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1668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所述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冷却管道,壳体适于与油盆连通,冷却管道包括顺次连通的进雾管、冷凝管、第一直管、第一弯管、第二直管和排液管,进雾管位于壳体上方,进雾管的下端与壳体连通,冷凝管的第一端与进雾管的上端连通,冷凝管的第二端与第一直管的上端连通,冷凝管的至少部分在冷凝管的第一端向冷凝管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均位于第一弯管的上方,第二直管位于冷凝管的下方,排液管的下端位于第二直管下方并与壳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不仅所占空间小,而且可以使油液充分冷却,降低回流至壳体内的油液的温度以减少油雾的产生。产生。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轮机油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轮机机组运行过程中,轴承油槽内不断产生油雾,油雾外溢后进入大气环境中遇冷后凝结成油滴并滴落在水轮机和过道上,不仅使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恶劣,而且容易造成工作人员滑跌。
[0003]相关技术中,对油雾进行收集回收一般有两种方式:
[0004]1、通过管道将油雾引导出油盆,经过冷凝后形成油滴并收集入油箱内,当传感器监测到油箱内的液面到达设定位置后,油泵启动将油箱内的油液泵送至油盆内,但这种方式不仅占空间大,而且电器件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发生故障。
[0005]2、通过在油盆上添加冷凝管,经过冷凝后形成的油滴直接滴落回油盆内,但这种方式的油滴与外界空气热交换不充分,热的油滴回流至油盆内容易产生油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该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不仅所占空间小,而且可以使油液充分冷却,降低回流至壳体内的油液的温度以减少油雾的产生。
[0007]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冷却管道,所述壳体适于与油盆连通,所述冷却管道包括顺次连通的进雾管、冷凝管、第一直管、第一弯管、第二直管和排液管,所述进雾管位于所述壳体上方,所述进雾管的下端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冷凝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雾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冷凝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冷凝管的至少部分在所述冷凝管的第一端向所述冷凝管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所述第一直管和所述第二直管均位于所述第一弯管的上方,所述第二直管位于所述冷凝管的下方,所述排液管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直管下方并与所述壳体连通。
[0008]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通过冷凝管将油雾冷凝形成油滴并通过第一弯管对油液进一步冷却,随着第一弯管内的油液逐渐积聚,第一弯管内的油液溢流入第二直管并通过排液管回流至壳体内,无需额外添加驱动装置即可完成回油,减少了油雾回收装置的所占空间和故障率,冷却后的油液与油盆内热的油液混合以抑制油液升温产生油雾,减少了油雾的产生。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道还包括第二弯管和第三直管,所述第二弯管和所述第三直管均位于所述排液管下方,所述第三直管位于所述第二弯管上方,所述排液管、所述第二弯管和所述第三直管顺次连通,以使所述排液管通过所述第二弯管和所述第三直管与所述壳体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第一阀连接于所述排液管,所述第二阀连接于所述进雾管;所述冷凝管与所述进雾管通过法兰连
接,所述冷凝管与所述第一直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二直管与所述排液管通过法兰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连接于所述排液管并位于所述排液管上方,所述排气阀与所述排液管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阀包括阀体、排气道、浮球和挡环,所述阀体连接于所述排液管并位于所述排液管上方,所述排气道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排气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液管连通,所述排气道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浮球位于所述排气道内并沿所述排气管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以使所述浮球具有封堵位置和排气位置,在所述封堵位置,所述浮球与所述排气道的内壁相抵以封堵所述排气道,在所述排气位置,所述浮球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排气道的内壁分离以使所述排液管通过所述排气道与外界连通,所述挡环连接于所述排气道内并位于所述浮球下方,所述挡环的内径小于所述浮球的直径。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阀还包括衔铁和磁铁,所述衔铁位于所述浮球内,所述磁铁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磁铁靠近于所述阀体,所述磁铁在自身磁力的作用下吸引所述衔铁向上移动,所述衔铁带动所述浮球向上移动至所述封堵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磁铁远离所述阀体以解除对所述衔铁的吸引力。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道包括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下端与所述排液管连通,所述第一气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浮球位于所述第一气道内,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气道的轴线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或者,所述第二气道在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道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气道沿所述第一气道的周向间隔分布。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还包括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连接于所述冷凝管,所述导热片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冷凝管外,所述导热片的另一部分贯穿所述冷凝管的管壁并位于所述冷凝管内。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片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导热片上间隔分布,和/或,所述导热片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热片沿所述冷凝管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局部剖视图a。
[0020]附图标记:
[0021]壳体1;
[0022]冷却管道2;进雾管21;冷凝管22;第一直管23;第一弯管24;第二直管25;排液管26;第二弯管27;第三直管28;
[0023]第一阀3;
[0024]第二阀4;
[0025]排气阀5;阀体51;排气道52;第一气道521;第二气道522;浮球53;挡环54;衔铁55;磁铁56;
[0026]导热片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
[0029]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和冷却管道2。
[0030]其中,壳体1与油盆相互独立并与油盆连通,或者,壳体1为油盆的一部分,油盆内的油雾通过壳体1进入冷却管道2内。
[0031]冷却管道2包括顺次连通的进雾管21、冷凝管22、第一直管23、第一弯管24、第二直管25和排液管26,进雾管21位于壳体1上方,进雾管21的下端与壳体1连通,冷凝管22的第一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与进雾管21的上端连通,冷凝管22的第二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与第一直管23的上端连通,冷凝管22的至少部分在冷凝管22的第一端向冷凝管22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如图1所示的自左向右的方向上)向下倾斜,第一直管23和第二直管25均位于第一弯管24的上方,第一直管23的轴线方向沿上下方向设置,第二直管25的轴线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且第二直管25位于冷凝管22的下方,排液管26的下端位于第二直管25下方并与壳体1连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冷却管道,所述壳体适于与油盆连通,所述冷却管道包括顺次连通的进雾管、冷凝管、第一直管、第一弯管、第二直管和排液管,所述进雾管位于所述壳体上方,所述进雾管的下端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冷凝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雾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冷凝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冷凝管的至少部分在所述冷凝管的第一端向所述冷凝管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所述第一直管和所述第二直管均位于所述第一弯管的上方,所述第二直管位于所述冷凝管的下方,所述排液管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直管下方并与所述壳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还包括第二弯管和第三直管,所述第二弯管和所述第三直管均位于所述排液管下方,所述第三直管位于所述第二弯管上方,所述排液管、所述第二弯管和所述第三直管顺次连通,以使所述排液管通过所述第二弯管和所述第三直管与所述壳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第一阀连接于所述排液管,所述第二阀连接于所述进雾管;所述冷凝管与所述进雾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冷凝管与所述第一直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二直管与所述排液管通过法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连接于所述排液管并位于所述排液管上方,所述排气阀与所述排液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轮机油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包括阀体、排气道、浮球和挡环,所述阀体连接于所述排液管并位于所述排液管上方,所述排气道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排气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液管连通,所述排气道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浮球位于所述排气道内并沿所述排气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德陈爱国孙旭良翟笠李国伟罗宏乐媛秦山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