱肋单元
G
i+1
的后端设置顶推装置;
S4、
由所述提升装置提升拱肋单元
G
i
的后端至设计高度,拱肋单元
G
i+1
的前端随之提升;提升过程中,由所述顶推装置同步顶推拱肋单元
G
i+1
的后端;
S5、
待所述拱肋单元
G
i
与拱肋单元
G
i+1
的铰接处达到预定位置后,将拱肋单元
G
i
与拱肋单元
G
i+1
的铰接处焊接固定;
S6、
将所述提升装置移动至下一拱肋单元铰接处,重复步骤
S3

S5
,直至拱肋成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拱桥拱肋无支架逐段成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1
中,将横桥向对称设置的两个拱节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杆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与两个所述拱节可拆卸连接,且靠近所述拱节的端部设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拱桥拱肋无支架逐段成拱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起始端的所述拱肋单元的两端均设置所述横向连接杆,其余所述拱肋单元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辉吴小川靳丹娟李梦凯刘浪孙晓强徐勇莫磊朱海峰李冠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