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大功率电气产品的连接器设有至少两个导电极或导电管,当这些设有导电极或导电管的连接器连接插拔,并且导电极耦接火线
、
中线或地线以形成带有电荷的电极,若导电极相接导即形成通电效果并产生电流
。
[0003]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连接器公母接触通电的瞬间会瞬间产生电源电流而形成电磁场,因此,当插头插拔于插座中而使导电极与导电座相互摩擦时,电磁场能量将产生异常变化而形成电弧现象,导致使用安全性及使用者安全感降低
。
产生的电弧会破坏电极接触部分,使其接触不良,且所带的高温可能熔损连接器或电气设备,并且,电弧产生的瞬间更可能引发火灾意外而危害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
[0004]因此,亟需一种通过限流作用,有效避免起电弧现象
、
因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极的电连接器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相互适配且电连接的第一正电极
(12)
与第二正电极
(22)、
第一负电极
(13)
与第二负电极
(23)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电极
(12)
包括:阻抗元器件
(124)
;前接触电极
(121)
,所述前接触电极
(121)
固定连接在所述阻抗元器件
(124)
的一端;后接触电极
(122)
,所述后接触电极
(122)
固定连接在所述阻抗元器件
(124)
的另一端,所述前接触电极
(121)
与所述后接触电极
(122)
相互独立设置且依次与所述第二正电极
(22)
相适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槽
(16)
,所述第一连接槽
(16)
开设在所述后接触电极
(122)
远离所述前接触电极
(121)
的一端
、
所述第一负电极
(13)
远离所述第二负电极
(23)
的一端;第二连接槽
(26)
,所述第二连接槽
(26)
开设在所述第二正电极
(22)
远离所述前接触电极
(121)
的一端
、
所述第二负电极
(23)
远离第一负电极
(13)
的一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
(123)
,所述前接触电极
(121)
与所述后接触电极
(122)
之间通过所述绝缘层
(123)
隔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凸槽
(1211)
,所述凹凸槽
(1211)
设置在所述前接触电极
(121)、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