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83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顶棚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包括顶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顶棚
,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


技术介绍

[0002]顶棚是设置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阳台上方用来挡雨

挡风

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装配建筑,其主要作用就是起到一个遮风

挡雨和遮光的功能

现有的顶棚基本上都是采用螺栓接地固定,固定方式单一,无法适应软质地面的场景

[0003]中国专利
CN217734995U
公开了一种钢结构顶棚,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顶架,所述立柱的底端安装有底盘,所述顶架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杆,所述立柱的底端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插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端孔,所述端孔的内部插设有地钉,所述通槽的内壁对称开设有调节孔,所述横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孔和螺纹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内六角螺栓

[0004]上述技术方案在遇到软质地面时,通过打地钉的方式对立柱进行固定,从而实现顶棚的固定,但是地钉的抗拔能力较差,在大风天气,容易造成立柱固定不牢产生的顶棚晃动倾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通过锥形壳解决了顶棚用于软质地面时,抗风和抗拔的能力比较差的问题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包括顶梁

立柱

抱箍和螺旋钻杆,螺旋钻杆包括直杆

锥形壳和钻尖;螺旋钻杆设置在立柱的底部,直杆在竖直方向延伸,锥形壳为锥台形,锥形壳顶部开设有容置槽用以填充沙土,锥形壳设置在直杆的中部外壁,锥形壳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第二法兰边,直杆的底部设置有钻尖;两个立柱相对的设置在顶梁的底部,顶梁上对应立柱的位置设置有竖杆,立柱的顶部抵接竖杆,两个抱箍相对的设置在立柱与竖杆的连接处用以将立柱和竖杆固定,抱箍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抱箍的固定板内侧抵接,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两个抱箍固定;立柱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板,至少两个斜拉杆设置在底板的边缘,斜拉杆上远离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边,螺旋钻杆设置在底板的底部,第一法兰边与第二法兰边通过螺栓和螺母可拆卸的连接

[0007]优选的,还设置有纵梁;纵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纵梁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纵梁设置在两个相对的顶梁之间,两个第一连接板相对的设置在纵梁的两侧,顶梁上设置有配合第一连接板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以配合螺栓的通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纵梁和顶梁固定

[0008]优选的,还设置有
Y
形钢丝绳和铁钎;
Y
形钢丝绳顶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立柱固定连接,
Y
形钢丝绳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地钎

[0009]优选的,立柱上还设置有连接筒

连接轴和连接环;连接环上设置有连接部,用以连接
Y
形钢丝绳顶部的两端;连接筒设置在立柱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连接筒中心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部设有螺纹,连接轴外侧设置有与连接孔配合的螺纹,连接环设置在连接筒与连接轴之间,两个连接筒相对的设置在立柱的两侧

[0010]优选的,螺旋钻杆上还设置有螺旋刀;螺旋刀设置在锥形壳底部下方的直杆外壁

[0011]优选的,铁钎还设置有实心板和锥形筒;实心板设置在铁钎的顶部,实心板在水平方向延伸,锥形筒设置在铁钎的底部

[0012]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
本技术在安装于软质地面上时,通过螺旋钻杆将立柱底部钻入到地面内部伸出,并通过螺旋钻杆的螺旋状的刀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立柱的抗拔和抗风能力

[0014]2、
本技术在立柱钻入以后,通过在锥形壳内部填充沙土,将锥形壳和底板进行掩埋,增加锥形壳和底板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钢结构顶棚的抗拔和抗风能力

[0015]3、
本技术通过
Y
型钢丝绳,将相邻的立柱进行连接后通过地钎进行连接,使得钢结构顶棚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加整体的稳定性,适用于软质地面上钢结构顶棚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的正视图

[0019]图4是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的
B
处的剖视图

[0020]图5是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的
A
处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为:1‑
顶梁;
11

竖杆;
12

第二连接板;2‑
立柱;
21

底板;
22

斜拉杆;
23

第一法兰边;
24

连接筒;
241

连接孔;
25

连接轴;
26

连接环;
261

连接部;3‑
抱箍;
31

固定板;4‑
螺旋钻杆;
41

直杆;
42

锥形壳;
421

第二法兰边;
43

钻尖;
44

螺旋刀;5‑
纵梁;
51

第一连接板;6‑
Y
形钢丝绳;7‑
铁钎;
71

实心板;
72

锥形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

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

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参照图1‑
图5: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包括顶梁
1、
立柱
2、
抱箍3和螺旋钻杆4,螺旋钻杆4包括直杆
41、
锥形壳
42
和钻尖
43
;螺旋钻杆4设置在立柱2的底部,直杆
41
在竖直方向延伸,锥形壳
42
为锥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包括顶梁
(1)、
立柱
(2)、
抱箍
(3)
和螺旋钻杆
(4)
,其特征在于,螺旋钻杆
(4)
包括直杆
(41)、
锥形壳
(42)
和钻尖
(43)
;螺旋钻杆
(4)
设置在立柱
(2)
的底部,直杆
(41)
在竖直方向延伸,锥形壳
(42)
为锥台形,锥形壳
(42)
顶部开设有容置槽用以填充沙土,锥形壳
(42)
设置在直杆
(41)
的中部外壁,锥形壳
(42)
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第二法兰边
(421)
,直杆
(41)
的底部设置有钻尖
(43)
;两个立柱
(2)
相对的设置在顶梁
(1)
的底部,顶梁
(1)
上对应立柱
(2)
的位置设置有竖杆
(11)
,立柱
(2)
的顶部抵接竖杆
(11)
,两个抱箍
(3)
相对的设置在立柱
(2)
与竖杆
(11)
的连接处用以将立柱
(2)
和竖杆
(11)
固定,抱箍
(3)
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
(31)
,两个抱箍
(3)
的固定板
(31)
内侧抵接,固定板
(31)
上开设有通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两个抱箍
(3)
固定;立柱
(2)
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立柱
(2)
的底部设置有底板
(21)
,至少两个斜拉杆
(22)
设置在底板
(21)
的边缘,斜拉杆
(22)
上远离底板
(21)
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边
(23)
,螺旋钻杆
(4)
设置在底板
(21)
的底部,第一法兰边
(23)
与第二法兰边
(421)
螺栓和螺母可拆卸的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钢结构顶棚,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纵梁
(5)
;纵梁
(5)
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
(51)
,纵梁
(5)
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纵梁
(5)
设置在两个相对的顶梁
(1)
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先志王庆松李冬陈雷刘玉智王衡毅宋俊杰肖仁国周鹏汪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