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鞠瑛娟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341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浇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浇筑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行业领域,混凝土是最主要的建材之一,通常在搭建好钢筋架构并完成模具封闭后,承重梁和墩柱作为最主要的承重部位需要先行浇筑混凝土,但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时间方面也会大幅度增长,浇筑装置便是一种可以将人力

时间进行缩短的一种装置

[0003]现有技术的浇筑装置主要包括运输泵车

电箱

泵车料斗

高压泵和输送管路,使用时先将输送管路与泵车料斗调整好位置,然后通过电箱通电带动高压泵运行,此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物料加入泵车料斗内,通过高压泵将混凝土物料送入输送管路到浇筑区域,进而完成浇筑

[0004]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泵车料斗内部的混凝土物料储料较多时,由于泵车料斗内部的重量大幅度提升,因此可能会导致运输泵车倾倒,使得耗费时间重新添加混凝土,造成混凝土物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泵车料斗内部的混凝土物料储料较多时,由于泵车料斗内部的重量大幅度提升,因此可能会导致运输泵车倾倒,使得耗费时间重新添加混凝土,造成混凝土物料浪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运输泵车,所述运输泵车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箱,所述运输泵车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泵车料斗,所述泵车料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高压泵,所述泵车料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管路,所述运输泵车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泵车料斗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辅助下料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L
型支撑体,所述
L
型支撑体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支撑柱,所述调节支撑柱的底部外表面开设有调节槽孔,所述调节槽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形滑柱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支撑装置,使得泵车料斗内的物料较多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运输泵车倾倒,进而提高浇灌效率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支撑柱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卡位孔,所述圆形滑柱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卡位孔,所述第一卡位孔和第二卡位孔的内壁插设有圆形卡位杆,所述圆形滑柱的外表面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圆形卡位杆,使得圆形卡位杆可以与第一卡位孔和第二卡位孔配合起到固定圆形滑柱的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
L
型支撑体的顶部外表
面固定连接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限位转槽,所述限位转槽的内壁卡设有弧形夹持块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支撑腿,可以增大底部接触面积,进而可以起到防止晃动的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转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转孔,所述弧形夹持块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转孔,所述第一转孔和第二转孔的内壁插设有转轴杆件,所述弧形夹持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块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滑块,可以增大与夹持部件的摩擦力,进而可以配合其他部件起到支撑的效用

[0014]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弧形夹持块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的内壁卡设有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槽,所述固定孔槽的内壁卡设有
Z
字型固定卡块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
Z
字型固定卡块,使得可以与固定孔槽配合起到固定的作用

[0016]优选的,所述辅助下料装置包括两个辅助块体,两个所述辅助块体的内壁开设有
T
字型滑槽,所述
T
字型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两个所述矩形滑块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支撑杆,两个所述矩形支撑杆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辅助块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辅助下料装置,使得可以混凝土物料的添加,进而加快施工效率

[0018]优选的,所述矩形辅助块的顶部外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辅助转孔,所述辅助转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承重转轴,所述承重转轴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承重转轴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形连接板,所述圆形连接板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00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承重转轴,方便转动把手带动搅拌杆转动,起到防止堵塞的作用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装置,在调节槽孔的作用下,使得圆形滑柱可以进行滑动,进而带动支撑腿运动,支撑腿可以带动支撑块运动,当运动到适当位置后,可以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通过支撑腿的支撑,可以有效防止输送管路晃动,在弧形夹持块的作用下,可以对输送管路进行夹持支撑,进而避免因晃动而导致输送管路损坏的问题,进而提高浇灌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支撑装置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辅助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例说明:
1、
运输泵车;
2、
电箱;
3、
泵车料斗;
4、
高压泵;
5、
输送管路;
6、
支撑装置;
601、L
型支撑体;
602、
调节支撑柱;
603、
调节槽孔;
604、
圆形滑柱;
605、
第一卡位孔;
606、

二卡位孔;
607、
圆形卡位杆;
608、
支撑腿;
609、
支撑块;
610、
限位体;
611、
限位转槽;
612、
弧形夹持块;
613、
第一转孔;
614、
第二转孔;
615、
转轴杆件;
616、
防滑块;
617、
固定卡块;
618、
固定卡槽;
619、
固定孔槽;
620、Z
字型固定卡块;
7、
辅助下料装置;
701、
辅助块体;
702、T...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运输泵车
(1)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泵车
(1)
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箱
(2)
,所述运输泵车
(1)
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泵车料斗
(3)
,所述泵车料斗
(3)
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高压泵
(4)
,所述泵车料斗
(3)
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管路
(5)
,所述运输泵车
(1)
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装置
(6)
,所述泵车料斗
(3)
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辅助下料装置
(7)
,所述支撑装置
(6)
包括
L
型支撑体
(601)
,所述
L
型支撑体
(601)
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支撑柱
(602)
,所述调节支撑柱
(602)
的底部外表面开设有调节槽孔
(603)
,所述调节槽孔
(603)
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形滑柱
(60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柱
(602)
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卡位孔
(605)
,所述圆形滑柱
(604)
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卡位孔
(606)
,所述第一卡位孔
(605)
和第二卡位孔
(606)
的内壁插设有圆形卡位杆
(607)
,所述圆形滑柱
(604)
的外表面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608)。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
(608)
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609)
,所述
L
型支撑体
(601)
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体
(610)
,所述限位体
(610)
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限位转槽
(611)
,所述限位转槽
(611)
的内壁卡设有弧形夹持块
(612)。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瑛娟杜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鞠瑛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