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288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包括所述育苗箱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喷洒浇水部件组,所述喷洒浇水部件组用于对育苗盒体中的大米种子进行喷洒浇水,所述喷洒浇水部件组包含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盖子,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控制第一水泵就可以对箱体中的种子浇水,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浇水的效率,增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增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增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为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创造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在大米种植中,需要对筛选后的大米种子进行催芽育苗,目前市面上对于大米种子催芽,大都是使用育苗箱来完成,因此现有的育苗箱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仍然还有存在一些问题。
[0004]目前的育苗箱在对大米催芽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人工将育苗箱中的育苗盒抽出,对催芽中的种子进行浇水,以促进种子发芽,但是这种人力浇水的方式,在大规模的催芽育苗情况下,人工劳动强度,浇水效率也低,且如果新型的喷洒浇水结构,喷洒出的水并不会都进入到育苗盒中,会有部分外溢到育苗箱内,后在箱体底部堆积,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会破坏育苗箱内的湿度平衡,因此亟需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工浇水劳动强度高效率低和外溢的水会造成浪费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包括育苗箱部件组,所述育苗箱部件组包含有育苗箱主体,所述育苗箱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栅格板,所述两组栅格板连接在育苗箱主体内部,所述栅格板上设置有育苗盒体,所述育苗盒体用于放置催芽的大米种子,所述育苗箱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喷洒浇水部件组,所述喷洒浇水部件组用于对育苗盒体中的大米种子进行喷洒浇水,所述喷洒浇水部件组包含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盖子,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嘴;所述育苗箱部件组的底部设置有回收部件组,所述回收部件组用于对喷洒浇水部件组喷洒后外溢的水进行收集再利用。
[0007]优选的:所述蓄水箱在对应盖子的位置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第一水泵内设置有螺纹,且第一水泵和盖子上进液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蓄水箱连接在育苗箱主体的侧面。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通过支架固定在育苗箱主体侧面,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蓄水箱连通,所述雾化喷嘴设置有四组,且四组雾化喷嘴设置在对应育苗盒体的上方位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四组雾化喷嘴连通,所述育苗箱主体在对应第一连接管的位置设置有通孔,且育苗箱主体和第一连接管通过通孔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回收部件组包含有蓄液槽体,所述蓄液槽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
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架。
[0010]优选的:所述蓄液槽体为育苗箱主体内部对应栅格板和育苗盒体底部开设的槽,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蓄液槽体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泵连接在第二连接管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蓄水箱连通,所述连接架的顶部与蓄水箱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侧面与育苗箱主体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设置有喷洒浇水部件组,目前的育苗箱在对大米催芽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人工将育苗箱中的育苗盒抽出,对催芽中的种子进行浇水,以促进种子发芽,但是这种人力浇水的方式,在大规模的催芽育苗情况下,人工劳动强度,浇水效率也低,对应设计的喷洒浇水部件组中,开启盖子后,可以通过进液口朝蓄水箱中灌水,灌满后可以通过启动第一水泵,第一水泵启动会通过第一连接管将蓄水箱内部的水抽出,后输入进雾化喷嘴中,再通过雾化喷嘴将水喷洒在育苗盒体中,从而完成对种子的浇水,此喷洒浇水部件组的设计,只需控制第一水泵就可以对箱体中的种子浇水,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浇水的效率,增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0014]2、该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设置有回收部件组,如果新型的喷洒浇水结构,喷洒出的水并不会都进入到育苗盒中,会有部分外溢到育苗箱内,后在箱体底部堆积,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会破坏育苗箱内的湿度平衡,对应设计的回收部件组中,蓄液槽体可以对外溢的水分进行蓄积,之后第二水泵开启,可以通过第二连接管将蓄液槽体中水进行抽取,排出到蓄水箱内,完成对水资源的回收,降低了资源浪费的同时,也避免多余的水分堆积在箱体内影响育苗箱的整体湿度,提高育苗箱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育苗箱部件组内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育苗箱部件组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01、育苗箱部件组;11、育苗箱主体;12、栅格板;13、育苗盒体;02、喷洒浇水部件组;21、蓄水箱;22、盖子;23、第一水泵;24、第一连接管;25、雾化喷嘴;03、回收部件组;31、蓄液槽体;32、第二连接管;33、第二水泵;34、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包括育苗箱部件组01,育苗箱部件组01包含有育苗箱主体11,育苗箱主体1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栅格板12,两组栅格板12连接在育苗箱主体11内部,栅格板12上设置有育苗盒体13,育苗
盒体13用于放置催芽的大米种子,育苗箱主体11的侧面设置有喷洒浇水部件组02,喷洒浇水部件组02用于对育苗盒体13中的大米种子进行喷洒浇水,喷洒浇水部件组02包含有蓄水箱21,蓄水箱21的一侧设置有盖子22,蓄水箱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水泵23,第一水泵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4,第一连接管24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嘴25;育苗箱部件组01的底部设置有回收部件组03,回收部件组03用于对喷洒浇水部件组02喷洒后外溢的水进行收集再利用。
[0023]蓄水箱21在对应盖子22的位置设置有进液口,第一水泵23内设置有螺纹,且第一水泵23和盖子22上进液口通过螺纹连接,蓄水箱21连接在育苗箱主体11的侧面。
[0024]第一水泵23通过支架固定在育苗箱主体11侧面,第一水泵23与第一连接管24连接,第一连接管24的一端与蓄水箱21连通,雾化喷嘴25设置有四组,且四组雾化喷嘴25设置在对应育苗盒体13的上方位置,第一连接管24的另一端与四组雾化喷嘴25连通,育苗箱主体11在对应第一连接管24的位置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包括育苗箱部件组(01),所述育苗箱部件组(01)包含有育苗箱主体(11),所述育苗箱主体(1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栅格板(12),所述两组栅格板(12)连接在育苗箱主体(11)内部,所述栅格板(12)上设置有育苗盒体(13),所述育苗盒体(13)用于放置催芽的大米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箱主体(11)的侧面设置有喷洒浇水部件组(02),所述喷洒浇水部件组(02)用于对育苗盒体(13)中的大米种子进行喷洒浇水,所述喷洒浇水部件组(02)包含有蓄水箱(21),所述蓄水箱(21)的一侧设置有盖子(22),所述蓄水箱(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水泵(23),所述第一水泵(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4),所述第一连接管(24)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嘴(25);所述育苗箱部件组(01)的底部设置有回收部件组(03),所述回收部件组(03)用于对喷洒浇水部件组(02)喷洒后外溢的水进行收集再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1)在对应盖子(22)的位置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第一水泵(23)内设置有螺纹,且第一水泵(23)和盖子(22)上进液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蓄水箱(21)连接在育苗箱主体(11)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光浩刘国平彭立轩梁海波徐燕崔树君邵光杰张敏刘伟林冯留全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垦利区万隆农林经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