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科研用溶洞模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013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科研用溶洞模型结构,属于科研用溶洞模型技术领域,包括模型本体,模型本体为非金属材料加工成的空心球体,模型本体顶部贯穿开设有注浆孔,模型本体内部固定设置有球型加强骨架,加强骨架的外壁与模型本体的内壁贴合设置,加强骨架包括多根加强支撑骨,多根加强支撑骨顶端相互固定连接,多根加强支撑骨底端相互固定连接,在多根加强支撑骨的中部共同固定设置有加强环骨,构成模型本体的非金属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科研用溶洞模型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科研用溶洞模型
,具体涉及一种科研用溶洞模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溶洞,指的是石灰岩在长时间被天然腐蚀的情况下而形成的天然洞穴

而溶洞的模型则是人们根据溶洞环境所模拟出的一种仿真模型

[0003]将溶洞模型埋入地下,可以进行钻探,也可以做试验

针对现有的多数溶洞模型而言,内部构造大多较为简单,埋入地下后,由于其自身强度较低,所以就很容易造成凹陷

坍塌,使用寿命较低,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科研用溶洞模型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科研用溶洞模型结构,包括模型本体,所述模型本体为非金属材料加工成的空心球体,所述模型本体顶部贯穿开设有注浆孔,所述模型本体内部固定设置有球型加强骨架,所述加强骨架的外壁与模型本体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加强骨架包括多根加强支撑骨,多根所述加强支撑骨顶端相互固定连接,多根所述加强支撑骨底端相互固定连接,在多根所述加强支撑骨的中部共同固定设置有加强环骨

[0007]优选的,构成所述模型本体的非金属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0008]优选的,所述加强支撑骨以及加强环骨均由聚丙烯材料注塑而成

[0009]优选的,所述模型本体上还固定连接有多个吊装耳,所述吊装耳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吊装耳位于同一高度,且三个所述吊装耳沿模型本体周侧壁等距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模型本体外部包裹设置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由覆膜纤维干燥剂片组成

[0011]优选的,所述干燥层外部包裹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喷刷在干燥层外表面上的沥青漆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将模型本体加工成空心球体,使模型本体具有良好的外形构造,将模型本体埋入地下后,模型本体结构表面的拱形曲面可以抵消外力的作用,使结构更加坚固,进而延长模型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由多根加强支撑骨与加强环骨共同构成的加强骨架,从模型本体内部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溶洞模型的整体结构强度,以此进一步延长溶洞模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剖视示意图;
[0015]图3为加强骨架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吊装耳分布示意图

[0017]图中:
1、
模型本体;
2、
注浆孔;
3、
加强骨架;
31、
加强支撑骨;
32、
加强环骨;
4、
吊装耳;
5、
干燥层;
6、
防腐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3所示一种科研用溶洞模型结构,包括模型本体1,模型本体1为非金属材料加工成的空心球体,模型本体1顶部贯穿开设有注浆孔
2。
[0022]为了提高溶洞模型整体的结构强度,在模型本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球型加强骨架3,加强骨架3的外壁与模型本体1的内壁贴合设置

[0023]其中加强骨架3包括多根加强支撑骨
31
,多根加强支撑骨
31
顶端相互固定连接,多根加强支撑骨
31
底端相互固定连接,在多根加强支撑骨
31
的中部共同固定设置有加强环骨
32。
[0024]需要说明的是:将模型本体1加工成空心球体,使模型本体1具有良好的外形构造,将模型本体1埋入地下后,模型本体1结构表面的拱形曲面可以抵消外力的作用,使结构更加坚固,进而延长模型本体1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由多根加强支撑骨
31
与加强环骨
32
共同构成的加强骨架3,从模型本体1内部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溶洞模型的整体结构强度,以此进一步延长溶洞模型的使用寿命

[0025]上述设置,通过将模型本体1加工成空心球体,并在模型本体1内部设置能够从内部对模型本体1进行支撑的加强骨架3,实现了提高溶洞模型整体结构强度的效果,进而延长溶洞模型的使用寿命,有利于使用

[0026]更进一步的,构成模型本体1的非金属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加强支撑骨
31
以及加强环骨
32
均由聚丙烯材料注塑而成

[0027]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材料具有重量轻

易于制造以及可回收利用的优点,同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材料在低温环境下,也能承受较大的土重,有利于模型本体1在低温条件下使用,进而提高溶洞模型的实用性;聚丙烯材料具有较强的拉伸强度以及压缩强度,可以提高加强支撑骨
31
以及加强环骨
32
的结构刚性,能够再进一步的提高溶洞模型整体结构强度

[0028]再进一步的,在模型本体1外部包裹设置有干燥层5,干燥层5由覆膜纤维干燥剂片组成

在干燥层5外部包裹设置有防腐层6,防腐层6为喷刷在干燥层5外表面上的沥青漆

[0029]通过在模型本体1外部设置由覆膜纤维干燥剂片组成的干燥层5,可以提高模型本体1防水能力,进而实现对模型本体1的保护,而覆膜纤维片是一种吸水性能卓越的干燥剂;同时,通过防腐层6的设置,使得模型本体1在地下环境中,可以减少第三腐蚀因素的干扰,从而加强对模型本体1的保护,在最大程度上延长溶洞模型的使用寿命

[0030]如图1‑4所示,模型本体1上还固定连接有多个吊装耳4,吊装耳4数量为三个,三个吊装耳4位于同一高度,且三个吊装耳4沿模型本体1周侧壁等距分布

[0031]通过在模型本体1上固定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科研用溶洞模型结构,包括模型本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
(1)
为非金属材料加工成的空心球体,所述模型本体
(1)
顶部贯穿开设有注浆孔
(2)
,所述模型本体
(1)
内部固定设置有球型加强骨架
(3)
,所述加强骨架
(3)
的外壁与模型本体
(1)
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加强骨架
(3)
包括多根加强支撑骨
(31)
,多根所述加强支撑骨
(31)
顶端相互固定连接,多根所述加强支撑骨
(31)
底端相互固定连接,在多根所述加强支撑骨
(31)
的中部共同固定设置有加强环骨
(3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研用溶洞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模型本体
(1)
的非金属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研用溶洞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洲陈新容梁文戈李杰明李文行谢宇娟吴水群蓝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煤炭地质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