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用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59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灸用医疗床,涉及医疗床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针灸用医疗床对于一些活动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用医疗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床
,尤其涉及一种针灸用医疗床


技术介绍

[0002]针灸疗法具有适应症广

疗效显著

应用方便

经济安全等优点,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被人们所接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0003]针刺治疗疾病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

针刺操作阶段和观察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为病患选择合适的体位
——
针刺操作为病患选择合适体位,是针刺操作过程必不可少,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针灸治疗疾病时需要病患在治疗期间保持一定体位,这样既可以使针刺持续一定时间,提高疗效,同时也可以避免针刺意外,如滞针

弯针

针刺到内脏

晕针等

目前,针刺治疗疾病时,经常采取的体位有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靠坐位

这些常用的体位均在针灸治疗床上进行,医生会要求病患采用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靠坐位的姿势躺

靠在针灸治疗床上,并保持到治疗结束

[0004]然而,在实际临床针刺治疗中,对于一些活动不便

身体不能自控的病患来说,现有的针灸治疗床仍旧存在一些不足:
1.
>该类病患在仰靠坐位针刺时不能较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需要用其他人或物体维持;
2.
该类病患在治疗开始前,往往需要将其从相对低的轮椅抬到更高的治疗床上,考虑到很多疾病针刺治疗需要上月时间,每天都需要移动,从而给家属和医生带来很大不方便和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装转子铁芯的针灸用医疗床,该针灸用医疗床能使活动不便

身体不能自控的病患长时间保持仰靠坐位,同时,可升
/
降的矩形床架也方便了家属和医生将病患移动到医疗床上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针灸用医疗床,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床架,所述矩形床架下方设有移动底座,所述矩形床架的两侧长边上皆设有用于为病患进行针灸的六轴机械臂,所述矩形床架中部沿其长边方向依次设有上肢床板架

腰部床板架以及下肢床板架,所述上肢床板架下方设有驱动其向上偏转以使病患呈仰靠坐位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移动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矩形床架升
/
降的升降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与矩形床架短边同向延伸且下部与升降机构连接的第一水平托架,所述第一水平托架两端皆设有一与矩形床架长边平行且能以其中部为转动中心上下转动的第一传动杆,两条所述第一传动杆远离腰部床板架一端皆与上肢床板架铰接,且两条第一传动杆之间通过第一传动连杆连接;
[0008]所述腰部床板架下方设有一与矩形床架长边同向延伸的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条第一传动杆靠近腰部床板架一端铰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平托架上设有供第一传动杆中部转动式连接的铰接耳

[0010]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平托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侧壁上设有与矩形床架长边同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滚动式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的轴心与一导轮连杆的一端转动式连接,所述导轮连杆的另一端与上肢床板架固定连接;
[0011]所述导向块上还设有与导轮连杆平行的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与导轮连杆铰接,另一端与导向块铰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肢床板架与腰部床板架之间还水平设有与腰部床板架连接的床板架安装板,所述床板架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矩形床架的两条长边连接,所述下肢床板架与腰部床板架铰接,所述下肢床板架下方还设有驱动其向上偏转以抬高病患下肢的第二驱动机构

[0013]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一与矩形床架短边同向延伸且下部与升降机构连接的第二水平托架,所述腰部床板架下方还水平设有一与矩形床架短边同向延伸的主动杆,所述主动杆两端皆通过床架连杆与腰部床板架铰接,所述主动杆与下肢床板架之间设有与矩形床架长边平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两端分别与主动杆

下肢床板架铰接;
[0014]所述床板架安装板下方设有一与矩形床架长边同向延伸的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杆铰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传动杆有至少两条,且相邻第二传动杆之间通过第二传动连杆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与矩形床架短边同向延伸的水平横杆,所述水平横杆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其沿矩形床架长边延伸方向移动的第三伸缩气缸,所述水平横杆两端皆水平连接有一与矩形床架长边同向延伸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端部皆转动式连接有一竖向设置的
L
型摆臂,
[0017]所述
L
型摆臂中部皆与移动底座铰接;靠近所述上肢床板架设置的其中两条
L
型摆臂与竖直设置在第一水平托架下部的第一连杆铰接,靠近所述下肢床板架设置的另外两条
L
型摆臂与竖直设置在第二水平托架下部的第二连杆铰接

[0018]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底座为矩形,其四角处分别连接有一万向轮

[0019]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床架的两侧长边上皆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式安装有滑动座,所述六轴机械臂下端固定安装在滑动座上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针灸用医疗床的优点为:
[0021]1、
该针灸用医疗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上肢床板架向上偏转,从而能使活动不便

身体不能自控的病患在没有其他人或物体帮助的前提下长时间保持仰靠坐位

同时,在活动不便

身体不能自控的病患治疗开始前,升降机构能够控制矩形床架下降,从而方便家属和医生将病患移动到医疗床上

并且,利用六轴机械臂为病患进行针灸,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针灸的效率和准确性

[0022]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针灸用医疗床,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床架
(1)
,所述矩形床架
(1)
下方设有移动底座
(9)
,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床架
(1)
的两侧长边上皆设有用于为病患进行针灸的六轴机械臂
(14)
,所述矩形床架
(1)
中部沿其长边方向依次设有上肢床板架
(3)、
腰部床板架
(2)
以及下肢床板架
(4)
,所述上肢床板架
(3)
下方设有驱动其向上偏转以使病患呈仰靠坐位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移动底座
(9)
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矩形床架
(1)

/
降的升降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用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与矩形床架
(1)
短边同向延伸且下部与升降机构连接的第一水平托架
(5)
,所述第一水平托架
(5)
两端皆设有一与矩形床架
(1)
长边平行且能以其中部为转动中心上下转动的第一传动杆
(53)
,两条所述第一传动杆
(53)
远离腰部床板架
(2)
一端皆与上肢床板架
(3)
铰接,且两条第一传动杆
(53)
之间通过第一传动连杆
(54)
连接;所述腰部床板架
(2)
下方设有一与矩形床架
(1)
长边同向延伸的第一伸缩气缸
(55)
,所述第一伸缩气缸
(55)
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条第一传动杆
(53)
靠近腰部床板架
(2)
一端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用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托架
(5)
上设有供第一传动杆
(53)
中部转动式连接的铰接耳
(52)。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针灸用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托架
(5)
上设有至少两个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导向块
(6)
,所述导向块
(6)
侧壁上设有与矩形床架
(1)
长边同向延伸的导向槽
(61)
,所述导向槽
(61)
内滚动式安装有导轮
(62)
,所述导轮
(62)
的轴心与一导轮连杆
(63)
的一端转动式连接,所述导轮连杆
(63)
的另一端与上肢床板架
(3)
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
(6)
上还设有与导轮连杆
(63)
平行的联动杆
(64)
,所述联动杆
(64)
一端与导轮连杆
(63)
铰接,另一端与导向块
(6)
铰接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用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床板架
(3)
与腰部床板架
(2)
之间还水平设有与腰部床板架
(2)
连接的床板架安装板
(11)
,所述床板架安装板
(11)
的两端分别与矩形床架
(1)
的两条长边连接,所述下肢床板架
(4)
与腰部床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怡文吴开霞王梓兆熊思麒杨宇浩刘杨邓国相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锦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