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袋及其端子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91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墨袋及其端子连接结构,其中,端子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头和设于连接头的上端面的两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部,连接头的上端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墨袋及其端子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打印耗材
,具体涉及一种墨袋及其端子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墨袋一般包括墨水存储袋和设于墨水存储袋前端的端子连接结构,端子连接结构上具有限位部和芯片

使用时,将墨袋前端的端子连接结构与打印机的定位部进行定位连接,以实现墨袋的上机安装与识别

而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墨袋,其限位部与打印机的定位部之间的限位距离较短,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端子连接结构与打印机定位部之间的连接不可靠,稳定性较低

此外,安装使用时,端子连接结构需要插入一定距离之后,才能开始实现与打印机定位部的定位插接,不利于端子连接结构的对位安装,不便于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连接结构,能够提高端子连接结构与打印机定位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能便于安装使用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开设有芯片卡槽,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头的上端面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于所述芯片卡槽的左右两侧分布有两组;所述限位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头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后端,所述连接头的上端面

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前端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下端面之间形成限位卡槽;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
L1
,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前端面与所述连接头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
L2
,且
[000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端子连接结构中,安装使用时,打印机定位部能够快速与第二限位部的前端接触,并快速地与限位卡槽实现对位插接,能够便于安装使用

而安装完成之后,限位卡槽与打印机定位部之间的限位距离较长,定位总面积较大,因而能够提高端子连接结构与打印机定位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06]上述的端子连接结构,
L1≥L2。
[0007]上述的端子连接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限位卡槽的下内壁的弹性件,未受外力时,所述弹性件的上端面高于所述限位卡槽的下内壁面

[0008]上述的端子连接结构,所述限位卡槽的下内壁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弹性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且所述安装槽的下端槽宽大于上端槽宽

[0009]上述的端子连接结构,所述弹性件包括硅胶片和包裹于所述硅胶片外周的柔性外套,所述柔性外套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硅胶片的摩擦系数

[0010]上述的端子连接结构,所述弹性件的前端与所述连接头的前端均设有第一导向斜面

[0011]上述的端子连接结构,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前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

[0012]上述的端子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头的后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连接头一体成型设置

[0013]上述的端子连接结构,所述把手的内侧具有多个弧形握持部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墨袋,包括墨水存储袋和上述的端子连接结构,所述墨水存储袋连接于所述连接头的后端

由于本墨袋采用了上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至少具有上述端子连接结构所带来的全部的有益效果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端子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仰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端子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
A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墨袋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100
连接头
、110
芯片卡槽
、120
芯片
、130
安装槽
、140
第一导向斜面
、200
限位件
、210
第一限位部
、220
第二限位部
、221
第二导向斜面
、300
限位卡槽
、400
弹性件
、500
把手
、510
弧形握持部
、600
墨水存储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头
100
,连接头
100
上开设有芯片卡槽
110
,芯片卡槽
110
用于定位安装芯片
120。
连接头
100
还包括连接于连接头
100
的上端面的限位件
200
,限位件
200
于芯片卡槽
110
的左右两侧分布有两组

具体地,每组限位件
200
均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
210
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部
220
,第一限位部
210
的下端连接于连接头
100
的上端面,第一限位部
210
的上端连接第二限位部
220
的后端

连接头
100
的上端面

第一限位部
210
的前端面和第二限位部
220
的下端面之间形成限位卡槽
300。
如图1所示,假定第一限位部
210
的前端面与第二限位部
220
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
L1
,第一限位部
210
的前端面与连接头
100
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
L2
,那么,
[0025]在本实施例一中,
L1
也即限位卡槽
300
的上内壁沿前后方向的长度,
L2
也即限位卡槽
300
的下内壁沿前后方向的长度

由于限位卡槽
300
的上内壁得以延长,安装使用时,打印机定位部能够快速与第二限位部
220
的前端接触,并快速地与限位卡槽
300
实现对位插接,能够便于安装使用

而安装完成之后,限位卡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头
(100)
,所述连接头
(100)
上开设有芯片卡槽
(110)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头
(100)
的上端面的限位件
(200)
,所述限位件
(200)
于所述芯片卡槽
(110)
的左右两侧分布有两组;所述限位件
(200)
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
(210)
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部
(220)
,所述第一限位部
(210)
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头
(100)
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限位部
(210)
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
(220)
的后端,所述连接头
(100)
的上端面

所述第一限位部
(210)
的前端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部
(220)
的下端面之间形成限位卡槽
(300)
;所述第一限位部
(210)
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部
(220)
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
L1
,所述第一限位部
(210)
的前端面与所述连接头
(100)
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
L2
,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L1≥L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限位卡槽
(300)
的下内壁的弹性件
(400)
,未受外力时,所述弹性件
(400)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党旗
申请(专利权)人:睿泓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