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熏灸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40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熏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药熏灸条,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纸质固定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熏灸条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熏灸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熏灸条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中药熏灸中常用的一种灸法,艾灸,别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通过燃烧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具有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其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

[0003]现有的熏灸条通常包括外层的纸质层和内层的艾绒层,一方面存在效用单一的问题;另一方面熏灸过程中,如果需要中途暂时放置熏灸条,由于其现有结构的限制
(
柱状结构
)
,也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中药熏灸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熏灸条功能

效用单一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熏灸条,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纸质固定层

中药功能层和艾芯层,中药功能层为圆筒状结构,艾芯层为圆柱状结构,且艾芯层与中药功能层同轴设置

[0006]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针对现有技术中熏灸条功能单一的问题,在现有技术纸质固定层和艾芯层的结构基础上,增设了中空结构的筒状中药功能层

中药功能层为具有治疗功能的混合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水和黏合剂,搅拌至搓之能散,握之成团状态,倒入模具中压制成规定厚度的空心药管,阴干而成

通过将艾芯层与中药功能层设置为同轴的结构,能够保证熏灸条各个部位功效成分的均一性

此外,本技术方案熏灸条在实际制作及使用时,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更换中药功能层的药材种类及配比,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熏灸

治疗需求,适用范围广

[000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中药功能层为药物粉末

[0008]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中药功能层设置为药物粉末的形式,方便燃烧熏灸

[000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药物粉末的粒径为
100

200


[0010]本技术方案中,药物粉末为
100

200
目时,在方便燃烧的同时,能够保证药材中功效成分的释放

[00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中药功能层的厚度为
10mm。
[001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中药功能层的厚度设置为
10mm
,为经过时间验证的合适厚度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艾芯层的直径
≥5mm。
[0014]本技术方案中,艾芯层的厚度设置为
5mm
为通过实践验证的较优尺寸,保证艾绒与药材粉末协同发挥效用

[00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纸质固定层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握持部

[0016]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握持部的设置,即使在熏灸条使用到根部时,也能够方便握持,避免烫伤;此外,握持部还具有一定的延长功能,便于熏灸条燃尽,避免浪费

[00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握持部为握持筒,握持筒套设在纸质固定层的外部

[0018]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握持部设置成筒状的结构,使用时直接套设在熏灸条外部用即可,操作方便

[001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握持筒的一端设置有隔网

[0020]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握持筒的端部设置隔网,相较于设置成密封结构而言,能够便于空气流通,保证熏灸条的燃烧

熏灸效果

[002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握持筒的外壁固定有支撑部

[0022]本技术方案中,当熏灸中途,操作人员需要临时放置熏灸条时,可以利用支撑部的支撑作用实现熏灸条的稳定放置,具有实用性

[002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支撑部为喇叭状结构,且支撑部靠近隔网的一端为大径端

[002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支撑部设置为喇叭状结构,能够在支撑时增加支撑面积,提高放置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熏灸条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若未特别指明,下述实施方式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的实验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

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纸质固定层
1、
中药功能层
2、
艾芯层
3、
握持筒
4、
隔网
5、
支撑部
6。
[0029]实施例1[003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中药熏灸条,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纸质固定层
1、
中药功能层2和艾芯层
3。
[0031]纸质固定层1位于最外层,起到整体包裹和固定的作用

[0032]中药功能层2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中药功能层2为具有治疗功能的混合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水和黏合剂,搅拌至搓之能散,握之成团状态,倒入模具中压制成规定厚度的空心药管,阴干而成

其中,药材粉末的粒径为
100

200
目,中药功能层2的厚度为
10mm。
[0033]艾芯层3设置为圆柱状结构,设置在中药功能层2的空心内,并且艾芯层3与中药功能层2同轴设置,如此可以保证熏灸条各个不为功效成分分布的均一性;艾芯层3的直径
≥5mm。
[0034]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由于增设了中空结构的筒状中药功能层2,在熏灸时,根据不
同的需求,可以更换中药功能层2的药材种类及配比,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熏灸

治疗需求,适用范围广

[0035]如:针对银屑病,可将中药功能层2的药材选择为:蒺藜6份

全蝎6份

蛇床子6份

地肤子6份

蓖麻6份

大枫子6份

紫苏子3份

苦杏仁3份

白果3份

苦参6份

白芍6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中药熏灸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纸质固定层

中药功能层和艾芯层,所述中药功能层为圆筒状结构,艾芯层为圆柱状结构,且艾芯层与中药功能层同轴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熏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功能层为药物粉末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熏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粉末的粒径为
100

200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熏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功能层的厚度为
10mm。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药熏灸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君刘荷婧唐瑞璐朱春红唐月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药研院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